摘要:有趣的是,在1353对被认为是朋友的关系(即有一方打出了3分以上)中,94%的人认为对方也会给自己打出3分以上的分数。女性会因为没有朋友而感到更大的压力,因为她们认为自己会因此受到社会的负面评判——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是“在友情方面更为擅长的”。

有一天,你猛然意识到,那些和朋友一打电话就是几小时、有说不完的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通讯录翻过了好几页,全都是工作来电。好不容易从忙碌的工作中安静下来一会儿,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从成年早期开始,特别是在25岁以后,我们的朋友就开始不可避免地持续脱落(并且我们能够更自然地接受这一点),脱落朋友的时机往往是人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恋爱、结婚、离婚等。

心理学家:成年人交朋友到底有多难?

与此同时,我们交朋友的难度又明显地增高了。当你年幼的时候,在操场上玩耍时很容易就走向另一个玩伴,问Ta是否可以和你成为朋友,但如今,你很难想象这种事。

成年人交朋友到底有多难?

在成年人的定义里,友情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1. 在你认为是朋友的人里,一半的人并不把你当朋友。

当我们称一个人为自己的朋友时,往往默认这段关系是相互的。但研究证明,有一半的人都只是误以为自己和别人是朋友。

2016年3月的一项研究针对同班的大学生做了调查,让他们给班里的每个同学分别打分,0分为“不认识”,3分以上是“朋友”,5分为“最好的朋友”。同时,他们也要写下对方可能对自己的评分。有趣的是,在1353对被认为是朋友的关系(即有一方打出了3分以上)中,94%的人认为对方也会给自己打出3分以上的分数。然而实际上,只有53%的人真的会收到对方3分以上的评价。

心理学家:成年人交朋友到底有多难?

2. 异性恋男性害怕主动与同性交友会被当成同性恋。

心理学家发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男性和女性在友情上的烦恼和压力不同。

女性会因为没有朋友而感到更大的压力,因为她们认为自己会因此受到社会的负面评判——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是“在友情方面更为擅长的”。

而男性不太会因为没有朋友而不开心,但一些异性恋男性会烦恼于如何主动向他人发出建立友谊的信号。心理学家分析称,这是因为他们 “不想被认为自己很脆弱”,而且如果向同性发出交友信号,也会害怕被误以为有同性恋倾向。——这显然和社会对男性同性恋者的污名化刻板印象有关,这些异性恋男性把“同性恋”与“脆弱”以及“男性气概不足”联系起来。

3. 智商越高的人,越不愿意花时间和朋友在一起。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在对1万5千名18-28岁的调查后,进行了分析。发现拥有更多亲密朋友的人会更快乐——但有一种情况除外:当他们的智商比较高时。那些智商更高的人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如果他们将更多时间花在朋友身上,会很不开心。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需要减少社会互动来专注于长期的目标,以及保持更多的智力上的刺激。

成年人友情的特点:复杂

1. 成年人的友情是复杂的

成年人的友情会变得非常复杂。如果说儿时友谊往往是出于情感、彼此欣赏、玩得来;长大后的友谊还会受到资源置换等利益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形容说,成年人的友情很像是艺术,它并不总是“好的”,也不是完全道德的,相反会包含很多复杂的、不道德的部分。有时候,人们的关系甚至是亦敌亦友的,就连最亲近的朋友也可能会互相伤害,而这甚至不妨碍他们继续做朋友。

但同样,心理学家也说,“我们喜欢朋友的方式,和喜欢艺术的方式是相同的。”它可能包含了很多伤人的、不平等的、不道德的部分,但它仍然是美的、吸引人的。

心理学家:成年人交朋友到底有多难?

2. 成年后我们在不同的朋友圈里展示不同的自己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身边不再只有一种朋友,而是会拥有不同的朋友,在不同的朋友面前,我们也会分别展现出不同的状态。“成年的我们拥有很多种特质,它们无法被容纳在某一种关系当中。” 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同的朋友探讨的话题是不同的,甚至在他们面前自己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

心理学家表示,正是和不同的朋友的相处过程,也反过来使我们变得更丰富,“每一个朋友都将我们推向不同的方向。”

成年后的你,是怎样交朋友的呢?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