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蒋中正得到情报说,我军派人找过杜月笙,表示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希望他能留在上海。从此,杜月笙和蒋中正往来更为密切。

1949年解放前夕,败北的蒋中正在去台湾前,召见了杜月笙,再三邀请他去台湾。可是却遭到杜月笙的婉言谢绝,那么他为何不愿意去台湾呢?

杜月笙被盛情邀请,为何他依然不愿意去台湾,而是去了香港

(杜月笙剧照)

说起来,杜月笙和蒋中正的交情要追溯到1922年。

当时的杜月笙,已经是黄金荣的得力膀臂,在青帮中也颇有威望。

而蒋中正是个有志青年。他在加入同盟会后,为了筹资,在上海办了个证券交易所。结果,由于上海金融千变万化,没有经验的蒋中正,很快就亏了个底朝天。不光赔了本,还欠了不少外债,成天被人追债,非常狼狈。

无奈之下,蒋中正走了上海商会会长虞洽卿的门子,正儿八经地写了拜贴,拜到当时势力如日中天的黄金荣的门下,做了他的徒弟。

黄金荣看蒋中正生得仪表不凡,认定他是个大有前程的人。再加上也要给虞洽卿几分面子,所以他便摆了酒宴,把那些债主请来,表示蒋中正是他徒弟,谁要是要债就找他黄金荣。那些人哪里敢惹黄金荣,所以这事也就一笔勾销了。

也就在那个时候,作为黄金荣身边最得力的心腹,杜月笙认识了蒋中正。

黄金荣好事做到底,帮蒋中正消灾后,又送了200块大洋给蒋中正做盘缠,让他奔美好前程去了。

斗转星移,杜月笙靠着过人的能力和威望,渐渐超越了黄金荣的势力和影响,成为上海青帮名符其实的大佬。

1927年,宁汉分裂后,杜月笙为了支持蒋中正,联合黄金荣和张啸林,组建了黑帮性质的中华共进会,不光阻挠工人复工,还非法逮捕我党进步人士及工人,并诱杀了在工人中威望极高的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最终导致革命受挫。

杜月笙被盛情邀请,为何他依然不愿意去台湾,而是去了香港

(黄金荣剧照)

有功的杜月笙,因此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器重和信任,并被委任北伐军总司令少将参议。从此,杜月笙和蒋中正往来更为密切。

为了洗白身份,有了国民党官衔的杜月笙,又有计划地开办银行、实业等生意,并积极投身地方公益事业。

1931年,国家动荡又逢天灾人祸,国民政府受到了百姓诟病。

为了支持蒋中正和国民政府,杜月笙成立了水灾急赈会。在他的努力下,通过社会各界,竟筹得261万元款项,其中他自己捐资50多万,可谓帮助政府解了燃眉之急。

对于杜月笙的良苦用心,蒋中正感动万分,于是亲笔题写了“乐善好施”的赠词。

由此,人人都知道杜月笙和蒋中正关系深厚。他的地位和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不久,便在众人的推举下,担任了上海地方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副会长等职务。

对于国民政府推行的全民活动,杜月笙亦是举双手赞成和响应。比如当时国民政府看到鸦片猖獗,于是发起禁鸦片运动,杜月笙本来也有鸦片瘾,但他积极响应号召,硬是戒掉了吸食多年的鸦片。

1936年12月,蒋中正在西安遭到张学良的强行扣押。杜月笙听说后,焦急万分,他又是个视兄弟如手足的人。所以他联络上海各界有影响力的人,以上海地方协会的名义,联名致电张学良。希望他能以国家大局为重,放蒋中正回南京。甚至表示如有顾虑,他愿意亲赴西安做人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中正回到南京。杜月笙又第一时间赶到南京,探望蒋中正。

杜月笙的深情厚意,让蒋中正再次感动。临走时,执意和他合影留念。

1937年沪淞会战,杜月笙为了抗日,不光动员青帮弟子积极投身抗日,还组织后援会,为前线物资做出了保障。

除此外,杜月笙还与戴笠合作,为军统搜集情报和人才,并参与了多起刺杀汉奸的行动。

上海沦陷后,不少有名望有影响力的人,在日本人的诱哄下,出任伪职,供他们驱使。但日本人数次登门邀请杜月笙任职上海市长一职,都遭到他的婉言谢绝。为了避祸,杜月笙带着家人转移到了香港。

就算到了香港,杜月笙依然以红十字副会长的身份,四处募捐筹款,积极支援抗战。

杜月笙被盛情邀请,为何他依然不愿意去台湾,而是去了香港

(戴笠剧照)

​1945年,抗战胜利,自觉为抗战出钱出力的杜月笙,一心想担任上海市市长一职,于是他借戴笠之口,把这个意思传达给了蒋中正。

杜月笙回上海前夕,听闻国民政府大张旗鼓地为他准备了欢迎仪式,心情无比高兴。然而就在他抵达上海之际,却有随从打探到,上海市市长和副市长的职位已另有其人,更糟糕的是,原定的欢迎仪式,被各种“打倒流氓头子杜月笙”“坚决严惩黑势力头子杜月笙”等标语取代。

原来,蒋中正不愿意杜月笙势力做大,因此针对杜月笙,刻意打压。

1946年,蒋中正表态,上海市参议会议员由民众投票选举。

杜月笙强打起精神,不惜出钱出力,动用种种关系,又让徒弟们四处活动,准备竞选参议会议长一职,并想借此机会东山再起。

在拉选票的过程中,蒋中正公开放话,绝不支持杜月笙。

在杜月笙得到最高票数后,蒋中正却已经内定了议长名单。

杜月笙明知斗不过政府,只得发了个公开声明,以“身体羸弱,不堪担当重任”为由,推托了议长一职,好歹算是拣回了点面子。

那些军政要人,见杜月笙已不再是蒋中正身边的红人,大家也对他冷落起来,离了军政界的支持,昔日风光的杜月笙,也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蒋中正的所作所为,杜月笙既不满又寒心,他曾愤然说:“蒋中正拿我当夜壶,用完就丢床下了。”

1949年,内战进入尾声,国军败局已定。蒋中正得到情报说,我军派人找过杜月笙,表示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希望他能留在上海。于是蒋中正召见了杜月笙,并极力邀请他携家眷同往台湾,共图大业。

但杜月笙却以哮喘发作,不适宜台湾潮湿天气为由婉拒了蒋中正。

蒋中正当然不希望杜月笙最后会站到我军这边,所以旁敲侧击,想逼杜月笙去台湾。

杜月笙其实早就想好了退路,他也知道在帮助蒋中正的时候,做过不少恶,担心会遭到清算。但蒋中正对他的所作所为,也让他看透了蒋中正的绝情,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去香港。

(参考史料:《杜月笙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