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的威力各國皆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末,一架美國轟炸機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放到日本廣島,當日有近10萬人喪生,這是美軍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原子彈,讓世人自此開始對原子彈聞風喪膽。就連高呼着“一億玉碎”的日軍,也在原子彈的威懾之下宣佈投降。但是隨着時代的改變,核武威力也開始逐漸增強,形式也變得多樣化。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當一國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便可以不再遭到他國的核威脅,不過,核武畢竟是一款異常強大的武器,如果濫用,必然會給地球造成無可逆轉的傷害,甚至會直接毀掉人類文明。因此,國際上對核武進行了嚴格控制,再加上核武本身的技術要求,因此截止目前僅有三個國家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依舊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

  其中最不可小覷的就是洲際導彈,民兵III、白楊-M、亞爾斯-M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與洲際導彈配合比較默契的,便是核潛艇,這也是俄羅斯的拿手技術。早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便開始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美國研發航母,蘇聯則費盡心思造潛艇。當潛艇與導彈相結合,便能擁有一支異常強大的水下核威懾力量。

  當時的蘇聯在覈潛艇領域可以說是佔據第一,也是領先世界的存在。不僅如此,爲了震懾美國,蘇聯還開始不斷秀肌肉,1991年8月的一次海上軍事行動中,蘇聯出動了當時最先進的“新莫斯科福斯卡號”核潛艇出海,爲了讓行動場面達到震懾效果,蘇聯下了血本,拿出了大量洲際導彈。隨着司令員一聲令下,導彈一枚接一枚呼嘯升空。

  據當時的資料顯示,導彈之間只有14秒的發射間隔,短短4分鐘內便將16枚洲際導彈全部發射完畢。“輕舟”洲際導彈最大射程8300千米,每枚導彈TNT當量約爲25萬噸,可以在任何氣候條件下潛艇發射,並且對敵方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可想而知,16枚的洲際導彈發射所帶來的震撼場面。

  在當時的美國看來,蘇聯這款洲際導彈毫無疑問是令人擔憂的,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表示十分恐懼。不過,令人唏噓的是,在蘇聯徹底瘋狂了一次之後,僅過去四個多月,蘇聯便因爲經濟問題走上了解體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