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段时间三年制教育养成者计划的课程中,特别邀请了蔡振民老师讲《诗经》,愚公班的同学也跟着一起上。

很难得,这位有着深厚的家学背景的蔡振民老师,帮助我们直接回到那个大的脉络里面,去看到《诗经》里面更深的意涵,其思想大气磅礴,精神立意高远。孔子删诗,也为了把诗教精神升华到乐教,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以下为愚公班学生的《诗经》课程心得,在此分享给大家。

学生习作汇编:《诗经》课学习心得

文一:

《诗经》课后感

学生:南吕

《周南》首篇《关睢》,以睢鸠鸟喻文王之妻太姒“专贞而不占”之德。古人未强调“人人平等”,盖中华文化中,此乃不言自明:不依赖,不占有,人人精神独立。反观现代流行之“恋爱观”,值得以此为鉴。

【点评:在传统语境里,男女人格平等,其性有别。由此,其婚姻家庭观与现代婚姻家庭观念有所不同。今日社会,强调男女平等,毫无疑问是不错的,不过,关注点也需要逐渐从外在的人权平等,延展到内在的人格平等,故男人女人都有可能成为大人,而不陷溺于相互攻击和相互责难。你们这个年龄,于此有所认识,对将来恋爱、成家会很有帮助。】

麟为瑞兽,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圣人教化下,居其位者,德皆能配位。

召伯为通民情,憩于甘棠树下,公卿因念百姓疾苦退食自公。君子以民为本,发乎内而形于外。

纵礼乐衰败,一介民女依洁身自好,虽群兽入瓮,君子仍止于取其所需。心里有中,故发皆中节。

《毛诗正义序》云: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

读《诗》,睹物兴情,反观诸己,通天地,亘古今,贯之以一也。

【点评:读书、生活、工作,若能得“一”,就真得了。】

文二:

《诗经》课总结

学生:果行

在蔡老师来讲课之前,对《诗经》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就只有在辛庄时上刘森老师课之前会读一小会儿。这次蔡老师的课让我对《诗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老师在一开始就跟我们讲了《诗经》的几种形式。“风,雅,颂,赋,比,兴。”赋指的是直接把想说的表达出来。比是借着事情表达。兴是触景生情而发。

在当时是通过收集百姓诗歌,来看当地的百姓生活状态,以及诸侯对国家的治理,所以都是发自内心而出的,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东西。只有这样的诗歌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老师上课并不是只讲《诗经》,而是结合着其他经典一起来配合着讲。也让我体验到经典的内容精神是贯通的

这次《诗经》课学的不只是《诗经》,而是如何对待生活,对待生活的态度。

【评:表达得很清楚。】

文三:

《诗经》课有感

学生:望川

这次三年制教育者养成课程”期间,我们上了《诗经》课,是由蔡振民老师带领的。蔡老师讲解了三十首诗,讲解完之后老师会用他家传独创一派的咏唱方式唱出来。

《诗经》有三百零五首诗,每一首都是经过挑选所留下的。每一首的意义都很深远。像《诗经》的第一篇诗为什么是《关雎》,其背后大有讲究。

蔡老师没有讲解之前,就以为《关睢》只是一首男女之间的爱情诗而已。但其实并非是这样的,这首诗真正表达的是在称赞、歌颂文王的原配太姒的品德和为人处事。

之后在吟唱时脑中就会有一个画面浮现,就会非常有感觉。后来我们同学们在吟唱的过程中,还自创了一个调。

《诗经》本是表达性情的,只是用诗歌的形式来呈现的。去体会每一首诗,你都会有收获。

文学是心灵和情感的直接表达,用心去感觉古人当时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就能够体会到古今一贯。

【评:“性情中人”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性情直率、易感情用事的人。其实,将“中”念成第四声,“发而皆中节”的“中”,这个词的精神就饱满了。中国人原本都是性情中人,皮下有血,生机勃勃。】

文四:

《诗经》课小结

学生:直方

这次诗经课,蔡老师选讲了《诗经》中的三十首诗,每一首都有不同于别处的理解,像第一首《关睢》,以前就以为是普普通通的一首讲男女爱情的诗,这次老师讲它其实是在赞美文王夫人的品行、品德

课上,老师讲完一首诗,接着就会让我们吟唱出来,老师是用古语唱的,也有几种固定的调式,但老师也让我们用自己的调式唱出来,多唱几次找到一个固定的调子就好了。有一次上午,我们一起去到一个公园,唱歌、上课,感觉很痛快。

老师课上讲,有一句话听起来有道理,但感觉好像又不是很对,是讲人们常说“中国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老师讲,并没有什么糟粕和精华,放到今天,只有合不合乎时宜的差别。

【评:在现代语境里,人们习惯于“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似乎很辩证、很客观。其实,思考脱离了整体感,过于窄化。圣人用一个“时”字就把问题说到位了。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一连续的戏剧、《诗经》和剑道课,就感觉大家都有变化,心里很是欢喜。

文五:

兴于诗

学生:继明

蔡老师讲《诗经》,说:“文学是内在感悟后的表达。

《礼记》云:“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这便是由心而发,任心而扬,是“兴于诗”的兴,也是“发乎情”的发。

又说:“诗者,持也,持其性情,使不暴去。”五味七情,落于文字,需有所节制,便是“止乎礼”之止。

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发而能止,之而能持,则抒情通乎造艺,而非徒以宣洩为快,有如西人所嘲‘灵魂之便溺’。”

蔡老师讲到关于文化,说文化中并不应有精华糟粕之说,而是是否合乎时宜,与当下的连结。凡事久则生弊,久坐成痨,还需起身走走,历史变化便始于此,始于这个“兴”。

以入仕为例,汉朝以“举孝廉”来发现人才,到后来要求各地保底几个“孝廉”,以致于荒唐事百出,到唐朝开始科举制,经过宋朝,到明清科举又流于八股之弊。

《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丁亮老师也讲过:今人就是要解决前人遗留下来的问题。

正如五四时期,面对当时的局势,学者们引进西学以自强,如今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百年西化以来,所产生的问题,正是今人要直面的问题。

【评:有问题是正常的,人活着,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故有“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文六:

《诗经》课总结

学生:思省

一周蔡振民老师的《诗经》选讲,收获很多。

首先是对于《诗经》。老师对《诗经》的解释与市面上对《诗经》的见解很不一样,诗歌并不是用来“谈情说爱”的,每一首诗都有精神在其中,否则又怎会作为“经”传颂至今。

第一节课上,蔡老师请听课的两位老师来唱《诗经》,而这两位老师是以不同的调去唱同一首诗,这让我很惊讶。老师虽也教我们他家传的古调,但不会因此否定别的调,反而鼓励我们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调,不刻板,很生动。

当老师讲到“古今同一月”时,一下回想起戏剧课时,正是这种感觉,江华老师在晨读时谈到一句“没有什么起点或终点”,很受触动。一切就如一个圆,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没有什么所谓“过去”、“未来”,我们就活在当下,那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在课上,有一位小同学也参加了课程。一开始我没有太关注他,甚至在最后两天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非常感动于他的天真,他在一周课程结束前给每个人一张纸条,问我们想要什么。

一开始以为闹着玩,就写了,没想到他却认认真真为我们选了礼物,当时觉得很羞愧,不想收下这份礼物,直到有一天晚上想,既然他这么真诚送给我,那就收下,心怀感激和愧疚,就也真诚还他一份礼,这样,会更好。

之前在网上偶然看到有一篇文章谈论“人之初,性本恶”,有许多人赞同其观点,我很震惊,认为这不对,却也不知如何反驳。按照这篇文章的逻辑来推理,他的观点似乎也没有什么错误。

为此纠结过一段时间,后来也没太深思。直到蔡老师谈到“人之初,性本善/恶”的问题,老师说“本”是“善”,“恶”是性情,还是不太理解。之后和学长讨论,发现是对“本”的认知不同,文章中所说的“本”更像黄老师说的,人刚生活时难免会带来的一些习气。

而我认为《三字经》中所说“本”,是天赋的良知,文章认为人要去抑制人类的兽性,可我认为“兽性”并不是件坏事,也是自然的,也很可爱。

【评:“兽性”也好,“人欲”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之本能,若没有了这些,人不成其为人。但如果一个人只剩下这些,也不像个人。】

文七:

天 理

学生:与易

这次听蔡老师讲课,对舍本逐末一话题很有感触,的确,当一个人的关注点,全集中在一些对于问题的处理时,定会导致大局的丢失。

孔子讲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不善者”一词并非对谁的贬低,而是指完美个体中的缺憾,虽然人性本佛性,可秀之木下也定也青草,这不是漏洞,而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要做的只是接纳与改正;若一心除草而不顾树,即主体的死活,那结果只会背道而驰,他忘了除草的本意是什么。

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太容易舍本逐末,看着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着急,每天的精力都用在如何超越,而没有顾及自己生命的本体,忘却了太多,连成长也变为一种欲望。

这与“择其善而从之”不同,后者是心生向往的学习,为己之学,是对他人优秀的赞美和对自己生命的信,有了这个“信”,便能真正做到“择其善者而从”,而不是名义上的打遍天下无敌手。

佛在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画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评:但凡宗教,都有将教主神话的特点。还是孔子老实。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与前者形似而神大有所不同;后者所讲是对生命的确信,坚信人人皆可成圣,人人本独尊,因为人人不同。只有泰然而谦虚的接受自己的不足,并改正,才得正命。与“存天理,去人欲”相通,“去”,不是去别的,正是多余的习性。

近来有段时间总觉得写不出什么,好像只是在不断的重复同一个道理,可天理不正是如此简单吗,这些圣人,不也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演绎同一个天理吗?允执厥中,活出来罢了。

【评:少谈理,多做事。理事不二,事上见分晓。】

文八:

《诗经》课随感

学生:灵枢

“连黑板都有人擦?服务也太周到了。”蔡老师笑眯眯的“可别把老师惯坏了。”

《诗经》课开始前,不知不觉就把蔡老师定义成了古板的老学究,结果课前老师幽默几句,让我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同时很惭愧,还是管不住自己会给人瞎贴标签。

这次三年制课程,自告奋勇参与了《诗经》组的工作。以前也帮老师准备过茶水,但当时自己感觉很不自在,做得也很勉强。但可能因为戏剧课的缘故,这次想要再“突破”一下。

开课前一天,和一起在《诗经》组工作的同学去校门口采了几枝杏花,找了个空酒坛插了起来。放在教室一角,感觉教室里也添了几分春意。将教室布置好,最后把戏剧版块时的道具收完,算是做好了迎接三年制的准备。

风、雅、颂,赋、比、兴,儒、释、道……蔡老师讲起课来,和之前温文尔雅的印象又有不同,该骂的就骂,该夸的就夸,十分直率;同时又不拘一格,对于经史子集那也是信手拈来。还时不时会突然来个“灵魂拷问”,让大家再将自己认识的明白一点

这次课程,又遇到以前学校的老师。问了问前同学的情况,老师答时有些难过,说是有些沉迷手机。气氛有点凝重,自己也有点难过。老师叹了口气,笑着说,这么好的环境和老师,并不是人人都有缘分遇到的。

心里“咯噔”一下。我有好好珍惜吗?两年的日子,混混,很快也就过去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就像三年制的老师们一样愿意学习,自己如果不认真,又有什么意思,又为什么要在这儿?心里不觉又“咯噔”一下。

之前的同学,一个一个,明明也是活泼泼的那么可爱啊。老师道了声晚安,走了。我回了一句晚安。仿佛记忆快闪似的,眼前忽然浮出入学时填的表格。此生志愿那一行,记得很清楚,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当时对这个可能还并不明确。但现在想在后面再加一行:

让更多人每天能够活得兴高采烈。

【评:很好!所谓“发心”,所谓“立志”,就是将心量打开,装得下更多的人。“为己之学”即“为人之学”,心物一如,人我无隔,体用不二。】

文九:

事上修身,重启本心

学生:方达

大地冒出了一点点绿意,一两枝小草在石缝间探出头来。春意盎然,三年制课程就这样开始了。星期五是我们戏剧课的终极大演出,星期六早上做总结,星期天就又开始上课了。

“该翻篇了。”妈妈说。戏剧的黄金期暂时结束,迎来了我们古老、悠久而又合乎时宜的《诗经》——在这春天里。

不能继续停留在戏剧里,把所体会、领悟到的东西带下来,活在新的版块里,在当下里

“儒”,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个思想学派。真的,学了一年多的“传统文化”,这次听课,这才真正了解到儒家修身齐家的功夫,仁义之所为。“修身”,自从去年春天行益老师的课开始,就了解到了“修身”。

《大学》前几段都在谈“修身”,那什么是“修身”呢?如何修身?之前上课,打坐、站桩、练气、凝神,把读的经典用在了这“修身”上,只觉经典里所说的颇有道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禅定的功夫也是如此。

《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可也没见、没听说过现在的儒士闭关打坐“修身”的啊。这就是儒家的修身吗?王阳明先生曾说,要在“心”上下功夫,“事”上见功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一一对应。

道理很简单,如何去做经典里也都告诉你了,真正知道了,自然就会去做了。“知行本为一体。知道为什么老师多次提到这道理是如何的简单,生命是如此的神奇。

修身,在事上修身,每一件小事都可以修身,重启本心。

【评:“修身”即“修己”,做“立己”的功夫,不只是养生学,也不落入到“心灵学”的各种体系。】

诗经课外出场景

学了的诗中,最有感觉的一首是《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是赞扬卫武公修身德行的诗。

“如切如磋”斩断它;“如琢如磨”打磨它。一有恶念就斩断,不断地打磨,己心就像一块玉一样,越磨越亮,重新散发光明。当时这样想,也这样做。

同时,老师还讲到了“存天理,灭人欲”。要“灭人欲”,斩断欲望,觉得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自然而然,就没有欲望了。一时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每天做斩欲磨情的功夫。

每当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这有可能是个欲望时,就把它消灭了,不容易。不对啊?奇怪?老师不是还讲到“发乎情,止乎礼”了么,那这个“情”和“欲”有什么不一样呢?

又要“发乎情”,又要“灭人欲”,“灭人欲”的功夫会把“情”也一起灭了吧?又可以“发乎情”,如何“发乎情”呢?不明白。发情?不好吧?当时,把重点放在了“发乎情,止乎礼”中的“止乎礼”;“存天理,灭人欲”中的“灭人欲”上。

困惑,不知是要做到“情”、“欲”之间的一个度?还是全灭了?不明白,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决定问老师。心中存疑也不自在,觉得想去问问题,这会不会也是个欲望呢?对知识可求的欲望?

问了老师,原来原话是“存天理,去人欲”,就“去”与“灭”一字之差,会有多少歧义。“存天理,去人欲”是二程子所阐述的,在他们的脉络下,“去人欲”也是去除过多的“人欲”,重在“存天理”。更要回到那人最初的源头,拔本塞源。孔子所说的话大都不容易造成歧义、曲解。

而“发乎情”也是很自然的,《孟子·尽心下》中所述:“可欲之谓善。”无欲不可求,欲望也是生来自有的,是性情,是喜怒哀乐,人之常情。

《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要做到“无欲”,还怎样入世,神仙也有喜怒哀乐啊。中和之道,恰到好处,情欲要有一个度,过度了,自己的本心一定会有觉察,在被麻痹之前启用良知,和乎情理,就很自然。

不用在“情”、“欲”之间抠它的字眼,不用这样小气,大大方方,坦坦荡荡,该怎样时就怎样,不用纠结。

今日,翻了翻《大学》,《大学》中也有《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也对这首诗做出了“解释”:“如切如磋者,道学也。”“道学”不知是否指的是“道家”学说?或像宋明理学这样有些拘泥于礼法的作为?经典里早已论述得一清二楚。

《诗经》课,收获是巨大的,发觉了自己“心”的那颗种子,每天,给它浇浇水。

【评:非常好!“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报名进行时

第二届研习营播报|第八天:君子终日乾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