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前段時間三年制教育養成者計劃的課程中,特別邀請了蔡振民老師講《詩經》,愚公班的同學也跟着一起上。

很難得,這位有着深厚的家學背景的蔡振民老師,幫助我們直接回到那個大的脈絡裏面,去看到《詩經》裏面更深的意涵,其思想大氣磅礴,精神立意高遠。孔子刪詩,也爲了把詩教精神昇華到樂教,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以下爲愚公班學生的《詩經》課程心得,在此分享給大家。

學生習作彙編:《詩經》課學習心得

文一:

《詩經》課後感

學生:南呂

《周南》首篇《關睢》,以睢鳩鳥喻文王之妻太姒“專貞而不佔”之德。古人未強調“人人平等”,蓋中華文化中,此乃不言自明:不依賴,不佔有,人人精神獨立。反觀現代流行之“戀愛觀”,值得以此爲鑑。

【點評:在傳統語境裏,男女人格平等,其性有別。由此,其婚姻家庭觀與現代婚姻家庭觀念有所不同。今日社會,強調男女平等,毫無疑問是不錯的,不過,關注點也需要逐漸從外在的人權平等,延展到內在的人格平等,故男人女人都有可能成爲大人,而不陷溺於相互攻擊和相互責難。你們這個年齡,於此有所認識,對將來戀愛、成家會很有幫助。】

麟爲瑞獸,有蹄不踏,有額不抵,有角不觸。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聖人教化下,居其位者,德皆能配位。

召伯爲通民情,憩於甘棠樹下,公卿因念百姓疾苦退食自公。君子以民爲本,發乎內而形於外。

縱禮樂衰敗,一介民女依潔身自好,雖羣獸入甕,君子仍止於取其所需。心裏有中,故發皆中節。

《毛詩正義序》雲:夫《詩》者,論功頌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訓,雖無爲而自發,乃有益於生靈。

讀《詩》,睹物興情,反觀諸己,通天地,亙古今,貫之以一也。

【點評:讀書、生活、工作,若能得“一”,就真得了。】

文二:

《詩經》課總結

學生:果行

在蔡老師來講課之前,對《詩經》基本上沒有什麼認識,就只有在辛莊時上劉森老師課之前會讀一小會兒。這次蔡老師的課讓我對《詩經》有了一定的瞭解。

老師在一開始就跟我們講了《詩經》的幾種形式。“風,雅,頌,賦,比,興。”賦指的是直接把想說的表達出來。比是藉着事情表達。興是觸景生情而發。

在當時是通過收集百姓詩歌,來看當地的百姓生活狀態,以及諸侯對國家的治理,所以都是發自內心而出的,沒有半點花裏胡哨的東西。只有這樣的詩歌纔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老師上課並不是只講《詩經》,而是結合着其他經典一起來配合着講。也讓我體驗到經典的內容精神是貫通的

這次《詩經》課學的不只是《詩經》,而是如何對待生活,對待生活的態度。

【評:表達得很清楚。】

文三:

《詩經》課有感

學生:望川

這次三年制教育者養成課程”期間,我們上了《詩經》課,是由蔡振民老師帶領的。蔡老師講解了三十首詩,講解完之後老師會用他家傳獨創一派的詠唱方式唱出來。

《詩經》有三百零五首詩,每一首都是經過挑選所留下的。每一首的意義都很深遠。像《詩經》的第一篇詩爲什麼是《關雎》,其背後大有講究。

蔡老師沒有講解之前,就以爲《關睢》只是一首男女之間的愛情詩而已。但其實並非是這樣的,這首詩真正表達的是在稱讚、歌頌文王的原配太姒的品德和爲人處事。

之後在吟唱時腦中就會有一個畫面浮現,就會非常有感覺。後來我們同學們在吟唱的過程中,還自創了一個調。

《詩經》本是表達性情的,只是用詩歌的形式來呈現的。去體會每一首詩,你都會有收穫。

文學是心靈和情感的直接表達,用心去感覺古人當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就能夠體會到古今一貫。

【評:“性情中人”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指性情直率、易感情用事的人。其實,將“中”念成第四聲,“發而皆中節”的“中”,這個詞的精神就飽滿了。中國人原本都是性情中人,皮下有血,生機勃勃。】

文四:

《詩經》課小結

學生:直方

這次詩經課,蔡老師選講了《詩經》中的三十首詩,每一首都有不同於別處的理解,像第一首《關睢》,以前就以爲是普普通通的一首講男女愛情的詩,這次老師講它其實是在讚美文王夫人的品行、品德

課上,老師講完一首詩,接着就會讓我們吟唱出來,老師是用古語唱的,也有幾種固定的調式,但老師也讓我們用自己的調式唱出來,多唱幾次找到一個固定的調子就好了。有一次上午,我們一起去到一個公園,唱歌、上課,感覺很痛快。

老師課上講,有一句話聽起來有道理,但感覺好像又不是很對,是講人們常說“中國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老師講,並沒有什麼糟粕和精華,放到今天,只有合不合乎時宜的差別。

【評:在現代語境裏,人們習慣於“一分爲二”的思維方式,似乎很辯證、很客觀。其實,思考脫離了整體感,過於窄化。聖人用一個“時”字就把問題說到位了。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一連續的戲劇、《詩經》和劍道課,就感覺大家都有變化,心裏很是歡喜。

文五:

興於詩

學生:繼明

蔡老師講《詩經》,說:“文學是內在感悟後的表達。

《禮記》雲:“志之所至,詩亦至焉。”這便是由心而發,任心而揚,是“興於詩”的興,也是“發乎情”的發。

又說:“詩者,持也,持其性情,使不暴去。”五味七情,落於文字,需有所節制,便是“止乎禮”之止。

如錢鍾書先生所言:“發而能止,之而能持,則抒情通乎造藝,而非徒以宣洩爲快,有如西人所嘲‘靈魂之便溺’。”

蔡老師講到關於文化,說文化中並不應有精華糟粕之說,而是是否合乎時宜,與當下的連結。凡事久則生弊,久坐成癆,還需起身走走,歷史變化便始於此,始於這個“興”。

以入仕爲例,漢朝以“舉孝廉”來發現人才,到後來要求各地保底幾個“孝廉”,以致於荒唐事百出,到唐朝開始科舉制,經過宋朝,到明清科舉又流於八股之弊。

《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丁亮老師也講過:今人就是要解決前人遺留下來的問題。

正如五四時期,面對當時的局勢,學者們引進西學以自強,如今正值五四運動一百週年,百年西化以來,所產生的問題,正是今人要直面的問題。

【評:有問題是正常的,人活着,就是來解決問題的。故有“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文六:

《詩經》課總結

學生:思省

一週蔡振民老師的《詩經》選講,收穫很多。

首先是對於《詩經》。老師對《詩經》的解釋與市面上對《詩經》的見解很不一樣,詩歌並不是用來“談情說愛”的,每一首詩都有精神在其中,否則又怎會作爲“經”傳頌至今。

第一節課上,蔡老師請聽課的兩位老師來唱《詩經》,而這兩位老師是以不同的調去唱同一首詩,這讓我很驚訝。老師雖也教我們他家傳的古調,但不會因此否定別的調,反而鼓勵我們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調,不刻板,很生動。

當老師講到“古今同一月”時,一下回想起戲劇課時,正是這種感覺,江華老師在晨讀時談到一句“沒有什麼起點或終點”,很受觸動。一切就如一個圓,週而復始,生生不息。沒有什麼所謂“過去”、“未來”,我們就活在當下,那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在課上,有一位小同學也參加了課程。一開始我沒有太關注他,甚至在最後兩天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非常感動於他的天真,他在一週課程結束前給每個人一張紙條,問我們想要什麼。

一開始以爲鬧着玩,就寫了,沒想到他卻認認真真爲我們選了禮物,當時覺得很羞愧,不想收下這份禮物,直到有一天晚上想,既然他這麼真誠送給我,那就收下,心懷感激和愧疚,就也真誠還他一份禮,這樣,會更好。

之前在網上偶然看到有一篇文章談論“人之初,性本惡”,有許多人贊同其觀點,我很震驚,認爲這不對,卻也不知如何反駁。按照這篇文章的邏輯來推理,他的觀點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

爲此糾結過一段時間,後來也沒太深思。直到蔡老師談到“人之初,性本善/惡”的問題,老師說“本”是“善”,“惡”是性情,還是不太理解。之後和學長討論,發現是對“本”的認知不同,文章中所說的“本”更像黃老師說的,人剛生活時難免會帶來的一些習氣。

而我認爲《三字經》中所說“本”,是天賦的良知,文章認爲人要去抑制人類的獸性,可我認爲“獸性”並不是件壞事,也是自然的,也很可愛。

【評:“獸性”也好,“人慾”也好,“喜怒哀樂”也好,都是人之本能,若沒有了這些,人不成其爲人。但如果一個人只剩下這些,也不像個人。】

文七:

天 理

學生:與易

這次聽蔡老師講課,對捨本逐末一話題很有感觸,的確,當一個人的關注點,全集中在一些對於問題的處理時,定會導致大局的丟失。

孔子講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不善者”一詞並非對誰的貶低,而是指完美個體中的缺憾,雖然人性本佛性,可秀之木下也定也青草,這不是漏洞,而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要做的只是接納與改正;若一心除草而不顧樹,即主體的死活,那結果只會背道而馳,他忘了除草的本意是什麼。

我們在平常生活中也太容易捨本逐末,看着自己與他人的差距着急,每天的精力都用在如何超越,而沒有顧及自己生命的本體,忘卻了太多,連成長也變爲一種慾望。

這與“擇其善而從之”不同,後者是心生嚮往的學習,爲己之學,是對他人優秀的讚美和對自己生命的信,有了這個“信”,便能真正做到“擇其善者而從”,而不是名義上的打遍天下無敵手。

佛在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畫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評:但凡宗教,都有將教主神話的特點。還是孔子老實。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與前者形似而神大有所不同;後者所講是對生命的確信,堅信人人皆可成聖,人人本獨尊,因爲人人不同。只有泰然而謙虛的接受自己的不足,並改正,才得正命。與“存天理,去人慾”相通,“去”,不是去別的,正是多餘的習性。

近來有段時間總覺得寫不出什麼,好像只是在不斷的重複同一個道理,可天理不正是如此簡單嗎,這些聖人,不也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演繹同一個天理嗎?允執厥中,活出來罷了。

【評:少談理,多做事。理事不二,事上見分曉。】

文八:

《詩經》課隨感

學生:靈樞

“連黑板都有人擦?服務也太周到了。”蔡老師笑眯眯的“可別把老師慣壞了。”

《詩經》課開始前,不知不覺就把蔡老師定義成了古板的老學究,結果課前老師幽默幾句,讓我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同時很慚愧,還是管不住自己會給人瞎貼標籤。

這次三年制課程,自告奮勇參與了《詩經》組的工作。以前也幫老師準備過茶水,但當時自己感覺很不自在,做得也很勉強。但可能因爲戲劇課的緣故,這次想要再“突破”一下。

開課前一天,和一起在《詩經》組工作的同學去校門口採了幾枝杏花,找了個空酒罈插了起來。放在教室一角,感覺教室裏也添了幾分春意。將教室佈置好,最後把戲劇版塊時的道具收完,算是做好了迎接三年制的準備。

風、雅、頌,賦、比、興,儒、釋、道……蔡老師講起課來,和之前溫文爾雅的印象又有不同,該罵的就罵,該誇的就誇,十分直率;同時又不拘一格,對於經史子集那也是信手拈來。還時不時會突然來個“靈魂拷問”,讓大家再將自己認識的明白一點

這次課程,又遇到以前學校的老師。問了問前同學的情況,老師答時有些難過,說是有些沉迷手機。氣氛有點凝重,自己也有點難過。老師嘆了口氣,笑着說,這麼好的環境和老師,並不是人人都有緣分遇到的。

心裏“咯噔”一下。我有好好珍惜嗎?兩年的日子,混混,很快也就過去了。但是還有很多人,就像三年制的老師們一樣願意學習,自己如果不認真,又有什麼意思,又爲什麼要在這兒?心裏不覺又“咯噔”一下。

之前的同學,一個一個,明明也是活潑潑的那麼可愛啊。老師道了聲晚安,走了。我回了一句晚安。彷彿記憶快閃似的,眼前忽然浮出入學時填的表格。此生志願那一行,記得很清楚,是成爲一個真正的人

當時對這個可能還並不明確。但現在想在後面再加一行:

讓更多人每天能夠活得興高采烈。

【評:很好!所謂“發心”,所謂“立志”,就是將心量打開,裝得下更多的人。“爲己之學”即“爲人之學”,心物一如,人我無隔,體用不二。】

文九:

事上修身,重啓本心

學生:方達

大地冒出了一點點綠意,一兩枝小草在石縫間探出頭來。春意盎然,三年制課程就這樣開始了。星期五是我們戲劇課的終極大演出,星期六早上做總結,星期天就又開始上課了。

“該翻篇了。”媽媽說。戲劇的黃金期暫時結束,迎來了我們古老、悠久而又合乎時宜的《詩經》——在這春天裏。

不能繼續停留在戲劇裏,把所體會、領悟到的東西帶下來,活在新的版塊裏,在當下裏

“儒”,以孔子爲代表的一個思想學派。真的,學了一年多的“傳統文化”,這次聽課,這才真正瞭解到儒家修身齊家的功夫,仁義之所爲。“修身”,自從去年春天行益老師的課開始,就瞭解到了“修身”。

《大學》前幾段都在談“修身”,那什麼是“修身”呢?如何修身?之前上課,打坐、站樁、練氣、凝神,把讀的經典用在了這“修身”上,只覺經典裏所說的頗有道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禪定的功夫也是如此。

《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可也沒見、沒聽說過現在的儒士閉關打坐“修身”的啊。這就是儒家的修身嗎?王陽明先生曾說,要在“心”上下功夫,“事”上見功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誠意、致知、格物,一一對應。

道理很簡單,如何去做經典裏也都告訴你了,真正知道了,自然就會去做了。“知行本爲一體。知道爲什麼老師多次提到這道理是如何的簡單,生命是如此的神奇。

修身,在事上修身,每一件小事都可以修身,重啓本心。

【評:“修身”即“修己”,做“立己”的功夫,不只是養生學,也不落入到“心靈學”的各種體系。】

詩經課外出場景

學了的詩中,最有感覺的一首是《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是讚揚衛武公修身德行的詩。

“如切如磋”斬斷它;“如琢如磨”打磨它。一有惡念就斬斷,不斷地打磨,己心就像一塊玉一樣,越磨越亮,重新散發光明。當時這樣想,也這樣做。

同時,老師還講到了“存天理,滅人慾”。要“滅人慾”,斬斷慾望,覺得慢慢地,習慣成自然,自然而然,就沒有慾望了。一時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每天做斬欲磨情的功夫。

每當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這有可能是個慾望時,就把它消滅了,不容易。不對啊?奇怪?老師不是還講到“發乎情,止乎禮”了麼,那這個“情”和“欲”有什麼不一樣呢?

又要“發乎情”,又要“滅人慾”,“滅人慾”的功夫會把“情”也一起滅了吧?又可以“發乎情”,如何“發乎情”呢?不明白。發情?不好吧?當時,把重點放在了“發乎情,止乎禮”中的“止乎禮”;“存天理,滅人慾”中的“滅人慾”上。

困惑,不知是要做到“情”、“欲”之間的一個度?還是全滅了?不明白,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決定問老師。心中存疑也不自在,覺得想去問問題,這會不會也是個慾望呢?對知識可求的慾望?

問了老師,原來原話是“存天理,去人慾”,就“去”與“滅”一字之差,會有多少歧義。“存天理,去人慾”是二程子所闡述的,在他們的脈絡下,“去人慾”也是去除過多的“人慾”,重在“存天理”。更要回到那人最初的源頭,拔本塞源。孔子所說的話大都不容易造成歧義、曲解。

而“發乎情”也是很自然的,《孟子·盡心下》中所述:“可欲之謂善。”無慾不可求,慾望也是生來自有的,是性情,是喜怒哀樂,人之常情。

《中庸》裏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要做到“無慾”,還怎樣入世,神仙也有喜怒哀樂啊。中和之道,恰到好處,情慾要有一個度,過度了,自己的本心一定會有覺察,在被麻痹之前啓用良知,和乎情理,就很自然。

不用在“情”、“欲”之間摳它的字眼,不用這樣小氣,大大方方,坦坦蕩蕩,該怎樣時就怎樣,不用糾結。

今日,翻了翻《大學》,《大學》中也有《詩經·衛風·淇奧》這首詩,也對這首詩做出了“解釋”:“如切如磋者,道學也。”“道學”不知是否指的是“道家”學說?或像宋明理學這樣有些拘泥於禮法的作爲?經典裏早已論述得一清二楚。

《詩經》課,收穫是巨大的,發覺了自己“心”的那顆種子,每天,給它澆澆水。

【評:非常好!“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報名進行時

第二屆研習營播報|第八天:君子終日乾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