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5月20日從高盛獲悉,高盛5月20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該機構將MSCI中國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60上調至70;將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3900點上調至4100點。

除高盛外,近期還有多家海外機構唱多中國市場。這些機構認爲,中國經濟持續向好、資產估值調整充分、對外開放政策不斷優化等,不斷增強中國資產吸引力。

超配中國A股

“從宏觀經濟增長、盈利增幅、估值等角度分析,建議超配中國A股、日本、韓國等亞洲市場股票。”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近期表示。

具體到行業板塊,該機構較爲看好亞太股市中汽車、半導體、互聯網等行業表現。分主題來看,高盛認爲可重點關注國際市場需求、高業績表現、現金分紅等概念。

高盛近期還表示,隨着資本市場改革效果逐步顯現,若A股回報投資者(包括現金分紅、回購)、公司治理、長錢入市等程度向國際成熟市場平均水平看齊,估值提升潛力約20%;其最樂觀情境是,如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估值或可提升約40%。

唱多A股

包括高盛在內,近期多家外資機構唱多A股。

法國巴黎銀行最新發布的研報提到,中國支持經濟增長和推動改革的決心不容小覷,綜合考慮,將MSCI中國指數的前景展望由基準情境調升至看漲情境。

瑞銀證券日前上調中國股票市場評級至超配。

美銀美林則在5月1日發佈的報告中稱,最近幾周,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尤其是港股,這揭示出更復雜的上漲邏輯。

“現階段A股具備估值低、改革邊際效益較高、投資機會相對廣等多方面優勢,值得全球資產配置者重新關注。”聯博基金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表示,當前,如果國際投資者想要尋找市值夠大、流動性夠充足的股票市場以對沖美國通脹及美元利率若居高不下帶來的風險,A股有望成爲分散風險的關鍵市場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在唱多A股的同時,還在用“真金白銀”做多A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過2023年全年北向資金淨流入總額。

有望延續淨流入態勢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國際金融機構認爲,隨着中國經濟的穩步復甦以及穩增長政策的持續發力,海外資金的投資興趣將重新轉移至中國資產,並有望短期延續淨流入態勢。

隨着近期中國經濟增速超市場預期、新“國九條”落地,包括富達國際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接連看好A股。同時,伴隨着上市公司一季報的披露,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現身在多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名單裏,增持態勢明顯。

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蘭近期表示,持續優化和完善跨境投資流程和機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金流動效率,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長期資本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跨境直接投資開放水平近年來持續提高,着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將吸引更多外資來中國展業。”路博邁基金表示,期待儘快把集團那些具有資產配置優勢、經過國際市場檢驗的優質金融工具帶給中國投資者。

此外,中國資產突出的估值吸引力,也是吸引全球資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來自美國、挪威的多家海外機構直言,眼下A股估值提升潛力十分可觀,一些基本面較好的公司很有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