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代,那最難忘的就是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一名日本士兵失蹤爲藉口向東北發動戰爭,直到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才結束,戰爭初期,日本仗着先進的武器,一路長驅直入。

但進入到戰爭的後半段時期,日軍如同深陷泥潭,無法自拔,特別是日軍開始進入湖南等地,日軍在長沙連續打了三年,都沒有拿下,不過除了長沙,還有一座城市,蒙古大軍打了六年,日軍打了六年都沒能拿下,這座城就是湖北襄陽,爲什麼襄陽會這麼難打呢?
湖北是荊楚之地,楚人的發源地,《史記·楚世家》記載: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這是楚國首次進入湖北,但楚國並不服氣周王的封賞,於是就自立爲王。

周王就稱呼楚國爲“南蠻”,南蠻在古語當中有蟲子的意思,後來楚國開始擴張,屠城累臺,雖然楚國猖狂,但沒有一個國家能打的過它,於是“南蠻”就代表着暴力,南方人在他們嚴重就特別的能打,直至今日也是如此。
除了這點要素外就是襄陽城易守難攻,襄陽城自古就有着“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的美稱,在歷史上,襄陽南跨漢沔,北接京洛,西通巴蜀,爲南北“咽喉”,扼守漢水交通要道,號稱“天下腰膂”。

孫中山曾引用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的話:“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湖廣指的湖南和湖北,湖南跟湖北主要還是楚人的發源地,而想要守住天下,必先守住襄陽。
從古至今,襄陽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方想要攻打南方必然先攻襄陽,不攻打襄陽,就意味着要渡過長江,對於蒙古遊牧民族來說,馬背上作戰更加適合他們,從三國關羽攻打樊城,到宋元金兵和蒙古,襄陽戰亂一直不停。

據史料記載,襄陽城建立於東漢,設立縣、府,但一直沒有建造新城,直到宋朝爲了抵禦金兵和蒙古才加上的磚塊,元末時,襄陽城絕大部分都被毀了,現在保留下來的襄陽都是明代重新建立的。
襄陽城地處漢水中游,漢江南岸,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絕佳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襄陽易守難攻,而日軍在1938年10月來到襄陽之後,企圖攻佔襄陽,以此來打開通往四川和陝西的道路進入重慶。

到1945年,日軍攻打了6年,發起了四次大規模戰鬥,但都沒有達到目的,所以說襄陽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守住襄陽,就能守住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