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秋高气爽,天气适宜,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同时举行,对于国内跑者来说,最吸引跑者目光的当然是长三角两座特大城市,南京和杭州,同台上演一年一度的城市马拉松,同为金标赛事,同为紧邻,自然而然人们很容易将两大赛事进行比较,比人气指数、比服务质量、比参赛体验。

  在国际上,六大满贯赛事之一的纽约马拉松比赛浓重上演,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不设关门时间的马拉松赛事,来自世界各地共5万多名跑者参加了这样一场狂欢。

  最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德西沙(Lelisa Desisa,2017年耐克破2选手之一),以2小时5分59秒的成绩跑完全程,是史上第二快跑完纽马全程的参赛者。

  女子组第一名则是肯尼亚的凯特尼(Mary Keitany),她在五年内四度获得纽马冠军,她以2小时22分48秒成绩跑完,是女子组史上第二快。

  纽马几座大桥的路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折磨和考验,但纽马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者每年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这是一场真正的、极致的赛事盛会。

  它强大的信息系统让主办方和跑者、亲友等所有参与的人都感受到信息化的便利和活动的顺畅;它极致的医疗系统和安保力量,为大家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它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交流欢聚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每个工作人员、志愿者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责任感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跑者,让人真正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和感动。

  相比纽马,我们国内城市的马拉松赛事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一个城市如果拥有自己的马拉松比赛,都会让城市更加接近美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充满对于生活的热爱,也让更多外地游客期待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

  一、我们的城市需要一场属于自己的马拉松

  在马拉松赛事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无论大小,都在越来越多地举办或者规划举办属于自己的赛事。

  当然,也并非所有城市主政者都会对于举办马拉松赛事充满热情,较大的经费开支、城市的举办能力、繁杂的组织协调、赛事的安全考虑都会让地方大员慎之又慎,更有一些对于运动,对于马拉松无感的地方大员甚至有“跑步尚可,跑马的人都很疯狂”这样的奇怪认知。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体育场、体育馆,也都能承办或大或小的比赛,但为什么举办马拉松比赛就是跟举办其他比赛很大不同。这是由马拉松比赛的特性所决定的——那就是群众参与性。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办赛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举办各种专业赛事,一种是举办群众比赛,对于前者,那都是专业选手的舞台,大众只能作为观众,对于后者,很难有什么比赛能够像马拉松那样,能吸引到成千上万人同场竞技,即便是羽毛球、足球、篮球这样的普及性运动项目,论各种群众性赛事的参赛人数,与马拉松参赛规模相比,都难以望其项背。

  而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实践、就是参与、就是体验,马拉松充分满足了人们参与运动,体验运动的热情,正如奥林匹克精神中重要一条:重要的不是获胜,而是参与。

  站在马拉松起点,我们就已经热泪盈眶,这就是参与的魅力,这就是群体的力量。

  二、为未来而奋力拼搏的人们需要城市马拉松

  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是马拉松最为重要,最为特别的精神内涵,这样的精神内涵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生机勃勃的奋斗精神高度契合。

  你也许抱怨城市房价太贵、交通太堵、物价太贵,嘈杂污染,但在抱怨结束之后,都不会妨碍你依旧为自己和家庭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力打拼,这不就是马拉松精神的生动体现?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很难,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但你不是依然负重前行?一场马拉松比赛不仅丰富了城市精神的内涵,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需要城市马拉松

  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富裕,闲暇时间的增多,促使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如何让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体育运动作为实现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众不再只是体育比赛的观众(被动),而是纷纷亲身体会参与(主动),体育运动作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幸福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然就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宠。

  而路跑和马拉松运动作为大众参与度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也顺理成章成为运动生活方式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所以说,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需要城市马拉松。

  四、城市文化建设需要马拉松

  马拉松赛是一个充分展现城市灿烂文化,最生动形象的舞台。规模宏大、参与广泛、影响深远的马拉松赛是城市的节日,对内有助于强大的城市自豪感和向心力的形成,对外则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特色的展示,作为城市文化和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运动的范畴,成为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举例来说,谈到扬州,如果不是因为马拉松赛,你很难将体育与扬州联系在一起,但扬州成功地将鉴真东渡的精神和马拉松坚持不懈的精神结合到一起,成为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主旨精神,这也让扬州这种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被打上体育活力之城的美誉,这就是马拉松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体现。

  五、健康城市建设需要马拉松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目的是激发城市居民更健康地生活和工作,把健康理念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

  当马拉松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生活一部分的时候,其意义和价值就远远超出了马拉松运动本身。

  一个城市举办的大型马拉松赛一般一年也就一场,参赛人数虽然动辄几万人,但相比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参与其中的仍然是小部分市民,但是当几万人同场竞技,无论是参赛者,还是旁观者,你都会深深感受到运动是如此充满激情,是如此具有吸引力,你也更加愿意从一名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也会更有可能爱上这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

  这其实就是城市马拉松赛在无形中完成了对于市民运动生活方式的教育,只有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追求健康,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并且愿意去实践,我们的城市才会更有可能变成健康城市。

  六、运动友好型城市的建设需要马拉松

  当越来越多人加入路跑运动乃至马拉松运动,就会促使城市主政者思考,怎样才能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这部分人群营造适宜的运动环境,并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运动。

  所以,举办马拉松赛事越多的城市,跑步圣地也就越多,绿道、跑道、锻炼场所也就越多,而通过更多绿道跑道的建设,也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也会更有幸福感。

  广东是国内率先开展绿道建设的省份,当时的广东省主要领导感慨“从来没有哪个工程像绿道网这样受到老百姓的热捧”,这就充分说明了,路跑和马拉松运动在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城市主政者和市民的良性互动,市民有跑步需求,城市建设更多绿道满足市民跑步需求,这样就有更多人愿意跑步,市民更健康,城市就会更加接近健康城市,这不就是推动了运动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七、总结

  马拉松赛作为一项张扬“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理念的竞技比赛,一项蕴含“希望、激情、生命火种和信念”的全民健身运动,在给城市人民注入健康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

  马拉松让城市更美好,也让生活其间的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城市马拉松的举行与大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正在形成良性互动,这样的互动越充分,人们的幸福感才会更强,人们才会更加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

  

  ●无伤奔跑不是梦|《无伤跑法》新书发布会现场花絮

  ●南马一选手感冒发烧仍坚持参赛送医急救:带病带伤跑马实在不可取

  ●征稿|我与慧跑小白的故事

  ● 跑步费劲吃力?那是因为你的核心力量还不够强大

  点击加入“跑步研习社”,获取专业跑步课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