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千古一帝实至名归,功大于过占6成

秦始皇是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第一个皇帝。皇帝的尊称也是秦始皇起的,当时有的大臣要求用“泰皇”来做头衔,被秦始皇拒绝了。皇有大的意思,帝又被称为万物的统领者,所以秦始皇将皇跟帝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表明他的野心。他想成为天上跟地下的统治者,不仅仅拘泥于统领中原而已。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称号也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的时候,秦始皇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能够打败六国统一中原,实属了得。他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给中原日后的和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还实行中央集权政策,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还实行统一的法律,收集六国的法律条款进行修改,制定一套合法的管理程序,不允许老百姓私自收藏武器,一旦发现就要上交过来,炼制成金人。这种种行为都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有管理能力的皇帝。

在经济上他又推行重农政策,希望老百姓能够申请土地,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税收,之后可以将土地私有化。所以全国上下很多老百姓都积极的劳动,满足了自给自足的状态。还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不需要再像原始人一样,用等价的物品交换。

秦始皇也做了一件让我们痛心疾首的事情,那就是焚书坑儒。始皇34年的时候,他把《诗》《书》等称为禁书。并且因为求得长生不老药的原因杀了很多读书人。长期处于封建迷信状态下的秦始皇坚信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他很相信道士的话,派人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毕竟自己坐拥天下,统一六国,他不想这样的盛景拱手让人。

当时匈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而秦朝有一个大将蒙恬,秦始皇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攻打匈奴,并且修建万里长城,并且驻扎守护边疆人民的生活,保持了十几年的太平。

秦始皇对外对内政策都进行了改革,他还将自己的住所阿房宫跟骊山墓进行非常豪华的整修,总共修整了五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跟物力,并且他还派很多童男童女前往东方寻找长生不老药。除此以外,他还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方便老百姓交流。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政治家。

但这些浩大的工程背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跟物力,秦始皇滥用劳动力,导致老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国库资金缺乏,它就加重税收,导致老百姓穷困潦倒。

此外对秦始皇非常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坚持以暴治国的君主。他认为只有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他对朝廷的治理也是一样,他发明了很多残忍的酷刑,一旦有人犯错,就会遭受生不如死的折磨。这是他非常残暴的一方面。

秦始皇怕老百姓不听从他的指挥,所以他禁止老百姓有什么新的思想,要求老百姓全部依照秦始皇的想法走,一旦出现违例的行为,就会被车裂而死甚至是株连九族。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确实实至名归,但评价一个人,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了解。他的功和过,可以六四开。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等等,确实方便了很多,但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老百姓的思想,阻碍了发展!

历史上能够实现大一统的皇帝为数不多,秦始皇算得上是一个榜样。他修建了万里长城,做好了一定的防御基础,后人在继续修建长城的时候也有了一定的方向,给他们解决了很多复杂的程序。值得名垂千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