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兒不冷不熱,卻總是提不起精神來,全身沒勁,沒有食慾,什麼也不相干,可能大家都以爲是春困,缺覺、補補覺就好了,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了這些徵兆,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預示偶,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氣溫升高了,體內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會出現腦供血不足,出現乏力、疲勞、煩躁不安的情況。這就是就是肝鬱的表現。肝對應春季,主生髮。情緒長期低落、焦慮、緊張,就是肝氣生髮受阻的表現,肝出現問題,人還會乏力。所以,調肝解鬱是改善症狀的關鍵。首先點揉闌門穴——要是感覺渾身沒勁,沒有食慾,可以點揉位於肚臍上一寸半的闌門穴。或者喝點薄荷水——如果你對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可以喝點薄荷水。薄荷有疏散風熱、疏肝行氣的功效,還是平心靜氣的“心靈補藥”。

另一方面就是氣虛,氣虛多是後天失養,或着過度勞累,氣虛會造成疲倦沒有力氣、、語聲懶散、沒精神、頭昏、沒有食慾等,要改善氣虛,必須慢慢調理,首先就是在飲食上,主食不可缺,可以多食一些,牛肉、大棗、蘋果、紅薯、土豆、山藥、蓮藕、香菇、雞肉、等等、可以幫助你很好的改善,另一方面要增加運動量,氣有能量、功能之意,氣虛質即能量不足與功能減退。有利於養氣、改善體質,或者現代運動項目中的有氧代謝運動,這種運動中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身體多餘的脂肪,增強和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常見的有:步行、慢跑、緩步登山、游泳、自行車、健身操、等。

再有可能就是血虛,血虛的人一般會有沒有力氣、心慌、精神不振、話語少、面色黃等症狀,而血的生成,一方面靠營養物質的攝入,二是靠脾胃的運化。血虛我們可以中藥滋補,很多中藥都有補血的作用,列如熟地黃、白芍、當歸、川穹、枸杞子、黃芪等,可以煮湯食用。飲食方面,平時常喫補血養血的食物,多喫紅色和黑色食物,如紅棗、紅糖、紅小豆、芝麻、烏雞等,多喫可以調理脾胃,再一個可以精神調理,要避免勞累,中醫認爲,過度的勞累、思慮會暗中損耗血液,所以血虛的女性要避免過度疲勞,不要過度思慮。

雖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症狀,但大家一定要注重起來,預防大於治療,希望這些可以很好的幫助你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