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喜歡探索,之前做了東北菜地三鮮,讓我的父母嘗試一下重慶以外的其他口味,反應還不錯。畢竟我爸媽都是很傳統的中國胃,啊,不對!是重慶胃!
所以我覺得他們很難能接受新鮮的東西,我就像個找到新玩具的小孩兒,想做更多父母沒喫過料理,看看他們的反應。
幾次實驗下來,發現我爸不喜歡嘗試新事物,每次我煮螺螄粉的時候,他都要躲到臥室去;但我媽卻很勇敢,什麼都要試一下,甚至也因此愛上了螺螄粉。
不過也不是每次都有一個好的結果,有段時間沉迷韓國泡菜,就自己在家做,然後就失敗了,被父母嫌棄了一頓。
後來又給父母做了咖喱飯,我爸還沒喫,覺得聞起來就受不了,我媽第一次喫覺得還不錯,後來卻再也沒喫過我做的咖喱了。
我真是太難了。
雖然我記憶力不太好,“忘事大”,但在我印象中,上初中以前好像從來沒喫過咖喱。後來也是因爲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同學外出聚餐,第一次嘗試了咖喱。香辛料的刺激完全沒有攻擊到我,反而很合我的口味,也許是重慶人骨子裏對重口味的接受度比較大吧。
說起咖喱,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大洋彼岸的歌舞國度印度,還是充滿着“薩瓦迪卡”的泰國,又或者是大家的“深夜食堂”日本。總之,咖喱這一味料,讓世界人民的餐桌上,又增加了不同的色彩。
讀大學的時候,能不出宿舍,就絕對選擇靠外賣過日子,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呢?
所以,咖喱飯也讓我的外賣菜單變得更豐富了,儘管外賣點的咖喱飯都沒什麼雞肉,便宜的土豆塊成爲了主要的食材。
街上的快餐店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咖喱類菜品,工作日午餐又多了一個選擇。
反正我覺得咖喱是好喫的,我做的咖喱飯也是真的還不錯,先分享給大家看看吧。
食材準備:土豆、胡蘿蔔各一個,洋蔥半個,雞胸肉一塊
配料準備:超市買的塊狀咖喱調料一盒
支付清單:土豆1元,洋蔥1元,胡蘿蔔0.5元,雞胸肉8元,塊狀咖喱調料12元
其他配料都是家裏現成的,所有材料共計約25元
製作時間:30分鐘左右
步驟一:處理材料
把準備好的食材洗淨,切成合適的塊狀。
步驟二:炒
開小火煎出蔥油,把洋蔥、胡蘿蔔、雞胸肉和土豆放進鍋裏翻炒,炒至雞肉變色即可。
步驟三:煮
往鍋里加入清水,沒過所有食材,煮熟。
步驟四:清理浮沫
把鍋中的浮沫雜質舀出去,可以適當再添加一點清水。
步驟五:注入靈魂
關火,放入整盒咖喱塊,不停地攪拌直到咖喱完全融化,湯汁濃稠呈現黃色即可。
步驟六:開喫
拿出一個大盤子,一邊放入煮好的熱米飯,另一邊則放入咖喱,一份咖喱飯就完成啦!
小徐有話說
我使用的食材數量僅供參考,根據咖喱塊的不同,可以進行調整,也許有人不喜歡喫洋蔥和胡蘿蔔,可以用其他食材替代。
有了咖喱塊,不用放其他調味料,就能做出充滿異國風情的咖喱料理啦,香辛料的刺激和米飯相得益彰,作爲正餐也很合適。
喫過咖喱的你,覺得咖喱的味道怎麼樣呢?如果還沒喫過,不妨試試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