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6段視頻,展示了普京總統今年3月在國情諮文中宣佈俄羅斯正在發展的一系列新型戰略武器的後續試驗測試情況。

視頻中首次展示了“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實彈外形和“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生產車間等鏡頭。

由於特朗普和普京在不久前的首次會談中談及了避免軍備競賽等話題,這次俄軍“亮肌肉”顯得意味深長。

在俄羅斯國防部展示的視頻中,第一段展示的是米格-31BM戰鬥機攜帶Kh-47M2“匕首”高超聲速彈道導彈和攜帶Kh-22(VK上也有說法這是一枚新型的kh-32導彈)導彈的Tu-22M3戰略轟炸機共同飛行,併發射導彈的畫面。

俄羅斯國防部和視頻同時配發的文字說明稱,在這次演習中,俄軍解決了這”匕首“和Tu-22M3的導彈系統共同準備,計劃和聯合實施行動的問題。



米格-31BM攜帶“匕首”導彈(上)和圖-22M3攜帶kh-32導彈(下)實施聯合作戰

英國路透社表示,目前“匕首”導彈和米格-31BM戰鬥機已經部署到了黑海附近的基地。

俄羅斯社交網絡VK上有說法認爲,圖-22M3在這次試驗中攜帶的是Kh-32導彈,這種導彈是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Kh-22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Kh-22(西方代號AS-4“廚房”)是蘇聯研製的空射反艦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4馬赫,最大射程600公里,戰鬥部重達1噸。

而按照俄羅斯國防部此前公佈的計劃,2018-2020年期間,將會部署32枚Kh-32導彈,這種導彈在Kh-22基礎上,戰鬥部重量減少到500公斤,最大飛行高度提高到40000米,最大速度提高到5馬赫,最大射程相應增加到1000公里,該彈採用了新型的火箭發動機和新型制導系統,能夠攻擊海上和岸上的大型目標。



參加演習的圖-22M3戰略轟炸機

而“匕首”高超聲速滑翔導彈則是由米格-31BM攜帶高空發射,其外形與“伊斯坎德爾”地對地導彈非常類似,與普通的彈道導彈相比,這種導彈的最大飛行高度只有一半左右,在高空以7馬赫左右速度進行長距離高超聲速滑翔,射程約爲1000公里,戰鬥部450公斤,該導彈裝有光學精確制導設備,圓概率誤差可以達到米級水平。

俄軍此次試射讓這兩種導彈聯合作戰,可能表明這兩種導彈的相關作戰支持軟硬件系統具備通用性,同時兩者將共同用於執行對海、陸重要目標的突擊任務。

視頻中,俄羅斯國防部還展示了“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部分零和PDU-99火箭發動機的畫面。“薩爾馬特"導彈近期進行了又一次彈射試驗,全彈試驗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行。


俄國防部展示部分“薩爾馬特”導彈彈體零件



“薩爾馬特”導彈運載車



“薩爾馬特”液體燃料洲際導彈和R-36M2導彈通用發射井,通過發射井發射


彈射試驗中,該導彈安裝了第一級的PDU-99發動機,並點火,據稱飛行了數十公里


PDU-99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而關於新型“先鋒”高超聲速試驗彈方面,俄軍展示了在導彈發射場將高超聲速彈頭裝入發射井,與UR-100N洲際導彈進行結合,並試射的畫面。“先鋒”高超聲速飛行器是一種爲了未來高超聲速滑翔洲際導彈的驗證彈頭,具備高超聲速飛行能力。



用於發射“先鋒”飛行器的UR-100N導彈



正進行“先鋒”飛行器與導彈結合作業



UR-100N(SS-19)導彈攜帶“先鋒‘飛行器升空

此前,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爲這種導彈是用暴露在空氣中的核反應堆爲動力,飛行時產生大量輻射,光是想象一下也頗爲恐懼。俄羅斯國防部此次展示了“海燕”導彈的研製、生產車間畫面,並稱正在完善“海燕”導彈相關設計製造工藝,此外這段視頻也首次展示了“海燕”導彈的大致外形,這是一枚明顯亞音速飛行的,具備一定隱身外形特點的導彈。

因此其使用的應該是一種新的核動力渦輪噴氣發動機,而不是核衝壓發動機。



“海燕”導彈首次出現比較清晰的照片







首次展示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製造車間

俄羅斯的新型“波塞冬”核魚雷也在視頻中進行展示,可以看到其導管式螺旋槳和舵面測試的畫面。此外俄軍還公佈了一段新的“波塞冬”作戰CG畫面,用這種魚雷攻擊了非常遙遠距離外的大型航空母艦。



“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尾段系統試驗





視頻展示了“波塞冬”魚雷攻擊大型航母的場面

最後,視頻展示了“勇士”激光防空系統,不過仍然沒有展示該系統打靶畫面,關於該系統究竟有多大功率,能夠擊落什麼樣的目標,仍然並不清楚。





“勇士”激光系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