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这两年,加快了在亚洲布局的步伐。

在日本推出的原创剧《火花》《全裸导演》,以电影级标准著称,收获不俗口碑。

在韩国推出的《王国》,将僵尸剧融合东方宫斗题材,被网友称作东方版《权力的游戏》。

但唯独在华语剧领域上,网飞貌似总摸不清门路。

它曾在一年之内开发了《极道千金》《罪梦者》《彼岸之嫁》三部自制华语剧,结果口碑都不太理想。

但这并没有浇灭网飞进攻华语影视圈的信心,今年又推出了首部自制华语电影《虎尾》。

该片4月10日上线,很可惜,烂番茄好评69%,豆瓣打分5.2,又扑了

影片卖相其实挺不错的,

演员有大牌明星加持,陈冲、李鸿其、杨贵媚、马泰都是熟面孔。

导演杨维榕也来头不小。

哈佛大学毕业,参与过美剧《无为大师》的导演、编剧工作。

曾获第26届哥谭独立电影奖和第66届美国编剧工会奖提名。

杨维榕

与当下流行的亚裔题材影片一样,《虎尾》也聚焦了一个移民故事。

剧情从1960年的中国台湾讲到现在,时间横跨60年。

但无论是故事,还是角色,都像流水账

空有形,而神不在,浪费了一帮好班底。

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来看看剧情。

故事围绕男主角品瑞展开,分上世纪60年代和当下两条叙事线,同时进行。

品瑞,从小父亲过世,跟外婆在中国台湾的乡间长大。

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了他很多枷锁。

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人见不得。

甚至,只要听到四轮车的声音,他就往柜子里钻。

孤独,是他童年的关键词。

直到,同岁的阿媛出现,才打破了他的寂寞。

夏日的傍晚,田间经常传来二人嬉笑打闹的声音,湿润的泥土上还保留着调皮的足迹。

那是品瑞,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与阿媛“青梅竹马”的日子,一直维持到成年。

青年时期的品瑞(李鸿其饰),被母亲(杨贵媚饰)接回家中,一同在工厂干苦力。

年轻人,总有用不完的精力。

品瑞喜欢跳舞、追求浪漫、迷恋快感。

他曾带着跟阿媛去餐厅吃霸王餐,只为体验一时的刺激。

但再美好的爱情,也没抵过残酷的现实。

品瑞受够了拮据的收入和狭小的住所,他想去美国,改变命运。

说时迟那时快,机会来了。

品瑞的老板,想把女儿送出国,正在寻觅合适的女婿。

八块腹肌、能说会道的品瑞,成为了第一候选人。

就这样,本该属于品瑞与阿媛的甜蜜时光,画上了句号。

残酷的是,品瑞在出国的那天,甚至都没跟阿媛打一声招呼,见一次面。

留下一个爱自己的女人,在故乡手足无措。

美国的生活,不尽人意。

新婚夫妇,没有感情。

但品瑞依然与老板的女儿“奉命结婚”、生了孩子。

这样没有爱的日子,过了半辈子。

等品瑞(马泰饰)人到中年后,才发现,当年的“自私自利”正在反噬自己。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几十年了,母亲不愿赴美与他相聚。

最近一次听到母亲的消息,竟然是要参加她的葬礼。

回到家里,老婆提出了离婚,女儿也与自己也渐行渐远。

品瑞惊觉,自己在美国辛苦这么久,却没人再像阿媛那般爱过他。

他想重拾与故乡的联结。

甚至,主动联系上了阿媛。

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

阿媛不再是当年的阿媛(陈冲饰),只有品瑞还活在对过去的向往中。

他想修复与女儿的关系。

却发现,自己大男子主义的性格,无形中让二人渐行渐远。

这就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上世纪移民心中,那回不去的乡愁和残缺的情感。

影片结尾,品瑞与女儿回到了丛小生活的“虎尾”(一个台湾当地真实的小镇),二人凝望着破败不堪的老屋,达成了某种无形的和解。

故事,其实挺老套的。

但在形式上,还是可以看到导演的小心思。

他用16mm胶片,拍摄60年代的场景。

饱满的颗粒,让画面自然而然的有了年代感。

摄影、构图很讲究。

用黄金分割,来展现人物的隔阂与对峙。

用阴暗对比,隐喻人物心情和状态。

借断壁颓垣的窗户,来表达人物内心那回不去的,破败不堪的回忆。

用一个关门、开门的动作,表达时光飞逝。

色彩的使用,更有几分王家卫的影子。

不过,直到我翻看导演采访才发现,这些技巧或多或少临摹了杨德昌、侯孝贤和王家卫的风格

那导演自己的影像风格呢?没有看到。

但不得不说,这些技巧,他用的很聪明。

这种聪明,更多是在弥补自己的文化短板。

因为这个故事,太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整部影片看下来,我甚至察觉到导演的犹豫与不自信。

首先,是叙事方式不统一,一直在东西方语境间,生硬切换。

前一秒,品瑞还跟女儿“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个缓慢的拉镜头,追求东方式留白的韵味。

后一秒,品瑞的妻子,就横眉竖眼的要求离婚。

直白的正反打+刻意的台词,让这场戏尴尬不已。

过程、导火索,一概省略,看得人发蒙。

与其说,导演想用这两种方式交叉的突兀感,来呈现文化差异。

倒不如说,导演拿捏不准两种表达方式的比例,从而浮于表面。

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他对东方文化,没有足够的理解。

查了查导演的个人信息,虽然他在中国台湾出生,但有20年都没有回过故乡。拍《虎尾》的时候,跟父亲回了次台湾,过去3年间总共探乡5-6次。

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影片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其次,《虎尾》缺乏对当下的灵动捕捉。

影片以过去和当下,两条线并行。

导演花了大量笔墨,还原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却对当下的时代背景,几乎没有交代。

这导致影片最终的呈现,像一个架空的年代片,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代。

反观同样是移民题材的《别告诉她》,就生动地捕捉了“善意的欺骗”“留学好与坏”“金钱观”等当下热门的话题,这背后展现的是一个美籍华人导演对故乡当下的细微观察。

可惜,这些灵动性的表达,在《虎尾》中统统没有。

导演真的了解,当下的中国台湾是什么样子吗?此处要画上一个问号。

再一个,是演员的口音问题。

举个例子,阿媛是品瑞青梅竹马的前女友,地地道道的台湾人。

阿媛人到中年后,一开口却变成了标准的普通话。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品瑞和品瑞妻子的身上。

品瑞妻子人到中年,竟然从台湾腔变成字正腔圆的北京口音。

而品瑞的饰演者马泰,只要语速稍微快一点,还会出现吃字、说不清的状况。

这些口音上的插曲,让人很难不出戏。

《虎尾》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总结到一起。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影片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拍给东方观众看,过于浅显。

拍给西方观众看,不够猎奇。

双方兼顾,最后却稀释了情感浓度和文化表达。

这或许,也是Netflix拍华语影视作品,一直不太成功的原因。

就像豆瓣网友Wei Xia说的那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