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好友的電話,她說她三歲的寶寶簡直讓他瘋狂。從小到大除了哭就是叫,不但完全粘膩着自己,現在還學會了執拗,誰勸也不好使。

難道真是自己基因太差?難道真是自己這個當媽的沒教育好?

其實,我要說的的是,幹嘛給自己這樣的評論和心理壓力呢?事實上,有些孩子還不好帶,讓不讓自己省心,真的和媽媽教育無關,而是寶寶胎裏帶出來的。

1.愛哭的寶寶。

有些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有些寶寶一出生,就出現了黑白顛倒的情況,而且很愛哭鬧,一旦開始就連綿不絕,還不容易哄好。

其實,這類型的寶寶一旦被排除有疾病外,那就只能說他是敏感性的寶寶了。

他們未來的典型特徵就是,對於生活的品質要求比較高,而且對於事物的變化很敏感。

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會在藝術等方面有較高的造詣,但必須是有良好契機的條件下。所以,面對這樣的寶寶,當父母的要給予他極大的耐心和寬容。並在平時的教育中,讓他們懂得大度和看問題的高度。

當然,即便是這樣做也可能起到的效果甚微,但這樣做總沒有壞處。

2.依賴的寶寶

有這樣一種寶寶類型,他們的安全感非常差,只要看不到媽媽,只要得不到媽媽的鼓勵和擁抱,他就膽怯,他就孤單,他就想用哭鬧來排泄自己的這種恐懼感。

對媽媽依賴程度如此的高,自然讓寶寶媽消受不了。

畢竟媽媽也要有自己的空間吧,她可能需要洗衣服、做法、甚至是上廁所,哪怕是想放放空。可這些都可能是讓寶寶哭鬧的原因。

怎麼辦呢?別總想着給孩子補什麼藥物,還是想想怎麼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吧。

3.固執的寶寶們

文中開頭時提到的寶寶如今三歲了,她從小就是個愛粘媽媽的孩子,現在大一些了,開始逐漸出現頑固的傾向。

這也是老人們常說的那種“我讓他上東,他非得去西”的一類孩子。

儘管媽媽也用過各種的辦法,卻發現她怎麼改也改不掉。說急了就故技重施大聲哭,或者偷偷流眼淚。

其實,在我們面對這些讓父母極其無奈的寶寶們時,作爲父母不要一味的用教育來解決問題,而是要抓住根源,也就是孩子們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生命方式”。

也就是孩子的本質。

如果你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敏感特質,就是這樣的生命狀態,那爲什麼不能接受他原來的樣子,就當她是你的要承擔的難以理解的責任,然後好好的抱着他,盡情的陪着她給她粘。而不是抱怨自己很累很辛苦,或者糾結也要如何的教育她、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誰都沒有錯,這都是生命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你只需要盡到自己該盡的職責,或許你會發現,孩子有一天長成了另外一個樣子,那時可能她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粘着她的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