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民族復興 · 英雄烈士譜】

英烈遺風照前程——宣俠父

宣俠父(前右)一家在西安合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宣俠父故居、民風廣場、長瀾老街、文化禮堂、生態生產公園、農貿市場……爲紀念革命烈士宣俠父而命名的浙江諸暨市店口鎮俠父村,公共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現代鄉村雛形漸顯。

宣俠父,1899年12月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現諸暨市),1920年獲准公費赴日本留學。因爲參加留日學生愛國運動,於1922年被迫回國。1923年在杭州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爲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4年,宣俠父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但因觸怒蔣介石,被開除學籍、勒令離校。1925年春,經李大釗推薦,宣俠父赴張家口馮玉祥的國民軍中做部隊文教工作。同年10月,隨國民軍二師西征到蘭州。同年冬,參與創建甘肅第一個黨組織——中共甘肅特別支部,任支部委員。

大革命失敗後,宣俠父於1927年8月回到家鄉,參與組織和領導當地農民運動。1929年到山東馮玉祥部隊從事兵運工作,1931年初任國民黨25軍總參議,利用合法身份在該部隊祕密建立中共黨組織,開展抗日救國活動。

九一八事變後,宣俠父在南京、山西晉城、張家口等地聯絡抗日反蔣活動,推動馮玉祥等建立抗日同盟軍。1933年初任孫殿英部第41軍祕書長。1934年春,宣俠父與吉鴻昌等在天津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並陪同吉鴻昌到上海履行祕密入黨手續。同年夏,調至中共上海中央執行局特科,從事黨的祕密工作。1935年到香港聯絡抗日反蔣,爭取李濟深等成立民族革命同盟。在香港期間,他擔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領導人,積極開展抗日統戰工作。1936年兩廣事變後,參與重建第19路軍,任政治部主任兼61師參謀長。

西安事變後,宣俠父被調到西安協助周恩來工作。1937年5月赴延安出席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9月,任18集團軍(八路軍)高級參議,從事國民黨上層的統戰工作,先後向胡宗南、李宗仁、馮玉祥等宣傳團結抗日、共御外敵的主張。

1938年7月31日,宣俠父被蔣介石指派的特務祕密殺害。

英烈遺風,照亮前程。俠父村黨支部書記王祖海說,俠父村的宣姓村民,依然恪守傳承着“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的家訓。2012年建成的宣俠父故居,作爲紹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一直吸引着後人來此緬懷先烈英雄事蹟,傳承紅色精神。

主編/楊洋

觸動圖片左右滑動馬上學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