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顺大正太阳沟公园日本人赏樱花(源自网络)。2016年五一前夕,我在龙王塘樱花园接受旅顺电视台的采访,介绍旅顺樱花栽培的历史以及后乐园、大正公园和龙王塘公园赏樱的情况。

2016年五一前夕,我在龙王塘樱花园接受旅顺电视台的采访,介绍旅顺樱花栽培的历史以及后乐园、大正公园和龙王塘公园赏樱的情况。这个节目还没播出,一场罕见的风雨把树上的樱花全部吹落,游客大失所望,景区门票收入锐减。好在是风雨落樱在前,节目播出在后,不然,观众可能会认为是我信口开河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那次接受采访,我大致简要讲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樱花的原产地在哪里

樱花树原产北半球温带喜玛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在我们国内现广泛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苏、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国内有早樱、晚樱、垂枝樱、云南樱等品种。晚樱在国内种植及园林绿化中运用最为广泛。樱花树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观赏。贵州安顺场种植樱花的占地面积接近6千亩,栽种了70万株非常名贵的樱花树,可以说是一个樱花的圣地了。

贵州安顺场樱花林(源自网络)

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旅顺樱花栽植的情况

旅顺樱花分布主要是两个地方,一个是龙王塘水源地,一个是太阳沟景区。龙王塘水源地栽种的比较晚,1920年修水库,1924年竣工。栽樱花树是在1924年之后,我这里有一张老照片拍的是龙王塘大坝下栽种樱花的场面,当时都是一些小树苗。

1926年的龙王塘樱花园(源自网络)

而20年代的太阳沟樱花树都已经是大树了。太阳沟的樱花树分为几个地方呢?一是后乐园,就是现在的植物园,那里成片栽种,为方便游人赏花,树下摆放桌椅。另一个地方就是大正公园,就是关东神宫东南边有一个大坑那个地方。公园周边栽的都是樱花树,我这里有一张老照片的画面是日本家长带着孩子赏樱花。再就是博物馆和大中小学的校园。毫不夸张地说,太阳沟的春天满眼都是樱花。

旅顺大正太阳沟公园日本人赏樱花(源自网络)

三、 樱花树的寿命

一般说来樱花树的寿命多数都在二三十年,但品种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寿命也会有所不同。龙王塘樱花园,有几株大树,属于老干新枝,已有近百年树龄,这在国内实属罕见。日本最老的樱花树是山高神代樱树龄近2000年的江户彼岸樱老树。

日本近2000年树龄的樱花树(源自网络)

四,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樱花

每年的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节,也称樱花祭。日本人爱樱花,爱它盛放时的极致烂漫,也爱它凋零时的凄美壮烈。樱花在短暂的时间内怒放,把一生最精华的部分呈现出来,一般的花期只有七天,整树的花期也不会超过16天。樱花的美在于盛开时的热烈,更在于怒放后纷纷飘落时的“清高”和“果断”。它凋谢的时候没有其他花儿的慢慢的过程,而是一下子就飘落“花瓣雨”,形成“落樱”缤纷的壮观景象。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樱花,还因为它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很相似,活得壮烈,死得灿烂,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平安幕府时代,武士们将樱花的瞬开瞬落当作他们“视死如归”的气概,认为人生和樱花一样短暂,应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武士们如果失败,就在樱花树下剖腹自尽。

而我们喜欢樱花一是喜欢它的纯洁、清雅和高尚,二是喜欢它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春光。

龙王塘樱花园(源自网络)

网友留言引发的思考

余下部分不是采访的内容,旅顺目前最大的樱花园是203樱花园。最近有的网友给我留言,说是不应该用日本人测的海拔203米作为猴石山的名字,应该恢复历史上当地老百姓起的名字——猴石山。“猴石”哪去了?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日本人命名的203高地,不但取代了猴石山,我们还借用203的数字作为山下樱花园的名字。旅顺的“九三路”,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五一路”是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连的“一二九街”、“五四公园”,”二七广场”,这些数字都是有纪念意义的。不知道“203”有什么纪念意义,很可能是不忘国耻吧?我想日本人对用这个数字作樱花园的名字一定很感兴趣的,那是他们的荣耀。当年在日本流行一句话——有比攻克203高地还困难的吗?对经过激战造成大量伤亡的山下建樱花园,日本一定会慷慨解囊无私援助。

1909年10月21日,日本前首相枢密院长伊藤博文曾在203高地作诗一首:

久闻二百三高地,一万八千埋骨山。今日登临无限感,空看岭上白云还。

如果,当年伊藤博文看到现在山下的景象,最后一句一定会改为——喜看山下花烂漫。这首诗的意境就全变了。

龙王塘樱花园已经属于高新园区的,我们旅顺口区应该有自己的樱花园——旅顺樱花园。

203高地下的樱花(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