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 (王子濤 徐明睿)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海軍的大型水雷、仿德M24式手榴彈、《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淞滬抗日畫史》……12月13日,“《英雄壯歌》上海抗戰英烈事蹟文物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展,23件珍貴文物首次對外展出。

中國童子軍皮帶、口哨。 王子濤 攝

“這種水雷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海軍制造並在長江流域佈防的大型水雷,在抗戰時期第二階段作戰中主要用來封鎖航道,輔以要塞炮隊進行陣地防禦。”講解員解說着眼前鏽跡斑斑的水雷,彷彿讓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海軍大型水雷。 供圖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海軍以長江及其支流爲主戰場,利用長江江面部分江段狹窄的地理特點,成功地對日軍實施水雷戰。在壓制炮火質量和數量遠不及侵華日軍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在強調夜戰近戰的同時,也大量生產手榴彈。此次展出的仿德M24式手榴彈,就是中國軍隊使用最多的手榴彈之一。

日本陸軍將官與佐官指揮刀。 供圖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淞滬抗日畫史》是文物展中最具特色的展品。據悉,這是1932年第五軍抗日畫史編纂委員會編輯,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司令部印行刊物。扉頁上寫道:“謹以本畫史爲本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介紹說,該畫史詳細記載了淞滬抗戰全過程,紀實照片豐富,有張治中、第五軍八十七、八十八師高級長官像、日軍陸戰突襲、義勇軍等珍貴資料,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劉中武使用的硯臺。 供圖

本次展覽共展出英雄人物31人,照片91張,文物共計43套(53件)。展覽集中展出了在淞滬抗戰中,血戰寶山城的姚子青營、搏擊長空的閻海文、孤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抵制日僞的茅麗瑛、支援前線抗戰的王根英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勇悲壯的戰鬥事蹟。

姚子青委任狀、羅卓英赴戰場遺址緬懷犧牲將士照片、日本陸軍將官與佐官指揮刀、1941年新四軍第四師政治部翻印的《爲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等文物也是首次對外展出。(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