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1月1日,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储运车间中间原料罐区在切罐作业过程中发生石脑油泄漏,引发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36万元。2001年2月27日,大丰化肥厂合碳车间发生氢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一、事故概况

3月21日14时许,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化工厂(生产农药)发生爆炸!此前中国地震台网通报称,14时48分44秒在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疑爆)(北纬34.33度,东经119.73度)发生2.2级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

事故发生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事故救援、秩序维护等工作。截至下午19时,确认事故已造成死亡6人,重伤30人(截止本稿发布时),另有部分群众不同程度轻伤。目前,现场救援还在继续进行,医卫部门正在全力救治伤员,环保部门正在进行环境监测。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后续情况将及时发布。

据有关媒体报道,119接线员透露,此次发生爆炸的是该厂内一处生产装置,爆炸物质为苯。(具体以事故调查结果为准)

二、什么是苯

苯(Benzene, C6H6)一种碳氢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其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苯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

三、化工企业风险告知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四、隐患排查

制药企业安全检查表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化工企业常见隐患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以上隐患的判定依据,可通过本公众号“训练中心”训练查找,或在查询中心查找相关标准

五、监管情况

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督导组于2018年1月对江苏省盐城等5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督查,其中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含隐患13项,包括生产装置操作规程不完善,缺少苯罐区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指标;无巡回检查制度,对巡检没有具体要求;苯、甲醇装卸现场无防泄漏应急处置措施、充装点距离泵区近,现场洗眼器损坏且无水等。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六、历史教训

历史上的1~3月,国内外发生过哪些危化品事故。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国内事故

石油化工

▉ 山东滨化滨阳燃化“1•1”石脑油中毒事故

2014年1月1日,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储运车间中间原料罐区在切罐作业过程中发生石脑油泄漏,引发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36万元。事发时抽净管线系统处于敞开状态。操作人员在进行切罐作业时,错误开启了该罐倒油线上的阀门,使高含硫的石脑油通过倒油线串入抽净线,石脑油从抽净线拆开的法兰处泄漏。泄漏的石脑油中的硫化氢挥发,致使现场操作人员及车间后续处置人员硫化氢中毒。

▉ 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16#罐区碳四球罐出料管弯头存在缺陷,致使弯头局部脆性开裂,导致易燃易爆的碳四物料泄漏并扩散,遇焚烧炉明火引起爆炸。该公司未按规程规定对事故管线进行定期检验,未按规定落实事故管线更换计划和对储罐进出物料管道设置自动联锁切断装置,致使事故状态下无法紧急切断泄漏源,导致泄漏扩大并引发事故。

▉ 抚顺石化“1•19”重油催化装置爆炸事故

2011年1月19日,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重沸器壳程下部入口管线上的低点排凝阀,因固定阀杆螺母压盖的焊点开裂,阀门闸板失去固定,阀门失效,脱乙烷汽油泄漏、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喷射产生静电发生爆炸。

▉ 辽宁抚顺石化石油二厂“2•21”中毒事故

1993年2月21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南催化裂化装置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13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对相关管线进行防冻排液处理时,未关闭管线上的阀门即打开泵出口阀和排凝阀排液,在进料管线内酸性水排放完后,汽提塔内的硫化氢经进料管线从泵的排凝阀处排出,迅速弥漫整个泵房,致使在泵房更衣室的4人中毒,在救援过程中又有9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 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2•23”爆炸事故

2002年2月23日,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聚乙烯装置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压力升高,致使劣质玻璃视镜破裂,大量的乙烯气体喷出,被引风机吸入沸腾床干燥器内,与聚乙烯粉末、热空气混合,被聚乙烯粉末沸腾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引爆。

▉ 松原石化公司江南厂区“2•17”闪爆事故

2017年2月17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厂区在对汽柴油改质联合装置酸性水罐实施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经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事故企业春节后复工,组织新建装置试车,在未检测分析酸性水罐内可燃气体的情况下,在罐顶部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引起酸性水罐内处于爆炸极限内的可燃气体(主要成份为氢气)闪爆。

▉ 中石化九江石化公司“3•12”爆炸着火事故

2018年3月12日16时14分,中石化九江石化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原料缓冲罐(设计压力0.38MPa)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经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循环氢压缩机因润滑油压力低而停机后,加氢原料进料泵随即联锁停泵,但因泵出口未设置紧急切断且单向阀功能失效,加之操作人员未能第一时间关闭泵出口手阀,反应系统内高压介质(压力5.7MPa)通过原料泵出入口倒窜入加氢原料缓冲罐,导致缓冲罐超压爆炸着火。

▉ 上海石化化工一厂“3•15”换热器爆炸事故

1986年3月15日,上海石化总厂化工一厂在进行换热器气密性试验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现场工作的4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爆炸的换热器共有40个紧固螺栓,但操作人员只装了13只螺栓就进行气密性试验,且因试压环比原连接法兰厚,原螺栓长度不够,但操作工仍使用原螺栓,当气压达到3.5MPa时发生爆炸。

▉ 成都石油化学厂“3•16”热油釜爆炸事故

1988年3月16日,成都石油化学厂热油釜中的油蒸气大量外溢,遇天然气火焰引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经济损失59.3万元。该事故是由于当班热油釜司炉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脱岗,致使油温无人控制,酿成事故。

▉ 湖北荆州石化“3•30”环氧乙烷爆炸事故

1999年3月30日,湖北省荆州市石化总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石化总厂不清楚原料特性,现场也未设流量计,不能控制进料速度,造成环氧乙烷进料速度过快,来不及与丙炔醇反应而在釜内积聚,导致釜内压力迅速上升,冲破爆破膜,高压气体急剧喷出产生静电引发爆炸。

▉ 河北保定石化“3•31”渣油罐爆炸事故

1984年3月31日,河北保定市石油化工厂渣油罐发生爆炸事故,波及相距20米的两个容积为1800m3的汽油罐,引起汽油罐爆炸起火,造成16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5万余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违章输送渣油,油温过高,在罐区形成可燃性气体,员工违章进行焊接作业,引爆可燃性气体,导致事故发生。

精细化工

▉ 浙江临海市华邦医药化工“1•3”爆炸事故

2017年1月3日8时50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C4车间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开始减压蒸馏时甲苯未蒸出,当班工人擅自加大蒸汽开量且违规使用蒸汽旁路通道,致使主通道气动阀门自动切断失去作用。蒸汽开量过大,外加未反应原料继续反应放热,釜内温度不断上升,并超过反应产物(含乳清酸)分解温度。反应产物(含乳清酸)急剧分解放热,体系压力、温度迅速上升,最终导致反应釜超压物理爆炸。

▉ 浙江嘉兴向阳化工“1•4”反应釜爆炸事故

2012年1月4日,浙江省嘉兴市向阳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浓缩釜发生爆炸,同时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滴加过量的双氧水和未反应的二异丙胺等有机物,在浓缩釜中浓缩加温操作条件下发生化学爆炸。

▉ 河南焦作化工总厂“1•9”干燥器爆炸事故

1997年1月9日,河南省焦作市化工总厂科研所在干燥硅酸锆时,干燥器发生物理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干燥器存在设计缺陷,未在蒸汽管上安装减压阀、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蒸汽进入干燥器后超过干燥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发生物理爆炸。

▉ 潍坊长兴化工“1•9”氟化氢泄漏中毒事故

2016年1月9日,潍坊长兴化工有限公司四氟对苯二甲醇车间发生氟化氢泄漏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在四氟对苯二甲醇生产过程中伴有氟化氢蒸气产生,因作业人员擅自变更生产工艺违规操作、反应釜加料盖密封不严,导致氟化氢泄漏并扩散,造成现场和相邻车间作业人员中毒。

▉ 河北沧州染化厂“1•13”磺化罐爆炸事故

1989年1月13日,河北省沧州市染料化工厂间氨基苯磺酸钠车间的磺化罐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通过内漏的阀门漏入磺化罐,而处于磺化后保温期的间硝基苯磺酸中残存有过量的三氧化硫,引起了化学爆炸。

▉ 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2•9”爆炸事故

1991年2月9日,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二分厂TNT生产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3人重伤,9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酸加料阀内漏,反应后移,导致反应不完全的硝化物进入分离器之后继续反应,从而造成分离器起火,随着火势蔓延,导致爆炸发生。

▉ 四川自贡釜江化工厂“2•19”中毒窒息事故

1992年2月19日,四川省自贡釜江化工厂发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在包装车间女工休息室门口,长时间大量排放HCFC-22专用钢瓶内的氟氯烃剩余物,致使处于下风口休息室的十余名女工有机氟急性中毒。

▉ 江苏天音化工股份公司“2•24”爆炸事故

2005年2月24日,江苏天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醇二甲醚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乙二醇单甲醚的加料速度过快,导致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操作人员发现后,采取了错误的应急处置措施,将反应釜固体投料口上的闸阀打开,反应釜内的氢气从闸阀口高速冲出,被高速气流产生的静电火花引爆。

▉ 河北赵县克尔化工公司“2•28”爆炸事故

2012年2月28日,河北赵县克尔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4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59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釜底部用导热油伴热的放料阀处导热油泄漏着火,致使釜内反应产物硝酸胍和未反应完的硝酸铵局部受热,发生爆炸。

▉ 山东省冠县新瑞实业“2•8”闪爆事故

2015年2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新瑞实业有限公司在停产检修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8.89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检修作业时,酒精车间对醪塔整体蒸汽吹扫置换不彻底,没有彻底隔绝与醪塔相连的工艺设施,残余酒精蒸汽或醪液发酵生成的沼气在醪塔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检修人员使用非防爆工具拆卸并递送塔板,工具与塔板、塔板之间或塔板与塔壁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引起醪塔上部空间闪爆,导致醪塔顶部的除沫板坠落,砸伤20m平台上的4名作业人员并致坠落。

▉ 安徽铜陵恒兴化工“2•8”溶剂罐燃爆事故

2017年2月8日22时45分许,安徽铜陵恒兴化工公司溶剂罐发生燃爆事故。该公司为准备恢复生产,从2017年2月4日起,利用蒸汽对溶剂油罐内物料进行加热升温。经分析是:加热蒸汽管道上的一道阀门未完全关闭,造成罐内溶剂油温超高,溶剂油汽化导致压力增大,汽、液态溶剂油从罐内喷出,遇点火源引起燃爆。

▉ 阿拉善盟立信化工“2•21”爆炸事故

2017年2月21日9时20分左右,内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发生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2人遇难,4人受伤。经调查事故原因是:事故企业在应急电源不完备的情况下,于2月17日擅自复产,2月20日由于大雪天气,企业所在工业园区全面停电,企业未能按照规定启动应急电源,致使对硝基苯胺车间反应釜无法冷却降温,其中一个反应釜超温超压发生爆炸。

▉ 山东临沂市金山化工“2•3”较大爆燃事故

2018年2月3日,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的临沂市金山化工有限公司苯甲醛生产车间发生较大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70余万元。经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氯甲基三甲基硅烷(C-43)生产装置的四甲基硅烷(TMS)与氯气发生放热反应过程中,未及时冷却降温,导致反应失控,造成釜内大量液相四甲基硅烷(TMS)迅速气化,压力急剧升高,四甲基硅烷等物料喷出,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发生爆燃,并引发连环爆炸。

▉ 上海硫酸厂“3•17”DMSO氧化器爆炸事故

1992年3月17日,上海硫酸厂五车间二甲基亚砜(DMSO)工段氧化器在开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6人轻伤。该厂工艺操作规程规定,二甲基亚砜停止生产时,应在停止通入二甲硫醚的同时,立即切断氧化氮和氧气。但工艺员和当班操作工违反了这一规定。在停车时,将氧化氮和氧气量减半通入,而且在连续通入近20小时后,才开始通入二甲硫醚,二甲硫醚与母液过量吸附的氧化氮剧烈反应,导致发生爆炸事故。

▉ 安徽省安庆市鑫富化工“3•27”爆炸事故

2011年3月27日,安庆市鑫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制造车间3号低温氯化釜发生爆炸,同时引发车间局部火灾,造成当班人员3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工误操作,在准备补加二甲基甲酰胺时,误将甲醇高位槽阀门打开,将用于洗釜的高位槽剩余甲醇加入到釜内,与釜内物料发生剧烈反应,导致爆炸。

有机化工

▉ 山东合力科润化工装置“1•1”爆炸事故

2009年1月1日,山东省德州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装置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发生爆炸的两台固定床反应器,是未清洗干净的二手设备,由于其壳程存有积碳和油垢,使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熔盐在高温下加速分解,发生爆炸。

▉ 浙江武义博阳实业公司“1•15”火灾事故

2008年1月15日,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企业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将用水清洗改为用白油冷却清洗,冷却清洗废渣池旁边运行的真空泵不防爆,操作人员在关停真空泵时产生火花,引燃废渣池中的轻组分和白油发生火灾。

▉ 河北唐山华熠实业“3•1”较大燃爆事故

2018年3月1日12时20分许,河北省唐山市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承包商迁安市天良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苯加氢车间进行污水罐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燃爆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苯加氢车间溶盐污水中夹带有少量苯系有机物,在污水罐中积累并挥发到液面上部的气相空间;华熠公司动火作业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在罐顶进行检维修作业时产生的点火源引起罐顶可燃气体着火,继而引发爆燃。

无机化工

▉ 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1年1月18日,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处理合成工段的高纯盐酸中间罐废气排空管和排空汇总管连接处的漏点时发生爆炸,导致3名工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酸过程中少量溶解、夹带的氢气随盐酸进入高纯盐酸中间罐,由于中间罐压力的降低,溶解、夹带的氢气逐步从液相盐酸中析出。排空管与排空汇总管连接处开裂,造成氢气泄漏。维修工使用角磨机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火花,引爆氢气,由于各盐酸储罐气相空间相连,造成三个盐酸储罐爆炸。

▉ 福建紫金铜业制酸车间“1•26”中毒事故

2012年1月26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集中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制酸车间脱硫塔作业区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发时灰罐发生堵塞,一名当班工人清灰作业时昏倒,其他三名工人未佩戴防护用具施救,相继中毒。事故原因判断为一氧化碳中毒或缺氧窒息。

▉ 贵州磷城黄磷厂“2•16”转化锅爆炸事故

2000年2月16日,贵州省开阳磷城黄磷厂赤磷车间1号转化锅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人员温度控制不当,升温较快,使转化锅内发生剧烈反应,大量黄磷和赤磷上溢,造成排气管堵塞,转化锅因憋压爆炸。

▉ 甘肃白银乐富化工公司“2•16”中毒事故

2012年2月16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乐富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该公司使用五硫化二磷、三混甲酚在反应釜内反应生产25号黑药,反应中放出硫化氢气体,通过真空系统吸到碱液池吸收。但事发时该公司反应釜抽真空设备损坏停用,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冒险作业,从反应釜搅拌轴封处泄漏的硫化氢气体致一人死亡,其他人员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盲目施救,致使事故扩大。

▉ 新疆宜化化工“2•12”电石炉喷料事故

2017年2月12日凌晨2时59分左右,湖北宜化集团下属的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电石炉喷料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5人轻伤。事故直接原因为:由于电石炉内水冷设备漏水,料面石灰遇水粉化板结,形成积水且料层透气性差,现场人员处理料层措施不当,积水与高温熔融电石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乙炔、一氧化碳、氢气、水煤气等)遇空气爆炸,引发电石炉喷料。

▉ 四川天亿化工有限公司“3•1”爆炸事故

2014年3月1日,四川天亿化工有限公司2号黄磷冶炼炉生产现场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0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2号炉炉底耐火砖失效,熔池下沉,炉底烧穿,熔融磷铁磷渣泄漏遇湿爆炸,部分检修人员避险不及,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 云南陆良县宏盈磷业“3•13”中毒窒息事故

2011年3月13日,云南省陆良县宏盈磷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清理2#黄磷炉1#精制槽内的泥磷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导致承包商工人3人死亡,1人受伤住院。事发时,作业人员正在进行清淤作业,随着泥磷的不断清出,1#精制槽内水位不断下降,部分泥磷露出水面,遇空气后自燃,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致使槽内人员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伤亡。

▉ 江苏无锡化工大众化工厂“3•24”爆炸事故

1995年3月24日,无锡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众化工厂保险粉车间后道混合包装岗位的混和桶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混和桶内物料不合格并分解放热,使物料温度升高,分解加剧,加上混合桶严重超量,堵塞排气口,使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在桶内压力剧升,导致混和桶爆炸。

▉ 河北魏县宏顺化工“3•29”中毒窒息事故

2013年3月29日,魏县宏顺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在排除二硫化碳冷凝管道堵塞故障中,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炉火操作工发现管道堵塞后,没有及时向厂方报告,在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擅自打开运行中的有毒气体管道疏通口泥土封堵,对堵塞管道进行疏通作业,造成硫化氢、二硫化碳气体大量泄漏,操作人员吸入有毒气体后中毒昏厥跌落水池中。4名操作工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先后中毒昏厥,致使事故扩大。

化 肥

▉ 河南邓州市第二化肥厂“1•3”爆炸事故

1990年1月3日,河南省邓州市第二化肥厂检修洗气塔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检修时洗气塔内煤气置换不彻底,在没有对塔内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实施动火,引起了爆炸。

▉ 甘肃刘家峡化工尿素装置“1•3”爆炸事故

1994年1月3日,甘肃省刘家峡化工总厂尿素装置1台惰性气体洗涤器、2台液氨冷凝器、1台液氨缓冲槽发生爆炸,造成3人重伤,1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7.8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冬季低温,氨的回收率较高,冷凝气中氢、氧比例相对增加达到爆炸范围,气体与阀体摩擦产生的静电引发剧烈爆炸。

▉ 河南浚县化肥厂高压管“1•4”爆裂事故

1996年1月4日,河南省浚县化肥厂废热锅炉出口高压管线爆裂,换热器高压合成气体回流着火,造成3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废热锅炉出口使用的高压管为非合金钢管,长期使用,高压管内壁严重氢腐蚀,机械性能和冲击韧性大大降低,直至发生爆裂。

▉ 陕西兴化集团公司“1•6”硝酸铵爆炸事故

1998年1月6日,陕西省兴化集团公司硝铵装置发生爆炸,造成22人死亡,5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供氨系统不平衡,氨系统累积的含油和氯离子的液体从氨系统带入硝铵生产系统。含油和含氯离子高的硝铵溶液在造粒系统停车的状态下温度升高,自催化分解放热,在极短的时间内,分解产生的高热和大量高温气体产物积聚,导致硝酸铵爆炸。

▉ 陕西化肥厂铜洗工段塔“1•13”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3日,陕西化肥厂铜洗工段回流塔在检修时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回流塔再生系统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氢气等),由于清洗置换不彻底、在置换和试漏过程中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器具而引发爆炸。

▉ 吉林通化化工股份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4年1月18日,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合成系统供水泵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55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岗位操作工在排液结束后,未能关严精醇外送阀门,且回流管阀门开度过大,导致净醇塔内稀醇降至控制液位以下。接班操作工也未发现净醇塔底部稀醇液位低于控制线,导致高压工艺气体回流到稀醇罐(常压罐),造成稀醇罐与回流管线连接处断裂,致使大量可燃混合气体(以H2为主)迅速充满供水泵房,达到爆炸极限,受静电引燃后发生爆炸。

▉ 湖南岳阳氮肥厂甲胺分厂“2•17”中毒事故

1994年2月17日,湖南岳阳氮肥厂甲胺分厂发生中毒事故,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57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甲胺分厂未按图样要求对低温换热器更换金属包石棉密封垫,而换成金属缠绕垫片。换热器投用后,新更换的密封垫被内压冲坏,液氨、甲醇混合气喷出、扩散,酿成中毒事故。

▉ 河北兴隆县化肥厂“2•13”爆炸事故

1995年2月13日,河北省兴隆县化肥厂脱碳工段发生可燃气体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为检修腐蚀泄漏的溶剂冷却器列管对属于压力容器的溶剂冷却器开孔施焊。该冷却器投入运行后,开孔部位突然从焊缝处整体脱落,致使大量的易燃、易爆介质瞬间外泄,喷到脱碳厂房内,遇火源发生爆炸。

▉ 江苏盐城大丰化肥厂“2•27”爆炸事故

2001年2月27日,大丰化肥厂合碳车间发生氢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合碳车间设备本身存在缺陷,造成管道破裂,氢气泄漏,发生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厂房塌陷。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20”窒息事故

2006年2月20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水封罐检修过程中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在检查火炬系统伴热管线冻堵泄漏情况时,发现水封罐地坑内有积水,在既不知道罐内有何介质,又没有检测分析的情况下,进入卧式阻火器水封罐中,吸入用于吹扫的氮气窒息。人孔处两名监护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先后盲目进罐救人,最终导致3人窒息死亡。

▉ 湖北枝江市富升化工公司“2•19”燃爆事故

2015年2月19日,湖北省枝江市富升化工有限公司硝基复合肥建设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硝酸铵燃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69.28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北塔1#混合槽物料温度长时间高于工艺规程控制上限,导致硝酸铵受热分解,最高温度达629.95℃,致使1#和2#混合槽相继冒槽,料浆流至100.5米层和96米层平台,发生燃爆。

▉ 内蒙古天润化肥公司“3•3”较大灼烫事故

2015年3月3日,内蒙古天润化肥有限公司在检维修过程中,拆开气化炉的气液分离器底部法兰盲板,高压蒸汽喷出,造成现场3名作业人员(2名检维修人员、1名监护人员)烫伤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相关部门在生产系统还没有停车时,就签发出检修作业票;检修人员在未确认的情况下拆开法兰盲板,致使高压蒸气喷出,导致事故发生。

▉ 河南扶沟化肥厂“3•4”液氨储罐爆炸事故

1988年3月4日,河南周口地区扶沟县化肥厂液氨储罐在运行中突然爆炸,罐内大量液氨喷出,使17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发生爆炸的液氨储罐是1983年从鄢陵县化肥厂买来的设备,没有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资料。设备运回本厂后未经全面检验,仅作了2.45MPa的水压试验,也未留下试压记录即投入使用。事故后的现场勘查发现,该液氨储罐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 安徽全椒磷肥厂“3•6”硫酸储槽爆炸事故

1991年3月6日,安徽省全椒县磷肥厂机修车间在新制硫酸储罐调整割枪火焰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事故发生的前一天,企业对新制的硫酸储槽用水试漏,试漏结束将水排出后,出水管以下部位还留有5cm深的积水未排尽。事故当天,该槽的进口管又与正在使用的另一储槽的出口管连接,造成浓硫酸流入,与槽内积水形成稀硫酸,又与储槽金属槽壁反应生成氢气,当电焊工调整割枪火焰时,引发爆炸。

煤 化 工

▉ 河南濮阳中原大化“2•23”氮气中毒事故

2008年2月23日,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在生产准备过程中发生氮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调试氮气储罐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使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加上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未关闭,另一个阀内存有施工遗留物关闭不严,致使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中。作业人员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除锈作业,造成氮气窒息。

▉ 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1•6”煤气中毒事故

2011年1月6日,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在试生产过程中,合成车间脱碳泵房内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冷凝液管线连接饱和塔进口处选用单道闸阀,设计存在缺陷;脱碳泵房内管线与有煤气的装置连通,室内未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导淋未设置在室外,进饱和塔的冷凝液阀门发生内漏,致使饱和塔内焦炉煤气反串至脱碳泵房,引起人员中毒。

▉ 新疆吐鲁番市恒泽煤化“1•27”闪爆事故

2018年1月24日11时20分左右,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恒泽煤化有限公司18万吨/年焦油加工环保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有关作业人员严重违规操作,在没有取得动火许可证、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和监管人员未到位情况下擅自违章使用明火烘烤法兰螺丝,引发沥青高置槽内部的挥发性可燃气体闪爆。

农 药

▉ 安徽康达化工有限公司“1•9”中毒事故

2014年1月9日,安徽康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出租场地内,员工在检修管道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规进入泵操作井对其中的甲硫醇钠管道进行检修,吸入含硫有毒气体(硫化氢、甲硫醇等)中毒,后因现场组织施救不当造成事故扩大。

▉ 湖北沙隆达公司“1•12”反应釜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2日,湖北省沙隆达公司农药一厂两磷车间三氯硫磷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釜内投入三氯化磷较多,未与硫磺充分反应,产生积聚。釜内物料沸腾后,积聚的三氯化磷反应逐步加剧,冲掉防爆膜,釜内高压导致搪瓷反应釜盖法兰螺栓的铸铁夹断裂,发生爆炸。

橡胶和塑料制造

▉ 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2•3”爆炸事故

1986年2月3日,四川省自贡市某橡胶厂硫化罐在运行中爆炸,导致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螺栓强度不足是爆炸的直接原因。原设计用60只M24螺栓连接,实际只安装45只,且螺栓加工质量差,又选用旧螺母配套安装,间隙大,长期承压失效,导致爆炸。

▉ 四川金路树脂“3•16”氯乙烯中毒事故

2016年3月16日,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7m3聚合实验装置1#聚合釜在清釜检修作业时发生一起氯乙烯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员工违反操作规程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反应釜与系统没有按规定进行安全隔绝的情况下,氯乙烯串入正在作业的反应釜造成人员中毒,加之施救人员在未配戴隔绝式呼吸器、系安全绳的情况下进入釜内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制 药

▉ 江苏昆山康大医药化工“1•13”爆炸事故

2007年1月13日,江苏昆山市康大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硝酯车间熔融反应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在操作硝酯熔融反应釜时,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开大供汽阀门,导致温度上升过快,造成反应釜爆炸。

▉ 福建省福鼎县制药厂“3•9”汽油爆炸事故

1982年3月9日,福建福鼎县制药厂冰片车间发生汽油爆燃事故,造成65人死亡,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万余元。事发时,操作工正在用聚氯乙烯管从结晶槽内抽油(冰片制作过程中,汽油做冰片结晶溶解液),无接地装置的聚氯乙烯管在抽油过程中产生静电引发火灾。火灾发生后,指挥失误,灭火方法不当,连续爆燃、封死退路,导致事故扩大。

其 他

▉ 湖北武汉炭黑厂“1•14”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989年1月14日,湖北省武汉炭黑厂三车间在检修造粒机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卧式筒状造粒机内一氧化碳浓度高达10000mg/m3,作业人员进入造粒机内进行检修作业时,未检测气体含量,未办理许可证,未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造成作业人员中毒。

▉ 广西石油“1•27”输油管线泄漏爆炸事故

2000年1月27日,广西石油公司贵港分公司汽油管线泄漏,引起燃烧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线焊缝开裂,管内汽油漏出并进入下水道,被好奇的民工用打火机点火试油,造成燃烧爆炸。

▉ 江西樟树市个体加油站“2•11”爆炸事故

2000年2月11日,江西樟树市一个体加油站发生爆炸,死亡6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加油站储油罐设置在密闭地下室内,室内灯具、卸油泵不防爆,且敞口卸油。卸油时地下室内油气遇电气设备打火,引发爆炸。

▉ 辽宁建平鸿燊商贸“3•1”硫酸罐爆炸事故

2013年3月1日,建平县鸿燊商贸有限公司发生硫酸储罐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1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硫酸储罐内的浓硫酸被局部稀释后,与储罐材质反应产生氢气,与含有氧气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混合气体从放空管通气口和罐顶周围的小缺口冒出时,遇焊接明火引起爆炸,导致2号罐体爆裂。飞出的罐体碎片,将1号储罐下部连接管法兰砸断,罐内硫酸泄漏。2号储罐和1号储罐泄漏的硫酸流入附近农田、河床及高速公路涵洞,引发较严重的次生环境灾害。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国外事故

▉ 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1•21”爆炸事故

1997年1月21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托斯科埃文炼油厂加氢裂解单元发生一起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46名工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加氢裂解反应器上的出口管破裂,轻质气体从管道中泄出,遇空气自燃,造成爆炸和火灾。

▉ 墨西哥伊达尔戈“1•18”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2019年1月18日晚,墨西哥伊达尔戈州特拉韦利尔潘市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一处输油设施发生爆炸,截止1月21日死亡人数上升至85人,多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当地居民从管道中偷盗燃油,导致大量燃油泄漏,遇火源发生着火爆炸。因事发时现场聚集了大量民众,造成多人伤亡。

▉ 美国莱克查尔斯炼油厂“3•3”爆炸事故

1991年3月3日,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莱克查尔斯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造成5人死亡。事故原因是:按照公司规定,在检维修结束后油送入装置前,用蒸汽吹扫装置中的空气。操作时,由于装置温度较低,蒸汽冷凝成水,并积聚在装置底部的分馏器内。分馏器内的积水用泵打入接收罐,通过罐底阀门将积水排入污水池内。但由于接收罐阀门未打开,因此,罐内积水无法排出。当装置投料生产后,装置内的高温热解油遇水立即汽化,产生大量蒸汽聚积在接收罐内。虽然接收罐的安全阀工作正常,但产生的蒸汽量太大,导致接收罐爆裂,高温热油从爆裂的罐内喷出,遇明火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

七、应急处置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八、安全培训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江苏响水“3.22”化工厂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