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助理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乾眼診療中心主任

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

亞洲乾眼協會創始委員

眼視光觀察:乾眼症是否有規範的診療手段呢?

陳蔚教授:現在乾眼診療新技術越來越多,但是有基本的診療標準。

第一個是判斷淚膜的破裂時間,在淚液裏面加熒光素鈉染色,觀察淚膜穩定時間,如果超過10秒就很好,如果低於5秒就說明淚膜不穩定。並且在淚膜破裂時,角膜上皮被染色的話,也說明乾眼比較嚴重,這是診斷乾眼非常重要的標準。

第二個就是用Schirmer試紙測量淚液量,但這種方法的可重複性不是很好。

第三個就是在裂隙燈下測淚河。

這3個診療手段,一般的醫院都可以進行操作。

但是對於專科醫院,還有一些檢查項目,包括用紅外線攝影儀測量瞼板腺數量以及形態。另外,我們還可以測量角膜神經,神經密度是否有下降,神經末梢的形態和數量是否發生改變,這些測試都可以幫我們進行乾眼測量。此外,還有一些測量脂質層的儀器和設備。

我們中心進行乾眼診療的標準程序是,先給病人做一個問卷調查,比如,他的症狀發生頻率、是否影響到工作、有沒有全身病史、有沒有眼部手術病史、年齡、性別等,這是將病人主觀信息標準化的反映,通過問卷調查得知他的乾眼情況,然後再做裂隙燈、顯微鏡的檢查。

檢查的時候,先看眼表、瞼緣情況,再做裂隙燈檢查,檢查淚河,接下來做熒光素鈉的染色,測量淚膜破裂時間、角膜上皮上色情況,過一段時間再進行Schirmer試紙測試,然後再進行瞼板腺的紅外攝影檢查。

但是針對特殊的病人,比如患乾燥綜合徵的,我們會讓他先做全身血清學檢查,是否有自身抗體表達水平的增加。對於非常嚴重的病人,我們還會讓他做共聚焦顯微鏡,查看神經纖維的情況。

這樣一個系統的檢查,在三甲或者專科眼科醫院完全可以達到,但在一些基層醫院,我們就建議做幾步:淚河的觀察,TBOT和Schirmer試紙這幾個基礎檢查,如果要更進一步檢查,則需要到專科醫院進行。

以上內容來源:眼視光觀察資料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