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县境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木匠的从业人员不少,他们制作的生活项目,从建造房屋、制作农具家具与生活用具,到装饰工艺品门类齐全,民间有做不完的活。当地木匠能做屋架盖房,做门窗,即为粗木工,亦称大脉。会制作农用与生活用具即为木匠,亦称小脉。能动刀子刻花制作木雕工艺的即为细木工。木匠被人们尊称为上等师傅,受人敬爱。木匠敬奉的祖师为“鲁班”,所以木工也被称为“鲁班门下”,在收徒授业时要请出“鲁班”的牌位,要行拜师礼的。俗谚日:“木匠受人敬,剩余都能用;石匠惹人嫌,石渣倒不完。”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伸展绳墨,用笔画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木匠从事的行业是很广泛的,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中也少不了木匠的身影。比如建筑行业就需要通过木匠来做必不可少的门窗等。

  从艺的老木匠不多,县域有名气的木匠不是离世就是年老体衰。现在的木匠大多是35-55岁的年富力强的村民,他们除加工制作民用家具外,主要是为建房者装模板、做门窗。

  木匠的工具比较多样,有锯子、刨子、斧子、钻子、凿子、曲尺、方尺、平钧、刻刀等,有的在城镇坐地开设木活铺作坊,有的走村转乡揽活挣钱。木匠多带领徒弟组成多人作业单元,以便互相配合。旧时的木工徒弟还要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设立坛桌香案等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才算正式确立师徒关系。

  木匠的祖师为“鲁班爷”。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鲁班爷”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手艺行当的共同祖师。

  古人将木匠大致分为三种:

  大木,亦称大脉:民间所建造的房厦有立柱。双架梁、三檩两椽、五檩四椽等结构,大门为双扇硬木板,窗为方格式样。个别富家有两进院落,其腰房的门窗较为讲究,有多扇上部带不同纹饰的格子门,窗棂有菱形,田字形,云纹形、丁字拐与樱三慢二等式样,窗扇可以开闭,称为“软门软 窗”。前房也较讲究,大门较为宽大结实,并有铁页、铁钉装饰。

  小木,亦称小脉:主要是制作家具为主的木器等。如犁、耧、耙、磨、木锨、木权、推板、牛革头。驴鞍子、驮架子等。生活用具有平箱、立柜、桌椅、板凳、木床、水桶、木盘、案板、小橱柜。饴铬床、碗架板等。

  细木工有镜框、插屏、花盘、枕匣、梳妆盒、棺板雕刻等等,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造船和其他杂器件:船为古代日常交通工具,要求较高,介于大器作和小器作之间。

  旧时的木工徒弟还要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设立坛桌香案等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才算正式确立师徒关系。首先是写门生帖,立下三年出师的规矩,然后徒弟在介绍人的陪同下,向老师作揖磕头行拜师礼。

  徒弟入门后先干粗杂活儿,担水、扫地、拉锯、磨刨刃、锉锯,干上一年左右,师傅才叫跟着学推刨子凿眼等下手活儿。以后逐步提锛、抡斧、打线,开料。

  师傅对徒弟管教很严,徒弟如刨子推不平,拉锯跑了线,砍斧过了头脾气坏的老师常常劈脸给徒弟一巴掌。有的门生帖上就写着:“老师失手打伤了徒弟,不许计较。

  学木工技术,关键是凿眼。俗话说“木匠好学,斜眼难凿”,“木匠怕的朝天眼”。所以师傅都要留一手,很少将凿眼的技术传于徒弟。民间有“祖传木匠本领高”的说法,就是说凿眼的功夫代代相传。传统意义上的木匠多是当学徒打杂,多看多问,然后自己动手琢磨。都是从锯刨这些开始起步的,技术上就那些东西,剩下就要看自己的兴趣、耐力、天赋。

  现代木工较以前的木工比起来简单得多,工具机械化、智能化,材料随手可取又是加工好的各种规格,你只需做好切割、拼装、涂饰。

  戴曾群 张颖辉 主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投稿请发邮箱519691373@qq.com

  资讯.文化.品牌.策划.活动.推广.旅游.电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