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刘剑、张亚旭

航游记-镇江之旅图文版

航游记之镇江之旅是在4月中旬拍摄的,怎么也没想到会被拖延到7月才与网友们见面。好饭不怕晚,在视频之后还有数十张图片补充了些细节,本次镇江之旅还要感谢德扬家的小姐姐全程陪行、陪吃、陪玩

图/文:张钊

从头说起,继承了1200km范围内高铁出行的习惯,北京南站发往镇江的高铁最早一班是6:43发车,住在通州的我4点多就要打车去南站。完成镇江的工作后直接奔赴上海参展就带了4包杂志,左右手加起来得有个百十来斤,大旭这身右右没白长~Good Job

之所以能够称为团队,其中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技能,大旭有储物空间 (这个大箱子),老刘有超强体力(从家背来杂志),我的技能就是迷之整理术。当技能足够熟练时设备也就不是关键了,我们视频组走南闯北带的设备只有这半箱子外及两部相机,当然如果有赞助我们还是愿意购置更多的

发车后迅速进入补觉状态,看后面那个小姐姐多精明,知道带口罩挡挡双下巴。大旭你可长点心吧,黑队友是我们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边的北京糙老爷们也瞬间闷得儿迷了,老刘这人平时生活特简单,就是健身、打拳、遛狗。之前怎么都想不明白,身体素质这么好一人怎么一天的有效续航时间只有半天,一到下午就萎靡?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伙食没跟上!

一路不表,中午到达。镇江的出租车很多都是加气的,缺点就是后备箱空间被气管挤占,只能把设备箱放腿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下午有采访任务,吃饱了好干活。头一次吃到这么清汤寡水的羊蝎子,味道一般,时间不多就在酒店楼下随便垫垫肚子。

工作的场景就是这样子,德扬航空安排的场所非常棒。高考之后从来没想过自己以后会跟IT打交道,码代码的时候也从来没想过以后会出镜,半路出家没有任何专业技巧。好啦,下面回到主线剧情,采访很顺利,1个小时迅速解决,回到酒店时天还没黑,吃饭前现在附近转转。

酒店在镇江的大港区,“镇江港历史悠久,是古代千年漕运咽喉,近代百年通商口岸。开埠一百四十余年,口岸一直是镇江发展的优势--百度”。

靠港吃港,周边人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港口。附近很多商铺很多都是为船员服务的,饭馆、理发店、足疗及那种亮着粉红灯不好描述的。天色渐黑,去吃熊家小姐姐多番推荐牛肉火锅去~

说是牛肉火锅,其实牛的各个部位都有,牛肚、牛场、牛板筋...都是一个价,点好后一股脑儿倒进锅里咕嘟。

不是红油锅上来的却是油碟。关于小料值得拓展下,有人爱吃麻将,有人爱吃香油。本人在吃上面是原教旨主义,哪的吃食就按最传统的方式吃,北京的涮肉就得炭炉的铜锅子配麻将小料,四川重庆的火锅就得配油碟儿,吃就吃这个原汁原味。

开锅之后香味扑鼻,这篇文章发出来的时候是22:00,正是有点饿的时候,被勾引起来的小伙伴赶紧睡吧,睡着就不饿了。

纯肉食主义者,不关心蔬菜,店里也照顾到了吃菜的主儿。

整家店面很小,没几个桌,好像有二楼,店面的装修非常小清新。

好吃的东西与大家分享,有机会去大路机场可以顺道去尝尝。

回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素材。拍摄任务从前期到后期细小的环节很多,很容易出纰漏,我们也是摸索着来,之后就是洗洗睡了。每次出差作息都非常不规律,明明没事了却不想睡,看电视看到1点多,吃的再好也不如在家好。

第二天一早,叫车去吃熊家小姐姐推荐的早餐。出门在外一般不爱在酒店吃早餐,近些年北京治理开墙打洞和游摊儿导致老百姓早餐花样越来越少,吃顿舒服的早饭成了每天一睁眼的心病。

镇江大路镇的长鱼汤要比大路机场有名很多,长鱼即鳝鱼,又名黄鳝,俗称长鱼。

长鱼汤的制作工艺却很复杂,甚至称得上一丝不苟。看似普通的一碗长鱼汤,至少要经过如下八道工序:汆鱼、划丝、煮汤、炸丝、提浮、合汤、烩丝、配汤。而且每道工序都有一定的要求,丝毫马虎不得,否则成品就不是东乡长鱼汤了。譬如汆鱼,也就是把鱼烫死,但不能烫得太老,一俟嘴张体弯就要立即捞入盛器。又如煮汤,须以汤色绿中带青为准。再如合汤,水温需在75-80度左右才可将事先搅匀的鸭蛋滴入汤中,使蛋花成蝇脚丝状浮云般向四周分散游去,“云花”呈桃花片或麦芒形的皆为次汤,如成块状则是废品了。

为表示好吃,光盘为敬。一碗汤、一碗面、一个包子、一碟姜丝,舒坦~

吃完早点就开始了工作,【航游记】镇江之旅(上):探寻Kodiak 100的多用途基因就是这么拍出来的。

厂房中一共三架大棕熊飞机正在做航空遥感的改装,看样子生意相当不错。

今年的新成员大旭(张亚旭)看过航游记的网友应该有个印象,来了有半年了,用自己壮实的臂膀挑起了整个视频组。

2个多小时后顺利结束,女人就是爱自拍

。临近中午肯定又要去吃饭了,好像最近每次出门都离不开吃来吃去,下面的行程因为都去上海图中这位熊家的小姐姐顺便就陪了我跟老刘一下午(大旭自行去扬泰机场拍飞行训练)。

从大路镇回到大港区(其实都是镇江郊区),又是小姐姐热情指明的一家店。进去前一直不知道是吃什么的,鉴于之前的推荐都很不错自然很放心很欣然的跟着去了。

原来就是面和小吃,也不错。面条是全世界都认可的美食,南方人北方人中国人外国人都离不开面。前台小哥哥长得挺帅,菜单简单,价格便宜。

四个人,四碗面、一碗汤圆、一屉包子、一屉烧卖、若干小菜,好吃、不贵,才100出头,打卡成功!吃完后简单研究下午的行程,大旭直接去扬泰就不带她玩了,我们也不着急到上海,把行李寄存到高铁站后去先去著名的金山寺,然后再去不远的西津渡转转。

本期特别嘉宾:熊家小姐姐,石亚玲。一路银铃般的笑声,为行程增色不少。也为我们的节目开启了一个新思路,以后到了一个地方后如果有愿意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加入(仅限女生)

65元的门票,感觉略贵。建议寺庙可以跟迪厅学学,门票包一炷香,有人要问这样这样岂不没人单花钱买香了?别急,下边还有。

到了江南哪哪都是乾隆,跟乾隆挂边的都卖不上价,到处留墨宝,一题乾隆的就不值钱了。

这不,如果门口发免费香,里面还有高级的“开光香”呢,如果是有信仰的看着别人烧“高订”自己烧免费香也挂不住,如果没信仰的反正不会花钱买不如烧烧免费香还能多些“流量”。

金山寺是法海的道场,香火很旺盛。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是江南佛教圣地,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金山寺至2016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总共有81位方丈。

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清朝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语出《老子》。

大雄宝殿里,一般供奉释迦牟尼,而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也就是说有大雄宝殿的寺庙属于旗舰寺。

宗教建筑要显得威严就得修的高,在高上最有建树的要数哥特式建筑,高高的尖顶营造出神圣的气氛。

藏经阁的“藏”字少了外面的部分,蹭导游说的是:“藏住不外漏,郑板桥是故意写错的”。

金山寺在现代还是因为白蛇传而出名,山上其实有四大名洞,出了法海修行的法海洞外还有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共称金山“四大名洞”。在我们这种不懂佛的人眼里庙都差不多,大致逛逛奔下个地方。

此时并没有忘了身处扬州的大旭,能跟着机组进行训练一定很爽吧。

说话间就溜达到了不远的西津渡,西津渡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属于4A级景区没有门票。

就是一条古街,跟南方很多后修建的古镇古街都差不多,逛古街/镇说白了就是逛街。

要是我和老刘俩人估计10分钟就走完了,小姐姐单这一家店就砍了半小时,真不是到你她陪我们还是我们陪她,总觉得有点吃亏。

别看老刘平时不言不语的,有小姐姐在话匣子就守不住了,整的小姐姐很是娇羞

到了西津渡最顶端看到一排排平房建筑,前两天刚看完《邪不压正》,不喜欢姜导故弄玄虚的叙事方式,但电影中塑造的老北京城真的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平房就是比楼房好啊。

4月的江南时不时就下起了小雨,在这阴雨天逛街非常舒服,不冷不热,不湿不晒,阴雨蒙蒙更显温婉闲适。

嗯~挺长的

除了中式还有很多西式建筑,我国很多口岸城市都离开成为洋人盘中餐的命运。

视频里有了,非常惊艳的歌唱表演。

天色渐晚,又到了吃饭缓解,小姐姐也不太熟悉这里拿出手机找到一家颜值最高的云南菜,还说要请我们吃当地的特色“汽锅鸡”,姐,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啊

镇江也有很漂亮的音乐厅

走错门了,直接进了隔壁的日料馆

这个小门才是要去云南菜馆,里外环境确实不错,就是没座位了,需要等。来都来了等呗,过了10分钟服务员安排我们去刚才走错的日料馆就餐,都是一家,可以点两边的菜。

日料馆环境也挺不错,就是略显冷清。服务员随机应变的方式很好,即缩短了等位置的时间又能给日料馆带带流量。

来都来了,那就一半一半吧,生鱼片配汽锅鸡的机会可不多

愉快的半天行程很快就结束了,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最后一班开往上海的列车。

整个车厢没几个人,有种包车的快感,非常感谢熊家姐姐两天的照顾,不仅拍摄顺利,玩的开心,吃的更好。

与我们闲逛不同,大旭那边辛苦很多,凌晨还要更着夜航训练(见视频)

这半年借着出差的机会用很小的成本我们做了4期的《航游记》,虽然跟理想的结果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能够看出每期都有进步。最初航游记是想将飞行同旅行结合,做出一档以飞行为主题的旅行类节目并融入航空知识,这样比较适合大众口味,向大众推广个人娱乐飞行。

在实际做片子的时候,我们发现与初衷有些偏离,静态的多了些,没有动态飞行的部分,果真不会开飞机的编辑不是好主持人,为了作出更好的节目心中已经埋下一颗学飞的种子。

本集与上期两集的航游记是德扬航空做了赞助,让我们在干巴巴的讲解外能够有了游的部分。通过这期的制作我们也有了更好的想法,同时也欢迎更多有兴趣的朋友洽谈合作。

【END】

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或文字即可观看

【航游记】镇江之旅(上):探寻Kodiak 100的多用途基因

【航游记】上海ABACE:一站看全主流公务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