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小龍,寧夏西吉縣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母親患病多年。父親和哥哥在外打過工。他是全家人的希望,在2018年的高考中以676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這對於一個貧困家庭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他也是家鄉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

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單小龍還在外面打工。他要幫助家裏減輕負擔,每天早上9點就在工地工作,單小龍每天在工地差不多要搬12000公斤的鋼筋,連包子都只能喫素餡的,“一個素餡的包子比肉餡的要便宜3毛錢”單小龍說。

有時候也想休息一下,但是爲了完成上學的夢想,他要堅持下去。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以後要上大學肯定還需要更多的錢。

上學這麼多年,同學卻連他的微信都沒有,原因是單小龍只有一個破舊的按鍵手機,而且就是這部手機,也是父親已經用了三年後送給他的,這部手機也是他和在外打工父親聯繫的唯一紐帶。

雖然其他同學用的都是智能手機,可單小龍知道,自己不能去攀比,自己應該去跟同學比的只能是學習。因爲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只有學習,除了這條路,再無他途。

▲小龍在2015年獲得全國初中物理競賽一等獎

如今的他已經獲得了夢想的通行證,相信他的未來能越來越好!

不想苦一輩子,就得先苦一陣子!

有人說,努力的人生是苦一陣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輩子。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必安逸

01

努力喫苦,苦一陣子

老話說: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鹹

苦是生命所不能避免的一味,叔本華說:“人生就是痛苦,我們可以把痛苦轉換成幸福”,努力就是轉化的過程,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到更加辛苦。

無論你生長在怎樣的環境中,你都會面臨人生的各種難題。面對這些難題、困境,沒有人可以不流淚流汗就輕輕鬆鬆地跨過去。

經歷得越多,越容易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理——越怕喫苦,越有苦喫。那些心靈真正富足的人,其實都不怕喫苦。

人生總要喫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02

努力,苦是暫時的

人生晚喫苦,不如早喫苦;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你要知道,現在喫的苦,其實是以後享的福。

曾國藩曾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

孔子也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只貪一時的安逸,讓內心的懶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暫時的。現在不少孩子都喫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你問他爲什麼不能堅持一下,喫點苦,他便振振有詞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這樣過,不努力也是這樣過,爲什麼不讓自己當下過得舒服一點呢?

人生有些苦註定要喫,今天不苦學,老來是要後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時貪圖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養,少了技能的支撐,明天就要忍受空虛與“貧窮”。

努力了,可能當時會感到痛苦,但當你邁過這個坎,你會擁有一個內心更加豐滿,更有價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過的苦永遠不會白費,上天總會補給你,即使你當時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當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時努力的意義便會顯現出來。

03

時光不等人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努力的人生,當你凝眸回望,你會發現,最遺憾的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去努力,沒有喫當時的苦。

年輕時苦,不叫苦;年老時苦,才叫苦。年輕不要怕喫苦,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卻發現時不我待,已經沒有力氣了。

年輕時主動喫努力奮鬥之苦,喫完這苦,才能嚐到生活的甜。不願喫努力奮鬥之苦,最後只能喫命運帶來的苦。

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一事無成,不是因爲資質平庸,而是因爲不夠努力。別在你垂垂老矣,兩手空空時,再痛心疾首地說“如果當時能喫一點苦,能再努力一點”。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紀,喫苦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這樣的少年似乎越來越少。

雖然苦過之後不一定有甜,努力過之後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頭,蒼白到連新的風景都沒有,那纔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覺得苦是因爲你並未預見自己選擇得過且過後的人生後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後生活的甜,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以下嚥。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奮鬥,最可貴的精神是拼搏,別在最好的時光裏選擇安逸,人生越懶,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錯過美好的風景。

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

趁年輕,努力別怕苦,怕喫苦的人,往往是喫苦一輩子。

○〢關於作者:

本文源於網絡,未能聯繫到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