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阿里巴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將與目前市值3.05萬億港元的“港股之王”騰訊在港股市場相遇。這意味着,阿里巴巴將成爲首個同時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5日電(張旭)時隔7年,阿里巴巴重回港交所。其13日晚提交招股書,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這意味着,阿里巴巴將成爲首個同時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數據公司Refinitiv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此次成功完成融資,其融資規模將超過Uber成爲2019年全球最大規模IPO,也將幫助港交所重登全球交易所總融資額排行榜首。

闊別7年,阿里巴巴重回港交所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這已經是第三次踏上上市之路,也是第二次與港交所結緣。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業務作爲主體於港交所上市。股價一度漲至發行價3倍,市盈率一度超300倍。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阿里巴巴股價不斷探底,有意退市後重新上市。2012年,阿里巴巴按13.5港元/股的發行價私有化,並在6月從港交所退市。

2013年10月,阿里巴巴決定整體上市時首選依舊是港交所。但因阿里巴巴提出的“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與港交所機制不符,隨後轉赴美國上市。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紐交所正式掛牌。在IPO中,阿里巴巴融資250億美元資金,創下當時美股歷史記錄。

對話港交所,在紐約敲鐘的馬雲說:“只要條件允許,我們還會回來。”

痛失阿里巴巴成爲港交所醞釀25年來最大改革的一個根源。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迎來IPO新規,允許新經濟股雙重股權結構公司及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同時放寬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市值要求是100億港元。

融資料超百億美元,助港交所登年度融資榜首

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本次發行包括5億股普通股,以及可額外發行最多7500萬普通股新股的超額配股權。本次發行將包含國際發售和香港公開發售,預計最早於11月20日定價。

同時,阿里巴巴的美國存托股將繼續在紐交所上市並交易,每一份美國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後,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股份與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可互相轉換。

“由於兩個市場股票可互相轉換,且1股美股可換成8股港股,通過市場機制自身的調節,港股股價理論上會在美股股價的1/8左右。”有證券分析人士表示,受美股和港股的交易時間和交易成本不同等因素影響,兩地股價的實際關係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偏差。

阿里巴巴招股書沒有顯示具體募資金額。不過多家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此次籌集資金約爲150億美元,將是港交所自2010年來最大的股票集資。阿里巴巴也將超越集資81億美元的Uber,成爲2019年全球的新股集資王,並帶動港交所超越紐交所總集資額,排名第一。

對於本次IPO所募資金用途,阿里巴巴表示,將主要用於驅動用戶增長及提升參與度,將繼續在數字經濟體中拓展並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持續通過中國領先的線上視頻平臺優酷及一系列其他分發和內容平臺,來打造數字媒體及娛樂服務,等等。

時隔七年重回港交所 阿里將與騰訊爭“港股之王”?

軟銀爲第一大股東。招股書截圖

馬雲持有阿里巴巴6.1%股權,市值近300億美元

這次上市讓阿里巴巴最新的股權結構也獲得披露。

根據招股書,阿里巴巴目前的股權結構爲,軟銀擁有約25.8%已發行在外股份,是最大股東。本次全球發售完成後,軟銀將保持其最大股東地位。

馬雲和蔡崇信分別擁有約6.1%和約2.0%已發行在外股份。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馬雲和蔡崇信)共計擁有約9.0%已發行在外股份,這意味着包括張勇在內的其他阿里高管所佔股份合計不足1%。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月13日收盤,阿里巴巴市值爲4751億美元(約3.7萬億港元),馬雲所持股份市值達289.811億美元。

但這並不是馬雲財富的全部。11月7日,福布斯2019中國富豪榜數據顯示,馬雲憑藉2701.1億元(按最新匯率換算約385.9億美元)的財富值蟬聯榜首。

9月10日,馬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招股書顯示,馬雲有意逐漸減少且隨後限制他在螞蟻金服的直接及間接經濟利益,且經濟利益的減少不以馬雲及其任何關聯方從中獲得任何經濟利益的方式進行。

阿里港股上市後會有哪些影響?

鮑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認爲,阿里巴巴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香港的股市對支持阿里巴巴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因此,實現紐約和香港的兩地上市,對阿里巴巴未來發展帶來非常重要的幫助。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香港上市可看做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南亞等市場是全球化下一階段的必爭之地,此前阿里巴巴已有佈局,如Lazada、PayTM等,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會助推阿里巴巴全球化佈局,港澳臺及東南亞消費者能夠享受到阿里巴巴帶來的紅利。

阿里巴巴赴港上市,也就意味着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齊聚香港。它們在股價、業績以及市值表現都會引發資本關注。加上已在香港上市的美團、同程藝龍、小米、寶寶樹等,港股對世界市場的吸引力提升,獲取優質資源的空間增長。

時隔七年重回港交所 阿里將與騰訊爭“港股之王”?

阿里的商業版圖,圖片截自阿里巴巴招股書

阿里、騰訊,誰是未來的“港股之王”?

如果阿里巴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將與目前市值3.05萬億港元的“港股之王”騰訊在港股市場相遇。

作爲阿里巴巴傳統貢獻營收的主力軍,以淘寶、天貓、銀泰、盒馬等直營業務在內的中國商業零售版塊最新財季營收同比增長40%,至757.86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爲64%;如果加上阿里巴巴批發業務,以及菜鳥物流、本地生活業務在內,其核心商業收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達85%。

此外,阿里雲智能版塊業績增長最快,當季實現營業收入92.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24億元,增速達到64%。

安信國際報告認爲,阿里巴巴作爲電商行業巨無霸,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的情形下,專注零售核心業務的基礎上,正在積極佈局多元化業務,以增加用戶粘性和降低獲客成本。其新興業務雲計算持續強勁增長,在不斷鞏固電商的基礎上,深耕產業互聯網。

同一財季,騰訊2019年三季度營收972億元,同比增長20.6%;淨利潤爲203億元,同比下滑13%,低於市場預期的235.3億元。

三季度,騰訊的增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至506.29億元。網絡遊戲的收入佔比依舊最高,達到29%。騰訊遊戲主營業務繼續保持回暖趨勢,收入同比增長11%至286億元。

另外,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爲268億元,同比增長36%,佔總收入的比重逐步升高到27.6%,成爲騰訊第二大收入比重業務。這意味着,騰訊的收入結構仍處在變化之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或成爲其未來的新增長想象空間。

未來,阿里、騰訊,誰將成爲新的“港股之王”,還需拭目以待。(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