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天前剛公佈的《南京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今年年底前率先在黨政機關中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明年,城區各類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組織、公共場所、公共服務企業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姚先生建議,政府部門在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能明確獎懲制度,例如,對分類做得好的單位減免一定的垃圾清運費,“企業可以把減免的費用拿出來作爲獎金,激勵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

南京生活垃圾將強制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在南京,全市生活垃圾日產量已突破7000噸,而且未來還將繼續增長。

普遍推行源頭分類,是垃圾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最大出路。2014年起,南京開始在居民小區中試點垃圾分類,目前全市已有560個小區實施垃圾分類。今年,南京被納入全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46個城市之一,年底前,黨政機關將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至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目標。

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爲全社會的習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南京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未來將如何解決?本報今起推出的系列報道“垃圾分類,南京要邁哪些坎”,試圖從多環節、多角度探討我市推廣垃圾分類中的獲與惑。

兩天前剛公佈的《南京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今年年底前率先在黨政機關中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明年,城區各類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組織、公共場所、公共服務企業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眼下離年底已經只剩一個多月,再加上“強制”二字,這份時間表顯得迫在眉睫。那麼,首批要推行強制分類的單位,準備好了嗎?

在河西新城大廈內的市園林綠化局,記者看到,垃圾投放處設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垃圾桶,辦公人員基本都能自覺地分類投放。一名來扔垃圾的工作人員介紹,瓜果皮、茶葉渣等投入“其他垃圾”桶;文件、資料等紙張先粉碎,再投入“可回收物”桶;快遞紙盒、廢舊報紙等單獨整理,交給保潔員,“我覺得,只要合理設置分類垃圾桶,再適當加強宣傳,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能夠做到分類投放的。”

記者多方採訪發現,我市黨政機關、大型企業、高校的工作人員,普遍具有垃圾分類意識,也掌握一些分類基本常識。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明故宮、將軍路兩個校區共有食堂10多個,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很大。“一直以來,我們對垃圾分類處理都做得比較規範。”該校後勤集團工作人員說,餐廚垃圾學校有專門的垃圾處理站,包裝紙盒、飲料瓶等賣給廢品回收人員,酒瓶則由供貨商上門回收。

秦淮區某企業大樓里約有1000名員工,每一層的樓梯間裏都有“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兩個垃圾桶。後勤負責人姚先生告訴記者,分類垃圾桶是企業自發設置的,如果接下來推行強制分類,需要政府部門給予專業的培訓與指導。他坦言,有些員工並不自覺,“可回收物”桶裏有果皮、“其他垃圾”桶裏有紙盒是經常的事。“如果員工沒有自覺分類,就需要保潔員進行再次分類。但實際操作中,存在保潔員圖方便不分類或不仔細分類的情況。”姚先生建議,政府部門在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能明確獎懲制度,例如,對分類做得好的單位減免一定的垃圾清運費,“企業可以把減免的費用拿出來作爲獎金,激勵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公共機構、相關企業責任主體明確、組織動員能力強,任務好落實、效果好考覈,有利於率先突破。在首批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實施範圍裏,他們最擔心的難點在飯店、農貿市場等服務企業。

昨天中午11點多鐘,龍江社區菜市場門口,一輛全密閉的垃圾運輸車正在收運菜市場的垃圾,旁邊擺放着七八隻大垃圾桶。記者上前看了看,紙板、塑料袋、菜葉……垃圾桶裏什麼樣的垃圾都有,絲毫看不出分類的痕跡。一位攤主說,她沒聽說過農貿市場要進行垃圾分類的事。這樣的現象,在其他菜市場同樣存在。

我市某環衛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農貿市場的垃圾收運方式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農貿市場自行運送至垃圾中轉站,還有一種是環衛公司上門收運。“從我們收運的情況來看,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意識普遍缺乏。”該人士認爲,明年起農貿市場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難度不小,關鍵是要培養農貿市場及廣大攤主的垃圾分類投放意識,只有源頭做好分類,環衛公司才能實現分類收運。

“該項工作一旦推行,相關單位如果沒有按要求做好分類,垃圾收運企業將拒絕收運,多次警告仍不改正的,相關執法部門將進行處罰。”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城管部門將按照生活垃圾“三分類”制定詳細的分類目錄,同時先行在黨政機關和中小學中分別開展50場宣講活動。

轉自南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