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例会在县档案史志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副会长马老虎、常务理事雷冰及11名理事参加了会议。

会上,会长张泽武详细回顾总结了洛宁姓氏文化协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他指出,姓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家训家风,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是至高无尚的追求。洛宁姓氏文化协会自2018年以来,利用更加方便快捷的微信联络手段,建立了洛宁姓氏文化微信群,吸收了一批热心姓氏文化研究者加入到群里面进行交流和沟通,会员发表姓氏文化研究作品200多篇,共发行会刊27期,内容涵盖德里张氏、王范赵氏、大明(大门楼)、谷圭段氏等家族始迁祖、支派、迁徙分布、世系以及祠庙、祖茔、墓志、碑牌等文化遗存状况,为宣传洛宁增添了新的一页,为文化洛宁建设作岀了积极贡献, 受到各级领导和会员的一致好评。

他还介绍了各位会员在姓氏文化传播方面创作成就。目前,原会长张泽民编纂的《洛宁姓氏文化志》,会长张泽武整理的《洛宁望族文化志》、副会长李念东、杨小沪整理的《洛宁家谱序言》都正在编写整理中。他希望会员们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要进一步挖掘研究每个姓氏的优良家风家训,提供材料,为洛宁姓氏文化献计献策,推进文化传播,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提振全民的文化自信。

副会长马老虎要求各位会员尽最大努力搜集散落民间的家谱序言以及不同姓氏的家风家训并系统整理,让后辈了解洛宁名门望族源流和基本概况,传承姓氏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

洛宁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退休干部惠生民,出于对敬宗族的初心与爱家乡的情怀,回家乡陈吴乡惠家村率先承担族谱文字资料搜集,并为祖地重修祖祠和续修族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介绍了惠氏的家族历史、世系渊源、播迁流布情况,并指出,家谱也是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亲疏远近。(洛宁城事/雷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