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二胎政策早已開放,但是許多家庭由於各種原因,依然沒有選擇生二胎,所以在過夫妻生活時,多會選擇避孕。我們也知道,避孕的方式多種多樣,避孕套、避孕藥、結紮、節育器等,其中很多女性都會選擇放置宮內節育器,但是關於它的種種知識,多數人不知道。

宮內節育器

在女性體內防止宮內節育器,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可逆的避孕方式,比較適合暫時選擇不生育的女性。放置節育器後,女性會出現少量陰道出血、腰痠腹痛等不適,但過幾天后會好轉。在放置的前3個月,節育器有可能脫落,尤其是放置後第一次月經時最易出現,所以放置後需要及時關注。

何時放最好

一般來說,女性月經乾淨後3-7天,且此時沒有性生活,比較適合放置節育器,但也可以在人流術後放置,或者產後42天惡露乾淨時放置。但在放置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檢查,例如:白帶常規檢查是否有炎症,B超檢查是否懷孕。

何時取最好

女性更年期後,卵巢萎縮,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現閉經現象,此時子宮也開始萎縮,子宮壁變薄,但節育器不會變小,若不及時取出來,可能會嵌入子宮壁,導致腹痛,想要再取很困難。所以,女性絕經後半年或一年內,就需要將節育器取出來。

哪些人不能放

放置宮內節育器有比較多的禁忌,若女性有月經過多、患有生殖道炎症、生殖器官有腫瘤、子宮畸形、宮頸口松、宮頸撕裂、子宮脫垂、宮外孕史、糖尿病等情況時,一般不建議放置節育器。普通急慢性炎症可以等炎症治好後再放置。

另外,要提醒大家,宮內節育器並非一勞永逸,若暫時不要孩子,還是需要合理避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