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錢財我有桃李 陝師大老教授把自家100萬元拆遷款捐母校

長安四中(原細柳中學)有了一項獎學金,叫“崇仁獎學金”,它由校友劉路捐資設立。在12日的捐贈儀式上,71歲的劉路爲母校捐贈100萬元,100萬元來自劉路自家的拆遷款。

中學時讀完了母校圖書館全部藏書

12月12日上午,在長安四中操場,高新教育局局長王曉冬、原長安區政協副主席王百忍、原長安縣教育局局長張民生、長安區財政局副局長王小洲、四中老校友代表、劉路家人及長安四中全體師生出席了儀式。

劉路是西安市長安區人,1961年9月至1968年10月在細柳中學就讀,1977年冬考入陝西師範大學,是當年的全省文科狀元,畢業後留校任教,曾是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創始人,並擔任院長、教授。劉路在郭杜鎮小居安村的老宅要拆遷了,這100萬元來自拆遷補償款。

捐贈儀式上,劉路對全校師生講:“離開細柳中學已經50年了,今天,我既是來尋根,又是朝聖,更是圓夢。”

人有錢財我有桃李 陝師大老教授把自家100萬元拆遷款捐母校

“在這裏,我幾乎讀完了學校圖書館的全部藏書。管理員餘麗姑老師,破例允許我到倉庫裏去翻找、選擇。50年中,我走遍了全國和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但唯一讓我魂牽夢繞的,只有母校細柳中學,是她給了我這樣的初心,認同故土,擔當歷史,同情國運,自律言行,有所作爲。”他在講話中說道,“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教書、寫書。不讀書是偷懶,要用一輩子來還。年輕時喫不下苦,那就要喫一輩子苦。讀書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所有習慣中,讀書是最好的習慣。人有錢財,我有桃李。”

劉路的講話贏得全校師生一次又一次的掌聲。儀式上,長安四中爲劉路頒發牌匾,牌匾上寫着:春霖潤桃李,深情惠西賓。

人有錢財我有桃李 陝師大老教授把自家100萬元拆遷款捐母校

“突然發了橫財,我留着錢也沒啥用”

“崇仁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獎勵標準爲每人每次人民幣貳仟至叄仟元(2000.00元-3000.00元),學生名額爲十人,每人貳仟元(2000.00)教師名額爲三人,每人叄仟(3000.00),壹仟元(1000.00)爲活動籌備經費。

劉路對華商報記者說:“我是領工資的人,錢夠花,小居安村拆遷,我突然發了橫財,有了200萬,我留着錢也沒啥用,就先拿出100萬,給到有用的地方,激勵學弟學妹們。”

劉路的父親劉崇仁在世時也在這所學校工作,擔任總務辦主任,劉路說,捐資母校也是爲了讓身在天堂的父親更欣慰,所以用父親的名字命名獎學金。

人有錢財我有桃李 陝師大老教授把自家100萬元拆遷款捐母校

劉路的兒子劉帆在北京工作,他說,家人都很支持父親的決定,“父親一生淡泊名利,很有教育情懷,這樣的精神也影響着我們。”

高一學生小張說:“我都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對我們是激勵,”

李潔是高二年級的英語老師,當她得知100萬元是劉路自家的拆遷款時,她眼中含淚說:“劉老師思想境界非常高,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對我們學校的師生都是激勵,也是榜樣。”

2018年是長安四中建校100週年,校長劉羣良說,這是學校最大額的獎學金,希望學生們以感恩之心、進取之志,努力學習,終成棟樑之才。

高新區教育局局長王曉冬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說:仁者愛人,劉教授心繫教育,致力教育,是大仁大愛;他捐款百萬、資助教育,是大善大德。希望四中人發揚劉老這種“仁愛之心、善德之行”,以立德樹人爲目標,教師善教,學生愛學,再創百年四中歷史輝煌,爲高新首善教育品質增光添彩。

華商記者 文/任婷 圖/陳團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