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先森

  有“日本王家衛”之稱的巖井俊二,終於帶來了他的首部中文電影《你好,之華》。

  同樣是由書信往來引發的往事,同樣是暗戀,你是否想起了23年前,他那部經典的《情書》?

  《你好之華》周迅 &《情書》中山美穗

  《情書》是巖井俊二的長片處女作,由一封寄往天國的情書、兩位同名同姓的男女,牽扯出一段十幾年前的似水年華,純淨得不帶任何雜質。

  開場的第一個鏡頭,渡邊博子(中山美穗 飾)一身黑衣,躺在皚皚白雪上,淒冷又唯美。

  她緩緩起身,仰頭望向天空,像是在找尋逝去的愛人。

  隨後,是一場風雪中的祭拜。

  三年前,藤井樹(柏原崇 飾)登雪山時不幸罹難,未婚妻博子至今無法釋懷。

  她在藤井樹家中翻開他中學時期的紀念冊,偷偷抄下他曾經的家庭住址,並寄去了一封原本以爲不會有人收到的信。

  信的內容很短:

  敬啓者:藤井樹

  我很好。你好嗎?

  ——渡邊博子

  結果,博子意外收到了來自“天國的回信”:

  敬啓者:渡邊博子小姐

  我也很好,只是有些感冒。

  ——藤井樹

  幾次書信往來後博子才知道,原來回信的是藤井樹班上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中山美穗 飾)。

  更驚奇的是,這位女藤井跟渡邊博子十分相似。

  於是,一段發生在“坡城”小樽的往事,在少女藤井樹的回憶中慢慢開啓。

  北海道的“坡城”小樽

  中學時的藤井樹,是一位清秀俊美、倔強沉默的少年。

  18歲的柏原崇初登大銀幕,不食煙火的少年氣驚豔了世人,被譽爲“20世紀最後一位美少年”。

  少年柏原崇

  他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每一次出場都讓人過目不忘。

  因爲一個相同的名字,在點名中一起舉手,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

  這件尷尬的事成爲同學們的“笑柄”,從此男女藤井樹只能一起做值日,一起管理圖書室。

  多少年後都沒有再出那麼一位明媚的少年,他在圖書館的白色窗簾後,溫柔的輪廓若隱若現。

  他好勝又倔強,明明喜歡女藤井,卻在同學“撮合”時大打出手。

  他沉默又溫柔,找來圖書館裏所有的冷門書籍,只爲在借書卡上寫下“藤井樹”。

  他將麪粉袋扣在她頭上,然後頭也不轉地離開。

  他故意拿錯她的考卷,然後讓她搖着腳踏車,裝作一本正經地比對。

  真是一個校園戲精啊,明明心裏有她,卻裝作一副滿不在乎又惹人討厭的樣子。

  “像他那樣討人厭的男生,怎麼可能交到女朋友呢?”

  她不知這種“討厭”,其實是暗戀的套路。

  誰知爲了這場公路惡作劇,他在樹林裏等了多久;

  自行車燈下拖延時間,不過是爲了短暫的相處;

  畢業前拖着扭傷的腳突然出現在賽道上,不過是爲了吸引她的眼光;

  轉學前讓她幫忙還一本《追憶似水年華》,不過是爲了看她最後一眼。

  推開門這一瞬,一眼萬年。

  少年欲言又止,最後選擇什麼也不說,只留下少女抱着書展開單純的幻想。

  從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中我們都能看出來,少女藤井是喜歡少年藤井的。她的羞澀和他的冷漠,讓他們不知道對方的心事。

  然而,那句沒有開口的告白,最終她還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聽見了。

  影片最後的這一幕,也是最戳心的淚點。

  多年後女藤井翻開學妹們找來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借書卡的背面竟是一張自己的畫像。

  一切真相大白,你一直暗戀的那個人,其實也曾偷偷喜歡你,瞬間淚崩……

  世上最美的愛情不只是轟轟烈烈、山盟海誓,也可以是那些還沒來得及表白,從未說出口,甚至不曾意識到的暗戀。

  巖井俊二鏡頭下的一切,如小樽城的雪景般純白、潔淨,像冬日的陽光般懷舊、溫暖。

  也許有人無法接受,原本一部乾淨純粹的純愛電影,爲什麼要反反覆覆討論關於生命和死亡呢?

  先是男藤井的意外死亡,再是女藤井父親的病逝,還有大雪天裏女藤井高燒搶救……

  愛情和生死,人生的兩大主題。

  日本的書籍和電影對死亡總有一種執念般的“迷戀”,不論是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還是北野武的《花火》、瀧田洋二郎的《入殮師》,抑或說這部《情書》,都暗含一個哲理:向死而生。

  《情書》裏有一個很巧妙的鏡頭:女藤井在參加完父親葬禮後,看到了一隻蜻蜓。

  被冰封的蜻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看着這隻蜻蜓,她明白了死亡不是消亡,而是以另一種形態存在,也明白了父親沒有遠去,一直活在她的記憶裏。

  而記憶,便是人與人之間最親近的地方。

  死亡意味着永遠失去,失去之後生者又該如何自處呢?

  記憶給了我們答案。

  就像女藤井翻開那本《追憶似水年華》,扉頁的一句話:

  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後消失,消失之後又浮現。

  王家衛的電影裏說,當你不再擁有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無法釋懷的博子終於鼓起勇氣,來到藤井樹罹難的雪山前,對着遠山反反覆覆呼喚:

  我很好。你好嗎?

  我很好。你好嗎?

  我很好。你好嗎?

  既然無法忘記,那就別勉強將記憶抹掉罷。

  23年過去,《情書》裏簡單的故事至令人回味無窮,大概是因爲每個人都能從藤井樹和渡邊博子的身上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情竇初開的年紀裏,誰還沒有一場刻骨銘心的暗戀和愛戀?

  懵懵懂懂的年紀裏朦朦朧朧的戀情,反而是我們人生長河裏最美的底色。

  但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是一段無疾而終的暗戀,一場盛大的告別。

  “如果當初我勇敢,結局是不是不一樣?”

  “如果當時你察覺,回憶會不會不一般?”

  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呢。有缺憾,那纔是真實的人生啊。

  缺憾之美總讓我們悵然又唏噓,那些錯過、離開的人和事,當你有天再遇見或是想起,也可以輕輕道一句:

  我很好。你好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