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曾被指作品有模仿张爱玲的痕迹,不仅不生气,反倒大方坦承:“对于喜欢的人,自然会想去学习。我是想偷学而不能,是一个笨拙的模仿者。”有着这种坦承的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朱天心。师从大作家胡兰成、“台湾眷村文学第一人”等标签,再加上小说三部曲,都让她从年轻时起就备受瞩目。如今,《漫游者》、《古城》和《想我眷村的兄弟们》这三本她的经典代表作终于迎来了首个大陆简体中文版。

《漫游者》。

本次由“理想国”推出的“三部曲”首部作品是《漫游者》。它收录了了朱天心写于父亲去世前后的五篇小说,外加一篇散文《的作者与我》,写作时间从1997年底到2000年,前后历时近三年。对朱天心来说,是父亲的去世直接启动了这次书写,作为女儿的悲伤化成一场不断岔路、思维与现实无重力的游荡。书中包括了出走地中海沿岸的奇异迷途之旅,建造梦中天堂般的市镇,踏寻电影里小叮当的银河铁道,掉落岛屿童年记忆的洞窟,陪父亲修剪玫瑰等等。朱天心也在文中问道:“我且走到了天涯海角,丝毫感觉不出父亲可能的去踪,但,他真的不想念我们吗?”

《古都》。

《古都》中一共收录了朱天心的五篇中短篇小说。文中她又游走于日本京都和中国台北双城之间,凭一张日据时期的地图,徘徊在世纪末台北的街巷。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则其实是朱天心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它不只是“眷村文学”的代表作,收在集子里的六篇小说还容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老灵魂。时移事往,当世界已然不再年轻,“中年”似乎成为作家朱天心极为关切的书写场域,她笔下的中年人物像搜集古董的玩家一般时时整理着自己的困境,悸惧老与死,珍视那些一去不返的事物:“眷村党”、“浦岛太郎”、袋鼠族妈妈、春风蝴蝶女子等都是朱天心在《想我眷村的兄弟们》里涉及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朱天心(资料图)。

朱天心,著名作家,祖籍山东。1958年生于台湾高雄,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主编《三三集刊》,多次荣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小说奖,现专事写作。著有《方舟上的日子》《击壤歌》《昨日当我年轻时》等。《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古都》《漫游者》为上世纪末作家关于台湾书写的小说三部曲。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