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11月10日電(記者 韓章雲)11月9日,隨着河南鶴壁36歲的“二孩”媽媽張明婭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河南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到700例,這一數據,在全國31個省(市)中位居第一。

9日,連日降溫後的河南省會鄭州迎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這一天,三名志願者在鄭州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由他們捐獻的“生命種子”將爲三名罹患白血病的兒童帶去重生希望。

30歲的毛先付老家在貴州,因在鄭州上班,這次捐獻就在鄭州完成。

志願者毛先付(左)、張明婭(中)、崔志斌(右)同日在鄭州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 丁友明 攝

據河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透露,毛先付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將移植到在上海住院的一名8歲、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孩子的體內,這個消息讓已爲人父的毛先付心疼不已。

“我兒子2歲,有個感冒發熱我就心焦,這個孩子患這麼嚴重的病,家人肯定很着急,所以,我一定救他。”

毛先付的善舉也帶動公司同事紛紛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爲一名志願者,而他本人也成爲河南省第699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來自河南鶴壁的張明婭則成爲河南省第70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她救助的是一名12歲的福建血液病小患者。

“能跟一個我素不相識的人配型成功,我覺得是一種緣分,況且他和我孩子一樣大,能幫到他我覺得很開心。”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張明婭說她從沒有猶豫過。

當日第三名捐獻者是來自河南焦作的崔志斌,他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將爲上海一名10歲的小患者帶去重生希望,他也成爲河南省第701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亦稱:中華骨髓庫)是搭建血液病患者、捐獻者之間聯繫的橋樑,是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庫。

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於2003年1月成立,當年9月24日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零突破。

15年的發展,河南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事業不斷壯大。目前河南省擁有12萬多名志願捐獻者,701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人數佔中華骨髓庫總捐獻人數的近1/10。

今年,河南省率先在全國31個省(區)實現7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已連續六年位居全國各省區之首,凝聚河南大愛“生命種子”播撒在大江南北,也播撒到中國香港、臺灣,以及韓國、美國、荷蘭、阿根廷、新加坡、比利時等8個國家和地區,挽救了衆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當日,河南省也爲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5人以上的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礦等單位,授予“生命接力·公益責任榜樣”榮譽稱號,並頒發榮譽證書。(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