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校思政教師師生比不得低於1:350,教育部發布規定徵求意見)

南都訊 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如何建設?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正面向公衆徵求意見。

《意見稿》規定,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在資金投入上要優先保障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在資源配置上要優先滿足。思政課教師編制不得挪作他用,在師資選聘上可以實行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也可以探索黨政管理幹部轉崗爲專職思政課教師。

此外,思政課教師參加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前必須給本專科生上過思政課;思政課教師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體發表的理論文章將被納入學術成果範圍,教書育人經驗總結也可作爲教學和科研成果。

資金投入:優先保障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意見稿》總則明確,思政課是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必須按照國家要求設置的課程。

其中指出,思政課教師是指承擔高等學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和研究職責的專兼職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中承擔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中堅力量。

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校應當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教育事業發展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並予以優先考慮,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

《意見稿》規定,講授思政課是思政課教師的首要崗位職責。思政課教師要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

資源配置:思政課教師編制不得挪作他用 

在師資的配備與選聘上,《意見稿》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生總數,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350的比例覈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在編制內配足。思政課教師編制不得挪作他用。

此外,高等學校可以在與思政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科遴選優秀教師,進行培訓後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專職從事思政課教學。也可以探索黨政管理幹部轉崗爲專職思政課教師,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輔導員參與思政課教學,鼓勵政治素質過硬的相關學科專家轉任思政課教師。

同時也可以實行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採取派駐支援或組建講師團等形式支持民辦高等學校配備思政課教師。

《意見稿》規定,思政課教學科研機構負責人應是中共黨員,並有長期從事思政課教學或者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的經歷。高等學校可以採取兼職等辦法,從相關單位聘任思政課教學科研機構負責人。

崗位考覈:“退出”機制實行“一票否決”

思政課教師如何考覈?《意見稿》規定,高等學校應當科學設置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崗位,按教師比例覈定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各類崗位佔比,高級崗位比例不低於學校平均水平,不得挪作他用。

同時,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分類設置教學研究型、教學型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要將教學效果作爲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的根本標準,同時要重視考查科研成果。

在考覈上,高等學校可以設置具體條件,例如,將承擔思政課教學的基本情況以及教學實效作爲思政課教師參加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的首要考查條件和必要條件。將爲本專科生上思政課作爲思政課教師參加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將至少一年兼任輔導員、班主任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歷並考覈合格作爲青年教師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必要條件。

同時,《意見稿》中還規定,高等學校應當完善思政課教師教學和科研成果認定製度,推行科研成果代表作制度,制定思政課教師發表文章的重點報刊目錄,將思政課教師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體發表的理論文章納入學術成果範圍,細化相關認定辦法。教學和科研成果可以是專著、論文、教學參考資料、調查報告、教書育人經驗總結等。不得將國外期刊論文發表情況和出國訪學留學情況作爲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的硬性指標和排次定序依據。

此外,《意見稿》也對思政課教師的“退出”機制做出規定,思政課教師在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師德師風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在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中實行“一票否決”。

對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不能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的,或理論素養、教學水平達不到標準的教師,不得繼續擔任思政課教師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導師。

netease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吳單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