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眼中,給孩子取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名字象徵着父母對孩子美好的寓意和祝福。但是從宋代至今,有一個字,是非常少人用的,或者幾乎是沒人用的,那就是“檜”字。一說到這,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就是人盡皆知的大奸臣秦檜的檜字。

說起“檜”這個字,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秦檜了,如今人們誰都不敢用這個字,生怕引起別人的側目。在字典上,“檜”字是個雙音字,讀“guì”時,它是一種常綠喬木,木材細緻有香氣;讀“huì”時則被用作人名。由此可見,這個字原本有着很美好的寓意,被用作名字時十分有意義。


公元1115年,秦檜考中進士,這可是鳳凰騰達的機會。不過,此時宋朝與金朝的戰爭不斷。秦檜在宋朝裏,立主和派談判,甚至不惜以割地、稱臣、納貢的代價,與金朝議和。當然,他還極力貶斥抗金將士。


特別是在宋金議和過程中,秦檜聯合張俊等人誣陷岳飛,結果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岳飛死後,人們更加痛恨秦檜。公元 1475 年,常熟名士周木在杭州任浙江布政使,爲表達人民對民族英雄岳飛的敬仰及對權奸秦檜厭惡憎恨之情,重修岳飛墓,並首次用鐵鑄造秦檜夫婦跪像後因天長日久,風吹雨打,兩具跪像成爲形象模糊的爛鐵。這就是秦檜的跪像。

不過,秦檜死後,人們都痛恨秦檜,很少用“檜”取做人名。話說,乾隆年間有個叫秦澗泉狀元,與友人到岳飛墓前拜祭。


檜這個字,本身是高大喬木,和松柏同類,本意是極好的。然而自從秦檜名聲敗壞之後,就沒人願意用這個字了。杭州嶽王廟裏有一幅楹聯,寫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埋英雄骨,青山有幸;鑄佞臣身,白鐵何辜?同樣的,檜字何辜?高大挺直有香氣,本意如此優美,宋後幾乎無人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