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汤将内在政事治理大致就绪后,便命人将夏禹时在涂山大会诸侯后铸造的九个铜鼎搬到了商王都,这九个象征国家政权的铜鼎易主,即意味着夏王朝的彻底灭亡,商王朝从此登上中国历史大舞台。当商代王权的接力棒传至盘庚的手里时,商王朝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国家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国事衰微,盘庚是个有作为的王,他继位十几年间做了很多努力以缓解国内矛盾,却仍然不能改变衰败的局面,若继续下去王朝将有灭亡的危险,这迫使盘庚考虑挽救之法。

历经400多年,传17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灭亡后,随之中华大地迎来了新主商王朝。青铜,是商王朝的象征,也由此中国进入了青铜文明时代。

那么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商王朝,一领青铜时代的风采。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诗经玄鸟》中描写商朝始祖契。传说上古时代夷人部落里有一个名叫简狄的女子,在黄河边吞食燕子蛋,剩下一个男孩——契,于是契成为传说中商朝的始祖,因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地,赐姓子氏。

一个以商为族名的上古部落由此登上历史舞台,并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创建了一个历经500多年,传位17世31王的商朝。

玄鸟生商只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美丽传说,以先祖契为开端的先公时代大致与夏朝同时,夏朝的国势曾如日中天,但自从孔甲当王便式渐衰微,他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致人民怨恨,诸侯反叛。

在夏的诸侯国中,商的势力逐渐壮大,正逢夏桀继位,暴虐无道鱼肉百姓,成汤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做了灭夏的准备。改朝换代谈何容易,不仅要有杰出的首领,还要有能人志士辅佐,辅佐及时出现了,一个是左相仲虺一个是右相伊尹,在两人的策动下,一些诸侯叛夏归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夏王朝气数已尽,但还有几个诸侯国追寻着夏朝,尤其是东部地区的豕韦、昆吾、顾三个下属国,势力不小,与商国临近,于是成汤决定剪掉夏桀的这三个羽翼。


商汤就在准备东征豕韦时,夏桀得知他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势力,便找了个借口让商汤入朝,却下令将商汤囚禁在夏台的重泉,即地下水牢里。仲虺和伊尹得知君主被囚禁,便找来很多珍宝和美女送给夏桀,请求释放成汤,夏桀是个贪财好色之徒,加之不想引起商族人的不满,便只好释放商汤,这次死里逃生,更加坚定了灭夏的决心。商汤趁夏桀东征的机会,相继灭掉三个羽翼。

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认为时机已到,各诸侯纷纷投奔商汤加入伐夏大军。大军长驱直入,在今河南封丘东的鸣条之野与夏军相遇,两军在此展开了一场决定历史命运走向的大决战。


商汤在战争开始之前,为了鼓舞士气,宣读了一篇伐夏檄文,这也是鸣条会战之前的动员令《汤誓》。商汤军队经过鼓舞,士气大振,一举消灭了夏朝的军队,活捉了夏桀,随后便攻占了夏朝的王都斟寻,安抚夏朝臣民后就地举行祭天仪式,他告诉大家桀罪恶滔天,夏朝气数已经,并正式宣告夏朝的灭亡。

商汤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一系列改朝换代的措施,这些措施被司马迁记录为:“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会以昼”。将一年由1月开始改为由12月开始,把衣服的颜色有夏朝的尚黑改为尚白,夏朝的晚上朝会改为早上朝会。

商汤将内在政事治理大致就绪后,便命人将夏禹时在涂山大会诸侯后铸造的九个铜鼎搬到了商王都,这九个象征国家政权的铜鼎易主,即意味着夏王朝的彻底灭亡,商王朝从此登上中国历史大舞台。商王朝革故鼎新的历史翻开了第一页。


鼎,是我国青铜文明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明的载体。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有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到商王朝时期已经达到顶峰,由此开启了我国的青铜时代。在古代,鼎被视为立国重器,也是旌功记绩的礼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历商至周,都把建立国家叫做定鼎,国灭则鼎迁。

当商代王权的接力棒传至盘庚的手里时,商王朝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国家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国事衰微,盘庚是个有作为的王,他继位十几年间做了很多努力以缓解国内矛盾,却仍然不能改变衰败的局面,若继续下去王朝将有灭亡的危险,这迫使盘庚考虑挽救之法。于是他决定效法先王,实行自汤以来的第六次迁都。

经过反复琢磨,盘庚决定迁都于殷,但是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王族中不少人的反对,他们担心迁都削弱自己的势力,便到处散播留言蛊惑人心反对迁都。但盘庚是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君王,他在迁都前后对臣民做了三次训话,连哄带吓,贵族们不再反对。

大致在公元前1220年至1200年左右,盘庚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和民众,渡过滔滔黄河来到殷来安营扎寨,开始了新的生活。从盘庚迁殷以后的这段时期,我们通常称作殷商,殷代。


武丁少年时期便被父王小乙下方农村,让其隐姓埋名,生活于黄河岸边的民间。武丁在长达十多年的农村生活中,亲自参加农村劳动,接触底层生活,了解民众疾苦,体会耕种庄稼之不易,这是中国历史中青年下放农村锻炼的最早记载。


武丁在农村生活的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便是结识了甘盘和傅说,两人成为其日后的左膀右臂。武丁继位后,便重用甘盘,并让人到民间把身为奴隶的傅说找来,破格让他做宰相。有了贤臣辅佐,殷商大治,很快改变了商王朝此前衰落的情况,国家营养发达起来。

在辅佐武丁的人才中还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她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英雄武丁的妻子妇好。她活着的时候主要对北方以及西北地区的土方、鬼方、羌方等多次用兵,南征江淮,北伐河套西征又达渭汭与周族接壤,可谓武功赫赫,前无古人,每每取得胜利。

随着武丁时期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商王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邦畿千里,史称武丁盛世。

由于文丁对周族的猜忌,导致季历的死,商周的矛盾恶化。王位又历一任后,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帝辛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便是臭名昭著的商纣王。


相传,帝辛身材高大,勇力过人,能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且灵敏多才,能言善辩。继位之初,他曾励精图治,有过一番作为,他一直想效仿他的先祖高宗武丁建立不世之功。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铲除季历的儿子姬昌。

姬昌纵使对商多了一份戒心,但没逃过被纣王囚禁的命运,在被囚禁时期,通过观察伏羲氏的八卦创造了六十四卦,并分别配以吉凶利否的卦辞和爻辞编成了一部博大精深的奇书,也是被誉为百经之首的《周易》。


姬昌被关押了七年之后,由于周大臣献出珍宝,将其放了回去,这给商王朝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回到周地,姬昌更加深得民心,各方人士纷纷加盟,这时一个重要人物的加盟引导了历史的走向,他就是被儒、法、兵、纵横诸家称为本家,被成为百家之师的姜子牙。


史书记载,姜子牙博学多闻,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听闻姬昌事迹,于是借钓鱼的机会求见他,两人相见恨晚,随后出仕辅佐姬昌。

纣王将自己的叔叔比干杀死后,众叛亲离,远贤臣亲小人,听信谗言,陷害忠良,而周这边日益强大,最终将纣王围于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便将各种搜刮来的珍宝堆在身旁并命人焚烧鹿台,自焚身亡。由此,持续了五百多年的商王朝正式灭亡。

本期商王朝与它的青铜时代已经给大家讲完,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