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10日電 (耿丹丹 李蓉 黃登平)這幾日,新疆和田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斯勒克墩村正值紅棗採摘季,72歲的史鶴山今年又僱了幾名工人。“一個人每天平均掙200元。”

資料圖:晾曬紅棗。李沙平 攝

上世紀60年代,史鶴山同近百名江蘇支邊青年一起,來到了現在的依斯勒克墩村,與當地民衆開荒墾地修建農場,在沙漠腹地開闢出一片沃土。

如今,史鶴山是爲數不多留下來的老支邊青年之一,他告訴記者,當年這裏是一片荒漠,現在,村子裏耕地有3000餘畝。

史鶴山說,50多年前,村子裏的支邊青年帶領周圍的少數民族村民同喫同住同勞動。現在,紅棗成了民族團結延續的“牽線人”。

史鶴山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從內地引進紅棗苗,開啓了和田地區種植紅棗的先河。“我當時帶頭種植紅棗,試種後經濟效益明顯,於是家家戶戶開始種植。”

“農忙時節,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史鶴山說起了他40多年的朋友艾海提·艾合買提,他們在勞動中相識,農忙時節,艾海提·艾合買提會幫他收紅棗,他也會幫艾海提·艾合買提收糧食。“我們是最好的朋友,現在也會經常串門。”

史鶴山告訴記者,他還有很多熟識十幾年的朋友,互幫互助都是常事。“現在去趕‘巴扎’,見到村民都會握手問好。”

作爲老一輩的紅棗技術員,史鶴山也從來不吝嗇傳授技藝。“2014年起,我們村搞‘結親’活動,我也有兩三個維吾爾族‘親戚’,我教他們紅棗技術,幫他們掙錢。”

村子裏的另一頭,紅棗種植大戶李德振在“支青紅棗合作社”裏忙碌着。“今年紅棗大豐收,合作社的400多噸紅棗被訂購一空。”

說起“支青紅棗合作社”名字的淵源,合作社領頭人李德振告訴記者,20多年前,受到史鶴山老人的照顧,他在村子裏紮根。“這個名字是爲了紀念老一輩支邊青年當年在這裏奮鬥的業績。”

在合作社裏幫忙收紅棗的是李德振的“弟弟”阿不力孜·麥提薩利。4年前,李德振結識了來村裏打零工的阿不力孜·麥提薩利。

阿不力孜·麥提薩利說,剛來時,在李德振家做幫工。“那時,我什麼都沒有,李大哥幫我蓋了房子,我們一家人才有地方住。”

如今,阿不力孜·麥提薩利在李德振家學會了很多技術活兒,家裏的條件也越來越好。“現在家裏有100多隻羊。”

如今,伊斯勒克墩村戶均純收入高達20餘萬元。在村子的帶動下,周圍鄰村的部分村民家中的紅棗由原來的畝產值2000元上升到8000元,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而在墨玉縣喀爾賽鎮依提帕克村,作爲老支邊青年的許德龍老人因爲愛情,留在了新疆。

今年78歲的許德龍說起自己的愛情故事,依然一臉甜蜜。當年,大家同喫同住同勞動,和鄰村的伊甫漢·薩伊甫託合提日久生情,最終走到了一起。“結婚50多年,我們沒有吵過架。”

許德龍老人說,在村子裏,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我們不僅以前會互相幫忙,現在有困難也經常幫忙。”(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