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和孩子們一起乘坐校車去上學的老人

說起小學生,大家腦海裏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畫面,就是萌萌噠的小朋友們在教室裏讀書寫字、跟着老師做遊戲的有愛畫面。

但在韓國康津郡(Gangjin County)的Daegu小學,幾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和孩子們一起端坐在教室裏。

她們戴着老花鏡,神情專注,一邊努力看着老師在黑板上寫字,一邊笨拙地握着筆,在紙上歪歪扭扭、一筆一劃地抄寫。

按照常理,小學生的年齡最多也就13、14歲,Daegu小學爲什麼會有一羣“超齡學生”呢?這背後的故事,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大家都知道,韓國是一個低生育率的國家。2018年,韓國的生育率甚至跌破1.0,遠遠低於維持世代更替水平所需的2.1。所以,在一些偏遠的鄉村地區,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是難得一見的風景。

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Daegu小學所在的鄉村就面臨着這種尷尬的情況。這是一所建校96年,歷史悠久的小學,附近的村民幾乎都在這裏讀過書。

1980年代,全校每個年級都有大約90名學生。可到如今,整個學校所有年級的學生加在一起,也只有可憐的22人。其中,四年級和五年級都只有1名學生。

不久前,校長Lee Ju-yound在周圍的村莊招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連一名學生都沒有招到。這倒不是村民愚昧,不讓孩子上學,而是村子裏真的沒有適齡孩子了。

近些年來,城市逐漸壯大,鄉村日益凋敝,工作機會很少很少。爲了賺錢,許多年輕人都去大城市安了家,在那裏生兒育女。留在村子裏的年輕人沒有幾個,相應地,這裏出生的孩子也越來越少。

招不到學生,這可怎麼辦呀?不止Lee校長犯愁,村民們也跟着頭疼——學校招不到學生就只能關門,可一旦關門,已有或未來將要出生的孩子們就沒辦法上學,他們的父母只能背井離鄉,帶着孩子去城市求學。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鄉村會愈加凋敝。

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想來想去,大家夥兒想出了一個辦法——

村裏兒童少,可老人多呀。招不到兒童,那……招幾個不識字的老人試試?

反正都是要招生的嘛,咱先保證學校不倒閉就好了....

在當地教育部門的支持下,Daegu小學還真的招收了八名老年小學生,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0歲,最小的也有56歲。

他們有的人完全不識字,有的讀過一點點書,所以來參加小學的課程,這八位老人分散在不同的年級。

70歲的老奶奶Hwang Wol-geum就是一年級新生中的一員。每天早上,她和三個孫子孫女兒——一個讀幼兒園,一個讀三年級,另一個讀五年級——坐上黃色的校車,祖孫四人開開心心去Daegu小學上學。

第一天上學時,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忍不出哭了起來。不過,孩子們哭是因爲捨不得爸爸媽媽,Hwang奶奶的淚水則是因爲夙願得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揹着書包去上學一直都是我的夢想……”

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Hwang奶奶出生於1949年,在當時的韓國鄉下,重男輕女是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Hwang的媽媽一連生了5個女兒,丈夫嫌棄她不能生兒子,於是離婚另娶。

繼母是個不好相處的女人,Hwang的爸爸想送她去上學,繼母堅決不許。爸爸退而求其次,想在家裏教她唸書寫字,繼母又天天陰陽怪氣冷嘲熱諷,最後,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Hwang還記得幾十年前的那一幕——別的孩子揹着書包歡天喜地地朝學校走去,她躲在大樹後面眼巴巴地看着,不停地擦眼淚。

從此,她和小夥伴的生活走上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別人在教室裏讀書學習,她卻天天在家裏洗衣做飯、餵豬養蠶、照顧弟弟妹妹。

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Hwang養育了六個兒女。她和丈夫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地勞作,把六個孩子都送去上學。

慢慢地,孩子們也長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家庭,但Hwang小時候那個想要讀書寫字的念頭卻一直被擱置,成爲她心裏的一個解不開的結。

她很想給在外地的孩子們寫封信,表達母親的思念,但她唯一能夠歪歪扭扭寫下來的,只有自己的名字。

有時候,她想給離家在外的孩子們寄些東西,但她連家裏的住址都不會填,最後要麼得叫上丈夫一起,要麼就只能作罷。

有一年,她和丈夫去首爾看望在那裏工作的大兒子,地鐵站擁擠不堪,她和丈夫走散了。兩眼一抹黑的她看不懂站臺上的字,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果不是幾個好心的年輕人幫忙,她也不知道自己後來會怎麼樣。

所以,得知Daegu小學要招收老年學生,她立刻就報了名。上學一段時間之後,她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告訴大家,“學校裏超級有趣!”

Hwang的兒子也覺得,“媽媽自從上學之後變得開心了許多,臉上隨時隨地都帶着笑容。”

不過,有時候趕上農忙季,看着丈夫、兒子兒媳都在地裏忙碌,善良的Hwang覺得非常內疚。她很想幫着一起幹活,但又不願意耽誤自己的學習。

所以,早上4點多她就起牀去地裏忙活,到了上學時間又急匆匆地趕回來,洗漱完畢之後和三個孫子孫女兒一起去上學。

關於未來,70歲的Hwang奶奶有很大的期待,“我要競選村裏的婦女協會主席。之前一直有人讓我參加競選,但我始終不敢,因爲我總覺得這份工作應該讓會讀書寫字的人來做。”

她的同學,75歲的Park Jong-sim也有着相似的經歷。

她8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裏一下子陷入窘境,有限的資源得讓着男孩子,Park奶奶只能收起上學的夢想,跟着大人在海邊撈海帶,養蠶,種苧麻,以此養家餬口。

古稀之年進入學校,從零開始漫漫學習之路,對Park來說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看書看了沒一會兒,她就會覺得眼睛疼,要流淚,只能時不時地摘下眼鏡擦淚水。

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寫得輕鬆又漂亮,她卻握筆如有千斤重,寫出來的字總是歪歪扭扭,不成形狀。爲了練好書寫,Park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牀,戴着老花鏡就着檯燈,慢慢地練習。

儘管如此,她卻並不服輸,“我的記憶力、手,還有舌頭都不聽使喚,但在我死之前,我總能學會寫字的。”

爲了照顧這些老人,她們的教室都佈置得很溫馨,有沙發,也有地毯。課間休息的時候,她們可以坐在地上或沙發上,蓋上小毯子取暖聊天。

善良的老奶奶們還準備了很多糖果,別的班級的“校友”好奇地來參觀時,她們就會拿出糖果,熱情地邀請她們進來玩。

沒有適齡兒童了,韓國這小學乾脆招了一批奶奶小學生,看着奶奶們認真的樣子真是太美了!

她們的老師是24歲的年輕姑娘Jo Yoon-jeong,她不僅教大家讀書、認字,課間時還會播放歌曲《我的年齡不是問題》(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My Age !),帶着奶奶們又唱又跳,以此給她們加油打氣。

Jo老師對這些學生都非常滿意,“她們都很渴望學習,可以說,她們是全校僅有的主動要求佈置家庭作業的學生了。”

因爲是首次招收老年學生,所以這一次學校只招收了八人。還有好幾位老奶奶躍躍欲試地表示,若今後還要繼續招生的話,她們也想報名參加。

夢想從來不晚,老奶奶們跨越幾十年的時光,在六七十歲的年齡實現童年的上學夢,這幅畫面真的超級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