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你可知人民檢察院“司法救助”工作?

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即人民檢察院的幹警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採取的輔助性救濟措施。

近年來,象山區人民檢察院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是檢察機關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創新和實踐;是黨和國家立法爲民的人文關懷理念;是法律溫情的重要體現。同時,象山檢察院積極落實上級檢察院有關司法救助工作的精神要領,不斷加強和改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爲“因案返貧,因案致貧”的困難羣衆排憂解難。

司法救助解民憂

截止2018年11月,今年我院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9件。其中未成年人救助5件5人,殘疾人救助2件2人,貧困戶2件2人,共申請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額共6.5萬元。

★案情回顧

“感謝檢察官同志,太謝謝你們了!”盧某握着幹警的手激動地說着。盧某是建檔立卡的精準貧困戶,丈夫早逝獨自撫養尚在上學的孩子,常年喫藥調養着積勞成疾的身子。在菜市因擺放攤位問題和李某發生口角,被李某打傷,李某系精神病人且案發時處發病期,盧某未能得到相應賠償,因經濟困難盧某未能治癒就被迫出院。我院經多方調查覈實,認爲盧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情形,隨即啓動國家司法救助程序,整理所需的各項材料,幫助盧某獲得2000元救助金額。司法救助,用行動詮釋了檢察人以檢察力量助力解民憂,以人文關懷傳遞司法溫度,以執法智慧撫平社會裂痕。

普法時間到:

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對象和範圍

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重傷或者嚴重殘疾,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死,依靠其收入爲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或者其贍養、扶養、撫養的其他人,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力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五、舉報人、證人、鑑定人因向檢察機關舉報、作證或者接受檢察機關委託進行司法鑑定而受到打擊報復,致使人身受到傷害或者財產受到重大損害,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六、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

七、對於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害行爲造成人身傷害,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八、檢察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認爲需救助的其他人員。

司法救助程序啓動後,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

一、國家司法救助申請書。

二、救助申請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 請人爲被害人近親屬的,應提供與被害人的關係證明。

三、證明原案處理情況的法律文書。

四、是否已獲得民事賠償的證明材料。

五、當地民政部門或鄉鎮、街道出具的生活確有困難的證明。

六、涉法涉訴信訪申請人接受國家司法救助的,申請人應出具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後,不再以同一事由上訴的息訴承諾書。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相關材料。

因此,象山區人民檢察院在執法辦案時,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積極進行救助。既能維護其的合法權益,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同時幫助其走出案件的陰影、重拾生活的信念,使之感受到檢察工作解民困、暖民心的溫情傳遞。讓司法救助切實發揮“雪中送炭”的溫暖效應,使案件的辦理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作者:黃莉梅

圖片:幹警及網絡

審覈:粟海玉

編輯:羅春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