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的年輕人所說的:“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花唄發佈的《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

年輕人!記住:千萬別讓過度消費透支了你的未來

央行7月3日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97.43億元;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爲6.98萬億元,環比增長1.79%。而8年前的2010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還不過是76.89億元。

不到十年,翻了十倍。

再看滙豐銀行的另一組數據: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喫驚的1850%,他們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平均12萬元人民幣)。

數字觸目驚心,年輕一代“負債”前行。

01 “新消費觀:捷足先登”害人不淺

當前,年輕人的消費觀已經出現了新的轉變,“新窮人”也越來越多。

對於接受了消費文化的人來說,快樂的生活就是對消費機會的把握,不能落於人後,最好是捷足先登,否則就是有缺陷的消費者。然而消費根本不可能滿足,資本的邏輯需要鼓勵人們不斷消費,並維持旺盛的消費,於是不斷挑起消費慾望。

按照齊格蒙特·鮑曼的定義,在消費社會里,新窮人是“有缺陷的、有欠缺的、不完美的和先天不足的——換言之,就是準備不夠充分的——消費者”。按照這個定義,無論你有多少錢,只要你的消費慾望戰勝了賺錢能力,你就是“新窮人”。

更何況,信用卡、花唄、白條、微粒貸等更爲這種新消費觀提供了便利。

有多少年輕人,每個月期盼着發工資的日子,能好好的去擼一頓了,然而,工資一發下來,還了花唄、再還信用卡、然後就是白條...就這樣一輪下來,發的工資都還得差不多了。然後,繼續過着借貸過日子,繼續日復一日,陷在了死循環裏面。

記得有一個問答說,你知道爲什麼信用卡啊、花唄啊都把還款日定在9日嗎?因爲普遍單位都是每月10日發工資,還款日定爲9日你就沒錢還款了,只能選擇最低還款或是借貸,然後陷入無限的還款循環。

實施上企業是不是這樣想的咱不知道。但是,現實卻是血淋淋的。

去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突然自殺身亡,轟動全國。他因通過向17個APP借貸,欠款多達5萬元,深陷借新還舊的深淵,無法自拔,最後走上不歸路...

過度消費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的年輕人所說的:“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後來想買的越來越多,於是,只好開通了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網貸,拆了東牆補西牆,分期不行就套現。很快,我的工資就跟每月還款額持平了……”

年輕人!記住:千萬別讓過度消費透支了你的未來

02 比毒奶粉更毒的“洗腦”廣告

“小時候,家窮,不捨得買玩具。30歲了,有錢了,買了一大堆10歲時用的玩具,有意義嗎?60歲,買了一條昂貴漂亮的超短裙,有意義嗎?用了一輩子大寶,70歲了,寬裕了,買來一大堆18歲時奢望的化妝品,有意義嗎?騎大半輩子自行車,冬天冷,夏天熱,終於攢夠全款買車錢,卻突然發現自己50多歲了,有意義嗎?趁年輕,要任性!該享受就享受,車全款買不起就分期,別天天憋屈的活着,多無聊!”

“千萬別在最好的年齡裏,喫的賊肥,穿的賊醜,把自己活的賊便宜,對着手機美顏心裏還直樂!”

“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爲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聰明的女人,捨得爲自己花錢。”

“有錢人,都是高負債的,都是拿着別人的錢過日子的。”

尤其是某金服的一條廣告《年輕,就是花唄》,更讓人無語。視頻裏,三個年輕人,因爲借貸,一個買了心愛的高檔汽車,一個四處旅行、一個借錢創業了,個個光鮮亮麗,最後一句廣告詞收尾: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

這種雞湯話是不是很讓人反胃。各種廣告,洗腦般的頻繁出現在年輕人的眼前。爲了利益,它們往往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攪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毀掉整整一代人,也在所不惜。

就是這些“洗腦”語錄莫名的影響着這代年輕人。

營銷,正在把幸福的標準調得越來越高,但全盤接受的年輕人們,你們是不是真的幸福只有你們自己知道。

花唄發佈的《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

“在能力範圍內給自己最好的”,年輕人往往記住了後面,卻忽視了能力範圍內的重要性。

於是,又有了一組數據:2018年阿里巴巴雙十一有過消費的用戶中,90後已經佔了46%。

年輕人!記住:千萬別讓過度消費透支了你的未來

03 “貸款”好比“黃賭毒” ,醒醒吧,年輕人!

當年輕人還停留在雞湯小廣告的美好中不能自拔時,現實的殘酷卻在襲來。

實際上,90後是在這麼多年齡層中唯一一代的獨生子女。因此,做爲獨生子女的90後,應該說揹負了這個時代更多的重擔。贍養父母也勢必讓不少負債90後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惡性負債會使個人的信用破產,一旦成爲失信被執行人,限制乘坐飛機、高鐵…

如果用一時消費帶來的快感換成了這些對於生活的基本限制,談何體面?

我們都說“黃賭毒”碰不得,而如今是不是要加上一種,貸也碰不得?尤其是年輕人,在經濟上本來就不能獨立。貸款生存將來會無款生存、無法生存。

年輕人是不是也該試着體味存錢的樂趣呢,而不是一味體味買買買一時的瘋狂。生活是有壓力的,生活中選擇以儲蓄對抗外部的壓力,而不是用破罐子破摔反抗,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最後造成未來受困。

記住:千萬別讓過度消費透支了你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