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人們會送鑽戒作爲禮物?

爲什麼腦白金會成爲縣鎮市場過年過節的禮品?

爲什麼牧馬人要出限量版?

爲什麼京東購物卡會成爲福利?

——很多企業都想把自己的產品做成禮品,因爲一旦大家開始送禮,就意味着產品價值提升,產品曝光度變高,產品開始自我推廣、不脛而走。

1

禮品的第一個屬性:代表性

那“產品禮品化”包含哪幾個必要條件呢?

——你或許首先想到了“稀缺性”。不錯,稀缺性是一個重要要素,但還不是第一個。

爲什麼呢?

因爲很多並不稀缺的事物,一樣具有禮品特性。

比如,河南的好想你棗,江西的煌上煌滷味。這兩樣東西,電商上就有賣的,而且幾乎要多少有多少。

爲什麼並不稀缺的紅棗和滷味會成爲禮品?

因爲它們有一樣很重要的特點:

——對送禮人的代表性。

禮品是一方購買或取得後,饋贈給另一方的產品或服務。

禮品的兩個特點:

(1)採購者/贈送者和受贈者/使用者分離;(雖然也有少數自己送給自己禮品的場合,但這是相對較少狀態)

(2)存在從一方到一方的饋贈行爲。(公司採購部門採購,其他部門使用的,不是饋贈,因此不是禮品)

既然是一方送給另一方的物品,送出一方一般要力求選擇能夠與自己的身份、地位、學識、個性、品牌相關聯的物品,讓對方看到物品,能夠想到自己,這樣才能通過送禮,達到溝通感情,增進情義,促進合作的目標。

既然知道了禮品的第一個屬性是“代表性”,則可以根據代表性來創造禮品價值。

(1)有些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如土特產,可以算原生禮品。

比如,並不稀缺的河南好想你棗、江西煌上煌滷味,正是因爲其具有對河南、江西的區域代表性,而成爲了禮品之選。

相信你老家也會有類似的土特產,如山西長治的小米、盤錦的稻田螃蟹、大連的冷水海蔘、江西贛南的臍橙等等,常常被用於饋贈遠方親友。

(2)當某個品牌取得區域領導地位後,便具有區域代表性,因而具有禮品性。

比如全聚德烤鴨,在北京地區有烤鴨的代表性,因此成爲了本地朋友招待外地朋友的地方。後來大董烤鴨贏得了區域代表性,因而成爲請外地朋友喫烤鴨的又一選擇。注意,請朋友喫飯是一個典型的送禮行爲,雖然送的不是產品,而是餐飲服務,但仍然是禮品。

在餐飲行業,北京的“九十九頂氈房”,因爲成爲北京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蒙餐品牌,尤其是獲得了烤全羊品項的領導地位,加上獨具特色的蒙古貴客招待禮儀體驗,成爲北京商務宴請招待的重要選項。當年特勞特夫婦來北京,就在這裏體驗了這一定位理論打造的”禮品“。

在酒這個品類,區域品牌成爲禮品十分常見。江西人送四特酒,北京人送二鍋頭,河北滄州送十里香。

(3)增強產品的定製性,可以強化禮品性。

常見的做法如:在產品上刻上品牌名、事件名,可以進一步增強其代表性。在搪瓷缸上寫上幾個紅色的大字,曾經是某個階段風靡一時的禮品樣式。而製作有品牌標誌的筆記本、筆、檯曆、鑰匙扣……也是時下流行的禮品形態。

深圳火種定位學會,和“清樸堂”紅木筷子合作,在紅木筷子上打上火種logo。這件禮品深受喜愛,大家喫飯的時候,手拿筷子,想起火種,思念“盤子”(火種創始人),也是一副深情款款的互動圖。

(4)增強產品創造過程的參與性,可以進一步強化禮品性。

比打上品牌標誌更能夠強化代表性的,則是送禮人進一步參與了禮品的製作。這種由送禮人時間付出、心血付出所凝聚的禮物,其情感價值更在其他形式之上。再貴的品牌毛衣,不如戀人親手織出的毛衣;再美的書法,不如TA趴在牀頭給你寫的情書。

老何最早學做陶瓷,第一個作品是一個歪歪扭扭的杯子;這個杯子送給我們家領導,雖然作品奇差無比,但是領導仍然龍顏大悅,何也?親手勞動光榮。

老景的夫人老馬,曾經將手繪的第一幅油畫贈送我們。這幅油畫至今仍然擺在老何家一進門就能看到的重要位置。何也?手工創造,獨一無二。

基於這個邏輯,禮品開發商可以考慮讓送禮人蔘與一部分的禮品製作,比如做筷子的過程中,讓送禮人蔘與木頭的選型,最後的拋光等等。如果這個太麻煩,至少可以參與禮品設計,比如設計出一款新的筷子造型。以火種的筷子爲例,筷子頭用上火種造型的金屬帽,或者筷子長度換一種有代表性的長度,如25.11釐米,等等……此舉當可進一步強化禮品屬性,讓禮送的更有故事。

還有一種特殊的禮品,即讓收禮一方,也親手參與創作過程,一起創造獨特的產品或體驗,這個禮品,更加令人難以忘懷。比如,和孩子一起親手做手工,一起種一顆樹,一起去動手野營……參與式的禮品,是禮品中的更高形態。

2

禮品的第二個屬性:認同性

上面咱們討論了禮品的第一屬性代表性。代表性,是禮品與送禮者的關係,這種關係越牢固、深入、獨特,禮品屬性越強。

那,品和收禮者是什麼關係呢?——是認同性。

認同性是指,收受禮品的一方對禮品的綜合價值有相應的感知和認同。

如果沒有認同性,送禮就會變成一場誤會或鬧劇。

你送爸媽腦白金,如果爸媽不知道腦白金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是“改善睡眠”的保健品,而以爲是補腦的藥品,他們會怎麼看?

難道你認爲我和你媽腦子糊塗了?

事實上,只有預期收禮方對所送禮品的價值有相應認可,送禮者纔會放心地送出禮物。

這種認可,體現爲價格、情感和觀念三個層面。

(1)價格認可

衣錦還鄉,前提是人家知道錦衣很貴。不知道錦衣很貴,就成了“錦衣夜行”,穿了跟白穿一樣。

正因爲彰顯價值要基於被彰顯者的知情,所以昂貴的奢侈品,不僅要讓使用者知道價格,還要讓觀看者知道價格。

正因如此,作爲禮品存在的極草冬蟲夏草含片,要在包裝上、廣告上儘量表明其價格。事實上,就算你不標明,有的受禮者也會想方設法去了解禮品的價格。

所以,要想製造更強的禮品屬性,必須讓禮品的價格被更多人知曉,被更多人認同。光知曉不認同,恐怕也會產生鬧劇。比如“僅售1199元3條”的某內褲,你真花1199元買3條,送給老闆,老闆會什麼反應?

送禮的高級境界,是讓對方感覺到的價格超值;送禮的失敗境地,則是既花了錢、出了力,對方不僅不知道、不認同價格,還認爲送的人是個冤大頭。

(2)情感認可

價格認可是認同的一種,第二種認可是情感認可,即通過禮品傳達的情感被對方清晰地翻譯出來,感受到,並被接受。

說來容易做來難。常見的禮品,比如玫瑰花,象徵着愛慕。這個花你要送給女生,對方必須有同樣的認知纔行。如果對方只知道玫瑰花可以做精油,你送人家1朵、10朵的,她可能會奇怪:

這個量比平時供應商送的少多了,

能做什麼呢?

但是在送花這件事情上,可能人們有時候會用力過猛。比如編制出大量的“花語”,把什麼花、多少朵、什麼時候送,象徵什麼,差不多要寫一本書出來。這樣厚厚的花語,雖然可能有利於花店的口頭傳播,但由於其太複雜,實際上不能進入顧客心智,難以真正發揮效果。

真正效果好的,是鑽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鑽石代表的愛情、承諾、永恆,如此深入心智,以至於在求婚場景中,鑽石成了硬通貨。女人對鑽石的認同到了什麼程度?《色戒》裏面,王佳芝收到了易默成的鴿子蛋,不惜冒着自己和同伴的死亡,也要給送鑽石的男人最後的警告:

快走

易默成走了。王佳芝團隊掛了。

從這來看,順應女人的已有認知何等重要。認知大於事實,認知對行爲的影響力大於事實啊。

運用情感認可的,還有褚橙。把褚橙和勵志關聯起來,對勵志的認同,增加了褚橙在轉送過程中的社交貨幣能力。

你們的品牌,又能如何關聯某種情感,並製造情感認同呢?

(3)觀念認可

情感認同之外,還有觀念認同。如果觀念衝突,不僅送禮目標難以達到,恐怕還會產生意料之外的負面效果。

比如,你給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去送象牙、送藏羚羊披肩,恐怕對方不僅不會接受你的“好意”,還會影響兩位的邦交。

相反,你給球迷送球票,給歌迷送簽名照,給書迷送書,給財迷送錢,都是投其所好,正中下懷,自然你情我願,皆大歡喜。

在製造觀念認同的送禮上,常常體現了送禮者的用心。比如,爸爸媽媽在孩子生日時,送他一個銀行賬戶、股票賬戶,體現了讓孩子儘早具備理財思維的培養思路;比如公司團隊給小夥伴的禮物,往往不是金錢,而是一場價格不菲的培訓。培訓帶來的知識和技能提升,比單純的金錢更具備長期效應。

當然,觀念認可也可以反過來使用。比如抗戰初期,蔣介石不肯抗日,何香凝派人送去了一套女人衣服。這邊是對“鬚眉不如巾幗”觀念的調用,產生激將法的效果。

所以,要讓大家更願意送,你就要賦予禮品的價格、情感和觀念認同。通過錨定價格、關聯情感和結合觀念,並持續進行傳播,可以有效實現這一點。

有了代表性和認同性,我們還需要第3個屬性——稀缺性。

3

禮品的第三個屬性:稀缺性

稀缺性是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只要是經濟物品,都是稀缺的。要麼是總量稀缺,要麼質量稀缺,總之供給相對需求總是不足的。

稀缺性是價值感重要基礎。有時候,通過製造稀缺性,有利於鎖定或推高產品價值。比如比特幣,比特幣2100萬的總量控制,且供應量逐漸減少,挖礦成本不斷升高,推動了其升值預期。

稀缺性也有階梯,從數量有限到數量稀少,再到數量停滯,最高境界是數量惟一。利用稀缺性階梯,可以提升禮品的價值感。

而稀缺性階梯,是可以策劃出來的甚至可以在原本不稀缺的品類內,人爲製造稀缺。

比如,手機號碼是不稀缺的,但是好的、有紀念意義的手機號碼就稀缺,市場君就爲了一個和自己生日同號的號碼,付出了高昂的月租費。

再比如,玫瑰花是不稀缺的,但是可以創造稀缺。比如:

Roseonly:一生只送一人。

看看,在並不稀缺的鮮花品類內,創造性的造成了稀缺性。而這種稀缺性,立即大幅度提升了其禮品價值。

滄州當地白酒品牌十里香,推出了一款認知產品——“66度十里香”,這款產品不公開銷售,只有會員才能買到,會員門檻1萬人民幣。

“66度十里香”一經推出,就產生了禮品屬性,當地有企業家一買十多萬,用來送禮。爲什麼?因爲公開市場買不到,送起來有面子。這便是稀缺。

當年雕爺牛腩開了4家店,但是隻有北京有,因此具有稀缺性。數次帶外地朋友去喫雕爺牛腩,不是因爲好喫,而是因爲稀缺性。

與稀缺性相反,無限量供應或獲得容易的產品,會降低禮品感。(這種削弱需要品類內的高價來匹配,因爲錢是稀缺的。)

比如,一位朋友折騰多種方式,找到一款羅永浩使用的同款BO音箱,送給我。後來看到京東有,減少了些許禮物感。(並不影響情感認同。)

上面所說的,親手製作的禮品,其數量更爲稀缺,且融入稀缺的個人時間,因此既有代表個人功能,也根據稀缺性,則更具有禮品價值。

4

禮品的第四個屬性:適用性

適用性是指禮品的使用範圍。越是高頻使用的,越是可以流轉的,禮品屬性越強。

所以,要麼送人家需要的東西,要麼送容易流通的。

人家需要的東西,比如上文說的送筷子、手機殼、鑰匙扣等等。

送容易流通的,比如購物卡、禮品卡,就連陽澄湖大閘蟹,都有了螃蟹卡,方便流通。

當然,流通也要適度,在滿足前3個條件下,流通性的價值才能更突顯。否則,錢最適用,但直接送錢,沒有代表性和稀缺性,難以產生深刻的心智印象。

正因爲流通性的影響。蟲草、菸酒的禮品市場,催生了回收產業鏈。貴重禮品的回收產業鏈,反過來增加了適用性,因爲不用也可以變錢。這反應了禮品生態在自我升級,不斷推動禮品經濟循環。

因此,擴大產品的適用性,有助於提升其作爲禮品受用的頻率。比如電影票。電影票對應單一場次,使用性較低。換成電影卡,適用性就大幅增加,禮品需求因此增加。

瑞士軍刀常爲禮品,其多功能能的適用性是原因之一,收的人總感覺自己哪天會用得上。其實比軍刀好使的,是指甲剪。送一套高檔的指甲剪,比軍刀使用頻率高多了。一位小夥伴,送了我們兩套指甲剪,已經用了4年了,至今一用還想起他。

小結

禮品四性的邏輯關聯

上面我們一起探討了“禮品四性”,其中:

(1)禮品和送禮人的關聯,是代表性;

(2)禮品和收禮人的關聯,是認同性;

(3)禮品和供應端的關係,是稀缺性;

(4)禮品和使用端的關係,是適用性。

THE END.

本文由@快刀何(ID:kuaidaohe001),原創授權發佈於市場部網。

投稿歡迎成爲市場部網專欄作者,+微信號scbw002

招聘企業市場部招聘信息免費發佈,+微信號scbw007

異業邦聯合營銷異業合作,登錄shichangbu.com/yiye

發稿獅:原創內容營銷平臺,登錄fagaoshi.com

學習是最好的投資,

點擊“閱讀原文”,每天聽一門營銷課。↓ ↓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