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澤:具有史詩般雄心的作品

作者是有強烈的自覺意識,從縱的方向它要反映整個改革開放全進程,從70年代末一直寫到了90年代中期,這也是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艱難破冰、艱難前行這樣一段時期。從橫的方向來說,有全景式的雄心,全景式的構想,這個小說中人物牽涉很廣闊的社會面,從黨的領導幹部到各類企業家,到一般的工人、農民等等。這部小說無論是縱的設計還是橫的圖景,都有力地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這樣一個大的歷史進程,以及這個歷史進程對於普通人,對於每一個人,他們的命運和他們的精神面貌,他們的性格深刻的塑造和深刻的影響。儘管這部書是一個以小見大的書,切口不是很大,他選的是虛構的一個縣市,但是由小見大,我們確實從這裏看到了時代的大變,像這樣一個面向改革開放全進程的,具有史詩般雄心的作品,它藝術上的得失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陳建功:這是謳歌改革開放時代的時代之歌

作家因其從政閱歷,思想水平和思考深度,呈現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基本路線的理解以及對許多問題的政策掌控,都全面而深刻。劉上洋寫時代,不是簡單地謳歌,而是寫出了人民對幸福生活追求的渴望以及不懈追求,正是這種渴望和追求,構成了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呼喚,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過程,也正是把爲人民謀幸福的路線不斷清晰和完善的過程。作爲讀者,也有一點遺憾,從小說角度來說,作家展開情節或設計人物關係時,缺乏一種或者可以叫 “背反預設”的意識。

鄔書林:把人類的心靈溝通建立在歷史進程的回顧基礎上

劉上洋同志用《老表之歌》這一部長篇小說,從文學角度很好地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思想歷程、生活歷程、奮鬥歷程。而且他的這種展示是以他深厚的理論功底,文化修養,特別是豐富的人生閱歷,在這個基礎上來寫《老表之歌》,所以我感覺這一部書難能可貴,好好地把這部書展示的思想內涵文化內涵,和這一階段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自認爲做了很了不起的工作,外國人不認同,原因是我們沒有從宣傳真理、陳述事實,把人類的心靈溝通建立在歷史進程的回顧基礎上,劉上洋這部書,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葉青:引領更多的江西作家關注火熱的現實生活

劉上洋同志耗時近四年時間,創作了旨在全景式書寫江西改革開放艱苦歷程揭示江西人民獨特的集體人物性格和情感命運的長篇小說《老表之歌》,對於推動江西重大現實題材文學創作,引領更多的江西作家進一步關注火熱的現實生活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黃賓堂:真切地感受到新時代啓航的原發動力

改革開放40年是改變中國命運的40年,它波瀾壯闊,驚天泣鬼,作家從最底層的人物命運入手,通過他們的掙扎、奮鬥、破繭爲蝶的過程,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新時代啓航的原發動力,以及艱難但不可阻擋的行進之勢,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我們能觸摸到社會變遷的豐富機理和人性褶皺,作者憑藉着深厚的生活積累和敏銳的洞察力,爲我們打撈着改革開放前20年每一個關鍵節點,以及在這些關鍵節點所引到的社會變革產生的系列效應,通過人物命運的承載,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換句話說說,作家劉上洋先生是以一位改革開放親歷者和參與者的感同身受,以一位作家的責任和使命擔當,用文學的形式爲一個時代作證。

胡平:書中人物性格浸透着對於江西人性格的理解

《江西老表》裏面的人物性格是浸透着對於江西人性格的理解。這部作品能夠抓住江西改革開放典型面貌。我們正在提倡現實題材創作,中國現實和美國的現實不一樣,中國的現實,中國當代史其實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樣的東西。所以寫中國現實的時候,中國每一個現實都蘊含了非常鮮明的歷史因素,寫現實實際上不了解歷史不能寫好,這部書確實從歷史寫到今天,寫的更爲透徹。

陳曉明:改革開放最根本的基礎就是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我們改革開放最根本的基礎就是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特別是中國一代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任何時候他們都不可屈服,他們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創建自己美好的生活,《老表之歌》把這一點寫的特別充分,特別的深入,特別的真實。

王必勝:生動地反映了生活的流程和生活的過程

改革開放需要這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農村題材需要這樣一個文學來總結和致敬。

這是一部厚重的作品,與它的題材有極大的關係,跟人物塑造也有一定的關係,實際上生動地反映了生活的流程和生活的過程,人物都是有形象很生動,尤其是複雜的生活關係,所以這種形象的塑造加上各種各樣的同學關係、老鄉關係、情愛關係,這個關係都很生動。

劉玉琴:時代爲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激情

時代爲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激情,文學家對時代的真誠書寫是不辜負時代的形象證明,我覺得作者的創作真誠和勇氣,而且他的實力和功底,觀察的視野和角度可圈可點。當然,由於作者第一次寫長篇小說,追求敘事風格簡潔明快,在收到良好閱讀效果的同時也帶來敘事寫景越來越簡單,人物因缺乏生動細節而不夠豐滿的問題。

楊平:不容易寫的作品

寫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這樣的作品,寫不好容易陷到經濟發展問題,或者是寫成官場小說,所以這種經濟改革開放的歷史寫起來是比較難的,那麼這個作品導向性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在文學和藝術性上,在反映現實深度方面也是很令人期待的。

胡軍:力圖書寫江西的歷史和文化

這部書叫《老表之歌》,是力圖書寫江西紅土地相當一段時間的歷史和文化,我覺得它應該充分地注重文化品質和文化內涵,這方面還應該加強,要通過豐富的細節對文化元素加以描述,通過一些細節對文化內涵加以豐富。

顧建平:這部小說保存了我們珍貴的記憶

作者想表現江西在改革開放中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刻苦努力和開拓創新,小說中塑造了幾個人物具有相當大的可信度,讓我這樣的外省人進一步認識了江西老表。爲了呈現改革開放的歷史過程,這篇小說公共話語也比較多,尤其是作爲市委書記的講話,大段大段的講話,日常生活相對少了一些,呈現江西老表特徵、體現江西文化一面稍微少一點。

饒翔:處理改革開放歷史是有難度的寫作

本書作者是特別注重本土性的作家,同時因爲他自己的身份的優勢是有一個宏觀的俯瞰的視野,這個很難得,同時是一個思想性、宏觀性的作家,他這樣一個寫作優勢也帶入到《老表之歌》,處理改革開放歷史是有難度的寫作,作者第一篇處女作就選擇了難度極大的寫作,表現了他的創作勇氣還有自信。

趙寧:鏡頭式的語言方式,簡潔、閱讀輕鬆

作品人物衆多,形象非常鮮明,作品塑造了衆多江西老表的形象,人物命運隨着時代變化起伏。作品語言簡潔,閱讀比較輕鬆。打開書看到不適應這種簡單的對話方式,覺得人物對話非常直接,缺少了敘述的修飾,但是在閱讀過程中,這種鏡頭式的語言方式雖然覺得簡潔,但是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動通過對話表現出來,許多場景閱讀過程中感覺像電視劇的場景在轉換,書在後記中作者也刻意提到了,網絡的閱讀或者是電視劇創作的借鑑。

胡妍妍:歌頌和禮讚

《老表之歌》有歌頌和禮讚的意思,內含關於敘事上的歡暢感,真的像歌一樣有迴旋的地方,讀完以後可以回想起人物形象,對整個改革開放前20年的歷史還是有蕩氣迴腸之感,所以在“之歌”的意義上,在清晰和明快風格追求上,我覺得小說實現度是很高的,而且它在小說建築上搭的非常從容,通過人物行動和關係,把網絡越鋪越大,視野越走越開,最後打開全景的面向。

嶽雯:“改革開放”是文學書寫的富礦

從文學程度來講,改革開放是文學書寫的富礦,沒有哪個時候能像現在如此波瀾壯闊,歷史潮頭打過來,每個人都是一塊礁石或者一朵小小浪花,有人被淹沒之中了,有人作爲礁石呈現了自己,但是似乎也被淹沒,這樣一個時刻可能並不是太多的,所以書寫這樣一段歷史,書寫改革開放這樣一段歷程,確實是文學的富礦,所以在小說裏也看到了這樣的努力。

劉上洋:“改革開放”值得書寫

我覺得改革開放確實是值得寫,是我們國家世界史上最偉大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作爲文學界,小說不能缺席,長篇小說也不能缺席。我們省裏還沒有寫這方面的長篇小說,我就懷着一種填補空白的想法試着來寫的。

文學是我的愛好,創作一點精神產品對於我們這些愛好文學的人來講更加合適,也是一種收穫,也是一種價值的體現。

古人講人貴有自知之明,今天大家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有些問題我也意識到了,一個是能力確實有限,第二個就是互聯網時代,書不能一個樣,我就探索了一下。

作者簡介

劉上洋,江西安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主編了《經典江西》、《江西六十年文學精選》等大型叢書,創作了《井岡山》、《神奇贛鄱》等大型歌舞劇本,著有《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廢墟的輝煌》、《高路入雲端》等散文集。所發表的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併入選國內多種權威選本。其中《井岡山》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雙頭鷹的國度》獲“冰心散文獎”,《九江賦》被評爲“影響中國旅遊的文章”十強,《一張小桌和一首名詞》、《停滯的繁華》獲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金獎,《萬里長江第一灣》獲“井岡山文學獎”。《廢墟的輝煌》被省外收入中學生課外讀本,《江西老表》被收入2012年《中國文學年鑑》,被認爲是近年來國內文壇剖析中國地域文化性格的難得精品。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力圖全景式書寫中國社會走向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轉折的作品。小說以作者虛構的江西省江南市爲主要空間背景展開,視線從官場到商場、情場,筆觸從大都市到中小城市再到農村窮鄉僻壤,大開大合,波瀾壯闊。在時間上,小說緊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通過切入人物性格的變化發展,緊緊貼住改革開放在人物的心理、情感和性格上的嬗變,從而知微見著表現我國改革開放宏闊深刻的壯麗詩篇。在人物形象上,小說第一次集中筆力塑造了一組江西老表的羣像,他們中有農民廠長、大學畢業生,有村幹部、村民、到沿海打工的農村青年,有下崗工人、外資企業經理、國有企業工人,有市委書記、下海乾部等等,人物形象鮮明,相互映襯,錯落有致;每個人物身上,既有那個時代特有的時代氣息的,同時又各自帶着獨特的個性。他們用自己的悲歡離愁、興衰沉浮,演繹了一個時代從保守走向開放的每一個鏗鏘的步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