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素來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剛剛過去的“金九銀十”,車市延續了自7月以來的低迷態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今年9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爲235.6萬輛和239.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1.7%和11.6%,而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三季報情況也並不樂觀。

  上市車企三季報表現不佳 市場分化加劇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日前,多家上市車企發佈了三季報,在已公佈三季報的整車企業中,一汽轎車、一汽夏利、中通客車、長安汽車、比亞迪、曙光股份、江淮汽車、海馬汽車、安凱客車、江鈴汽車等11家企業全部業績預減。

  其中,長安汽車三季度營業收入爲142.09億元,同比下滑20.51%;歸於股東的淨利潤爲-4.46億元,同比降幅137.52%。而海馬汽車三季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77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660.27%,成爲上述企業中利潤降幅最大的一家。

  天風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 鄧學:三季度汽車行業銷量增速大幅下行,從二季度的正增長8%到了三季度的負增長。

  新能源車企三季報增收不增利 上游鋰電池產業向好

  在汽車行業產銷量同比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繼續上升。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萬輛和72.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3%和81.1%。但從三季報情況來看,銷量普漲、利潤普降正成爲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共同特點。Wind數據顯示,18家主要新能源汽車企業三季報中,除廣汽集團、東風汽車、一汽轎車、北汽藍谷4家整車企業銷售利潤實現正增長,其餘企業利潤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與新能源整車企業業績普降相比,上游原材料企業三季報則紛紛報喜。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贏合科技、星源材質等20家鋰電池產業鏈企業中,除堅瑞沃能等少數企業外,大部分企業都實現了營收和利潤雙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 6 月補貼過渡期結束之前的一波搶裝之後動力電池市場需求放緩,但 8 月份開始下游需求有所復甦。原材料價格方面下探幅度已有所收窄,整體持穩,出貨量也普遍穩中有升。

  

  汽車市場空間大 外資零部件企業紛紛落戶中國

  在進口博覽會上,國外汽車企業扎堆參展,他們看好中國的龐大市場,越來越多的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落戶中國,紛紛帶來了他們最新的產品。 在佛吉亞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上海分公司,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汽車尾氣排放和噪音進行數據檢測。車身四周的聲學檢測探頭,可以收集汽車運轉時的聲音,技術人員通過捕捉這些聲音進行數據分析,就可以對汽車零部件進行改善以改變汽車噪音的大小。

  而在汽車尾部的兩個檢測通道,主要是對汽車尾氣中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通過信息收集後續對發動機進行改善,可以達到節能減排降低氮氧化合物的作用。

  佛吉亞排氣控制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 江永瑋:我們不斷導入全新的排放控制技術,也包括加大在中國的研發能力,不斷滿足排放法規升級的需求,提供我們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與佛吉亞一樣,博世作爲全球大型的汽車技術供應商很早便進入中國,目前博世集團在中國有38家生產基地,20多個研發基地,6萬名員工中99%都是中國的員工,研發人員佔到了10%以上。這些年企業的生產已經從國外產品的國產化,轉向開發中國和國際市場所需的產品上。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