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作家帕拉希·奧唐奈(Paraic O'Donnell )在《衛報》上推薦了十本最好的由當代作家所寫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

奧唐奈在 2018 年 10 月出版了自己的最新小說《薄暮沙灘上的小屋》(The House on Vesper Sands),這本小說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期的神祕謀殺故事。女裁縫 Esther 從Strythe勳爵的家中墜亡,屍體的胸前縫着一段聖經經文。女記者Octavia Hillingdon 想去調查 Strythe 勳爵的情況,卻又牽扯出這個地區其他女孩失蹤的真相……

奧唐納早年在 Twitter 上發表自己創作的小說作品,截止至目前他已經出版了兩本小說。他的第一部小說《天鵝製造者》(The Maker of Swans)入圍了 2016 年的愛爾蘭圖書獎。

據英國曆史小說協會一項 2013 年的調查顯示,維多利亞時代背景的小說佔當年歷史小說的 30%,僅次於以 20 世紀爲背景的歷史小說。奧唐納說他想找回維多利亞時代的敘述感覺,而維多利亞這個時代本身也很令人着迷。“維多利亞時代不僅使英文小說更完美了,還使英文小說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點。”

“而我推薦的這十本書,每一本都有這個特點。”

1.《佔有》(

Possession

) A·S·拜厄特(AS Byatt)(1990)

A.S.拜厄特(1936- ),英國著名女作家、文學評論家。1990年出版代表作《佔有》,榮獲布克獎、《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並於 2002 年被改編爲電影。

奧唐納認爲,這本書把文學評論家和文學理論家對於歷史小說的觀點寫進了故事情節中去,小說由兩位學者的通信進入到兩個維多利亞時代詩人間的祕密裏。這樣的寫作形式非常迷人,而且值得被反覆研讀。

2.《光之體》(

Bodies of Light

) 莎拉·莫斯(Sarah Moss)(2014)

奧唐納認爲這本書值得被看作是莫斯最好的作品,莫斯在這部作品中專注於母性的展現和自我的脆弱,她總是能讓人看見人類乃至讀者自己靈魂。

3.《絳紅雪白的花瓣》(

The Crimson Petal and the White

) 米歇爾·法柏(Michel Faber)(2002)

米歇爾·法柏(Michel Faber),有“當代狄更斯”之譽,1998 年處女作《雨必將落下》贏得多項大獎,被《泰晤士報》讚譽爲“炙手可熱的天才。榮獲蘇格蘭藝術協會獎、蘇格蘭藝術協會獎、馬卡藍推理小說獎等獎項,作品被翻譯成近 20 種語言暢銷全球。

奧唐納說這本書從底層開始對狄更斯的小說做出了新的詮釋,“法柏筆下的倫敦,大霧掩蓋不了任何事情,所有的面紗都被撤回了。”

4.《指匠》(

Fingersmith

) 薩拉·沃特斯(Sarah Waters)(2002)

薩拉·沃特斯,1966 年出生於英國威爾士。三度入圍“布克獎”,兩度入圍“萊思紀念獎”。曾獲“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毛姆文學獎”。

奧唐納認爲《指匠》是同性小說里程碑式的作品,這個故事讓很多書寫維多利亞時代的作者們精湛的筆法都黯然失色。“沃特斯是那種極爲罕見的天才:一位幾乎能擅長一切的作家。”

5.《奧斯卡與露辛達》(

Oscar and Lucinda

) 彼得·凱里(Peter Carey)(1988)

彼得·凱里是當代澳大利亞文學的領軍人物,被譽爲“澳大利亞最有才華和最令人激動的作家之一”。他憑藉《奧斯卡與露辛達》(1988)和《凱利幫真史》(2001)兩次獲得布克獎,是僅有的兩位兩度榮獲布克獎殊榮的作家之一。

“奧斯卡與露辛達的愛情是近代最爲珍貴的故事之一。”奧唐納說這部小說給出了一種在文學上最具紀念意義的愛情行動。

6.《別名格蕾絲》 (

Alias Grace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96)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二十世紀加拿大文壇爲數不多享有國際聲譽的詩人和作家。現居於多倫多。她獲得過除諾貝爾文學獎之外的大多數重量級國際文學獎,並被多倫多大學等十多所國內外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她的作品已被譯成 30 多種文字在全球出版。

奧唐納認爲阿特伍德的這部小說具有一種“毫無憐憫之心的懸念”,這使得阿特伍德在展現她的罪惡感時卻能讓小說最核心的部分具有尊嚴。

7.《致命魔術》(

The Prestige

) 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Christopher Priest) (1995)

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1943 年出生於英國。代表作包括本書《致命魔術》及《倒轉的世界》、《分隔點》等。他獲得過雨果獎提名,並四獲“BSFA 英國科幻小說獎”(1974、1978、1999、2002),以及“世界奇幻小說獎”。

奧唐納認爲這本書裏有人和人的相互追逐,每個人都被彼此的聲望迷惑,如這樣的故事能讓讀者發現幻覺的本質。

8.《明》(

The Luminaries

) 埃莉諾·卡頓(Eleanor Catton)(2013)

埃莉諾·卡頓(Eleanor Catton),1985年出生於加拿大。22 歲時因處女作《彩排》而獲得衆多文學獎項。2013 年因《明》一書獲得英國布克文學獎,創下布克獎最年輕得主和篇幅最長小說的雙料記錄,卡頓也成爲布克獎改變入圍規則前最後一名獲獎者。

奧唐納認爲這本書裏埃莉諾·卡頓對“惡魔”的使用手法能讓讀者直接處於黑暗之中。

9. 《喬治大師》(

Master Georgie

) 貝里爾·班布里奇(Beryl Bainbridge)(1998)

英國作家貝里爾·班布里奇(1932.11.21-2010.07.02),她的作品風格以“心理小說”而聞名。她曾被五次提名布克獎,2011年她被布克獎委員會追授特別榮譽獎,以表彰她在文學上的傑出成就。

班布里奇曾說大多數人要完全理解這部作品至少需要讀夠三遍,奧唐納贊同這一說法並認爲《喬治大師》是班布里奇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之一,小說精心呈現的視角和細節,能讓讀者無論什麼時候讀它,都可以有新的感受和理解。

10.《加速迷宮》(The Quickening Maze) 亞當·福爾斯(Adam Foulds)(2009)

亞當·福爾斯是英國的小說家及詩人,出生於 1974 年。代表作品有《關於這些奇怪時代的真相》和《破碎的話語》。曾獲毛姆將,並憑藉作品《加速迷宮》入圍 2009 年的布克獎。

奧唐納評價這本書“福爾斯用自己的散文式的筆法照亮了所有觸動他的東西,並給予書中的人物最爲人性化的細緻陰影。”

題圖來自豆瓣電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