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佈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羣、佛系、巨嬰、槓精入選。

從語言學價值來看,“官宣”“槓精”“佛系”,都是漢語中的新結構;“退羣”“巨嬰”“錦鯉”“店小二”雖然是舊詞,但其流行語義是嶄新的;“確認過眼神”“教科書式”則都是漢語中的嶄新用法。

從社會學價值來看,“退羣”的流行,說明民衆對國際重大事件的關注;“錦鯉”的流行,反映了新時代民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巨嬰”“槓精”的流行,反映了民衆的正確價值觀,對負面事件,對不理性行爲的反思與批判。

“‘命運共同體’現在不僅在中文中流行,在外文中也流行,是全世界的流行語。”黃安靖介紹,“流行語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從流行語中可以窺見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緊扣時代特徵,正確反映民情民意,弘揚積極健康的社會價值觀,是我們評選年度流行語堅持的社會學原則。我們評十大流行語,是向社會推廣這些詞,所以也希望輸出正確的價值觀。”

“今年除了政經類語詞如‘命運共同體’,普通語詞的‘火爆’程度與前幾年相比似乎有所下降,在全社會範圍內‘火爆’、受全民關注的流行語數量較少。”《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介紹,從去年開始,編輯部明顯發現流行語火爆程度在降低,今年入選的大部分流行語都是在局部範圍內流行,比如微信、微博範圍內等等。

編輯部認爲原因有三點:

首先是交流工具的變化。前幾年大家都用微博,微博是開放性平臺,大家都可以發言,能充分發揮網民的語言智慧。這幾年微信流行,微信是相對封閉性平臺,大部分是熟人社交,在熟人面前社交會有顧慮。微信社交相比微博社交,相對來說語言上受限。

其次,社會治理體系相對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相對減少,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也相對成熟。如“躲貓貓”“反正我信了”“釣魚”等源於社會公共事件的語詞相對減少。

再次,網民越來越成熟,發言越來越理性,文明度也在不斷提高。如“屌絲”之類的非理性、不文明的語詞,也在不斷減少。

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即在相同條件下結成的命運攸關的集體,源自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全人類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同處於一個利益攸關的集體中,各國要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國內國際場合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再一次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序言》中“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的交流”修改爲“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引起各國關注,得到全球認同,成爲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國際共識。“命運共同體”也已成爲一個全球“熱詞”。

錦鯉

錦鯉,本是一種高檔觀賞魚,極富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此條抽獎微博者中抽獎,抽中的人爲“中國錦鯉”,吸引300多萬次轉發。10月7日支付寶揭曉了抽獎結果,“錦鯉”立馬走紅。“錦鯉”於是成爲“好運”的象徵。

後來,隨着熱度增長,“錦鯉”開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運氣極佳的人。“錦鯉”的走紅及其意義的泛化,隱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店小二

店小二,原指舊時茶館、酒肆、旅店等處負責接待顧客的夥計。

浙江主要領導人曾提倡,政府部門、領導幹部要當好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的“店小二”。“店小二”便逐漸演化出新義,指推進經濟發展、爲企業提供周到服務的政府部門及領導幹部。今年,上海主要領導也強調,“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

發揚“店小二”精神,是社會經濟結構中政府部門及領導幹部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舉措。

教科書式

2018年5月,有人上傳了一段上海民警街頭執法的視頻。視頻中執法人員查處違法行爲,無論是執法程序還是現場指令等都無可挑剔,具有教科書樣的規範性,被網民稱爲“教科書式執法”。

人們用它來指“規範的”“典範的”“經典的”“示範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標準、規範,如“教科書式表演”“教科書式避險”“教科書式設計”等等。同時,語言運用中也出現了“教科書式耍賴”“教科書式下套”“教科書式坑人”等說法,這是對“教科書式”的反用。

官宣

2018年10月16日,趙麗穎與馮紹峯同時在微博上發佈“官宣”,公佈二人結婚喜訊。兩人都是粉絲衆多的明星,婚訊備受關注,引發網絡瘋狂轉發。

幾天後,“官宣”紛紛出現在新舊媒體上,都是某個人或某機構宣佈的某消息。“官宣”迅速走紅。

“官宣”從“官網”“官微”衍生而來,義爲“官方宣佈”。其“官方”指某種權利的擁有方。“官方”本指政府方面,如“官方人士”“官方消息”等,把個人、機構等非官方行爲稱爲“官方”,也有強調其權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確認過眼神

確認過眼神,即從眼神裏得到了證實,出自林俊杰《醉赤壁》裏的一句歌詞: “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今年走紅網絡的“確認過眼神”,僅表示“確認過”“甄別過”的意思,與“眼神”不一定有關。

這個用法最早源自今年春節(2月15日)一網友發佈的一條微博“確認過眼神,你是廣東人”,以吐槽廣東人過年紅包面額小。

後又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個題爲《傻子看傻子覺得對方纔是傻子》的視頻:兩個男生在樓下用手機拍趴在樓頂的三隻哈士奇狗,而哈士奇則一臉冷漠地看着樓下。有網友評論“確認過眼神,是不想理的人”,收到大量的“贊”。

“確認過眼神”於是走紅,網絡上掀起一場造句“競賽”。“確認過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們面對良莠不齊的海量消息甚至虛假信息時希望得到“確認”“甄別”的心理。

退羣

羣,指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建立的可以供一定數量的人羣交流的小組;退羣,即退出某個社交平臺上的交流小組。後來,含義引申,使用範圍擴大,退羣也指退出某一羣體。

特朗普擔任總統之後,美國接連退出了好些國際協議或組織,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萬國郵政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等。特朗普甚至揚言,美國將退出世界貿易組織。“退羣”因此成爲一個高頻熱詞,廣泛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佛系

“佛系”是一個外來詞。2014年日本某雜誌介紹了一個“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即愛獨處、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不想花時間與異性交往的男人。

2017年12月,一篇題目爲《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的博文介紹了現在年輕人的“佛系生活”方式,其“佛系”義指“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不苛求、不在乎、不計較,看淡一切,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佛系”迅速引爆網絡,並顯示出超強的構詞能力,“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等,層出不窮。

有人說,“佛系”的流行體現了年輕人對錙銖必較、非理性爭執的反感,希望構建和諧的生活秩序。也有人說,年輕人以“佛系”自嘲,體現的是一種求之不得乾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無奈,反映的是一種不可取的消極生活態度。

巨嬰

巨嬰,本是指體形巨大的嬰兒。近年來,人們用“巨嬰”指心理滯留在嬰兒階段的成年人。這類人以自我爲中心,缺乏規則意識,沒有道德約束,一旦出現超乎自己預期的情況,就會情緒失控,產生過激的非理性行爲,給社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槓精

槓,即擡槓;精,即精靈、精怪。槓精,指“擡槓成精”的人。這種人往往不問真相,不求是非,爲反對而反對,爲爭論而爭論。

“槓精”去年已出現。今年4月有人在網上發表了一幅調侃“槓精”的漫畫:一女生向一“槓精”表白,並要求去見他的母親。“槓精”說:唯獨這件事不可以,因爲“槓精”不配擁有母親。“槓精”迅速走紅。“槓精”的流行是人們對這種行爲的反感所致。

火爆程度降低社會價值凸顯

流行語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從流行語中可以窺見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的《2018年十大流行語》,儘管流行語在全社會範圍內的火爆程度較之往年有所降低,但更多反映民情民意的語詞出現,使得流行語的評選越來越關注語言背後的社會價值。

據瞭解,自今年年初開始,《咬文嚼字》編輯部就開始着手流行語條目收集工作,先後通過社會徵集、高校收集點收到了近100個條目。經過專家審覈小組的數輪篩選,最終確定了10條入選,分別爲“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羣”“佛系”“巨嬰”和“槓精”。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從去年開始,編輯部就明顯發現流行語的火爆程度正在降低,除政經類語詞如“命運共同體”外,普通語詞的“火爆”程度較之前幾年有所下降,在全社會範圍內“火爆”、受全民關注的流行語數量逐漸減少,似乎都是“局部流行語”,包括今年入選的大部分流行語也都是在一定羣體中流行。

之所以如此,黃安靖分析,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當下人們交流工具的變化,從微博到微信,交流平臺更加封閉了。其次,社會治理體系相對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相對減少,也使得諸如“躲貓貓”“反正我信了”等源於社會公共事件的語詞相對減少。此外,如今網民越來越成熟、發言越來越理性,同樣減少了不文明語詞的數量。

而在評選上,《咬文嚼字》編輯部也不再單純關注流行度,而是越來越強調流行語的社會價值。如“命運共同體”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念、外交思想;“教科書式”一詞受關注是民衆對規範執法的肯定;“錦鯉”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巨嬰”“槓精”的流行是對負面事件、不理性行爲的反思與批判。

此外,在今年入選的十大流行語中,還有一部分是走紅於網絡的。之所以入選,主要是考慮到這些語詞在語言學上的價值。如“官宣”“佛系”屬於漢語中的新結構;“巨嬰”“錦鯉”雖是舊詞,但語義上有所創新;“確認過眼神”“教科書式”等入選,也是因爲其在漢語中的嶄新用法。

作爲知名的語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自2008年開始一直堅持評選年度流行語,以緊扣時代特徵的“小詞語”來反映社會的“大情緒”。“其實是小視角大視野,流行語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生態,現在許多網絡平臺在語言文字規範上並不過關,需要積極的引導。我們的評選也是希望起到這樣一個作用,弘揚積極健康的社會價值觀,同時把握好流行語的延續性,包括對語言研究的價值意義。”《咬文嚼字》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王敏說。

來源:咬文嚼字、光明日報、勞動報

版權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作者的知識成果。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聯繫到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歡迎建議、意見、合作、投稿至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