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利潤斷崖式下跌,海信電器何以淪落至此?)

海信展臺_meitu_2.jpg

海信電器的業績在進一步惡化。

過去一年,彩電市場持續低迷,而海信電器動作頻頻,不僅收購東芝電視業務(TVS公司),還大手筆贊助世界盃賽事,積極擴張海外市場,但從財報來看,這些舉措尚未給其業績帶來明顯增長,反而進一步拖累盈利表現。

淨利潤斷崖式暴跌

4月29日晚,海信電器發佈了2018年年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其營收同比增長6.87%,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92億元,同比下降59.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0.6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1.8%。

海信電器在財報中解釋稱這和彩電行業需求疲軟、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投入增加以及所收購的TVS公司虧損有關。

海信電器已經連續兩年出現淨利大幅下跌的情況。2017年,海信電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錄得9.4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07億元,但同比2016年分別下降46.5%和57.9%。

雪上加霜的是,海信電器在同日披露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亦不容樂觀,營收和利潤同樣雙雙下滑。今年一季度,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76.22億元,同比下降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78.58萬元,同比下降90.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負數,錄得虧損3019.63萬元,同比下滑113%。海信電器將利潤下滑歸咎於內銷規模下降、研發投入增加和TVS虧損。

海信在2018年2月收購了東芝旗下TVS公司95%股權,最終支付價格爲3.55億元。TVS主要從事電視及相關周邊設備、商用顯示器、HomeIOT等多媒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雲服務等業務。

報告期內TVS錄得營收26.7億元,淨虧損1.75億元,雖同比減虧3.6億元,但海信表示由於TVS費用率較高,報告期內處於虧損狀態,因此也造成了公司整體利潤的下滑

“海信電器多年來給資本市場留下的‘家電績優股’的印象,至此基本上已經破滅了。”談及海信業績,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向時代財經表示,海信電器一季度營收及利潤兩項指標均出現負增長,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可見海信目前的狀況比預想的還要嚴峻。

海信的失誤

雖然市場不景氣,但對比“增收又增利”的TCL電子和康佳等同行而言,海信電器交出的成績顯得尤其落寞。

劉步塵認爲,若從企業自身找原因,海信有兩大戰略失誤。“一是品牌宣傳投入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一場世界盃宣傳,投入竟然在7億元之上,與海信企業實力明顯不符;二是彩電產業佈局出現方向性失誤,當別的主流彩電企業把OLED或量子點電視作爲主攻方向的時候,海信出人意料地把激光電視作爲主打,明顯選錯了方向。”

海信電器是2018年世界盃的二級贊助商之一,爲此其花了近億美元,再加上相關營銷活動的開展,總花銷對其來說着實是不小的負擔。時代財經注意到,2018年海信電器銷售費用爲29.54億,比2017年的22.76億高出30%。

至於激光電視,一直以來在行業內備受爭議。財報顯示,海信激光電視報告期內銷量同比增長324.2%,但未公佈具體銷量。

海信在高端電視領域主要寄希望於激光電視,早前其對OLED技術並不認可。而OLED電視初發布之時,確因能耗高、燒屏、價格昂貴等問題爲不少消費者所詬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技術的完善和市場的培育,近兩年OLED電視市場發展迅速。在日本、北美和歐洲市場,OLED電視已佔領高端電視市場半壁江山。調研機構IHS數據顯示,在全球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中,OLED電視佔據超過70%的份額。

“激光電視的本質是激光投影,是一個小衆市場,或者說是一個細分市場,市場總量沒法和電視相比。”劉步塵表示,激光電視市場所謂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這個市場原有的基數太小,並不說明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陣前換帥,入局OLED

在行業增長遇滯之時,每個廠商都在通過不同方式尋找新轉機,海信亦然,甚至入局OLED。

2018年年初,海信方面開始釋放推出OLED電視產品的信息。同年11月,海信在澳洲低調試水OLED電視。本月中旬,海信終於正式在國內推出OLED電視。另外,海信日前還重啓了子品牌VIDAA,將定位年輕消費羣體,依託電商爲銷售平臺。

除了產品層面的改變,海信電器今年還迎來重大人事變動。1月24日晚間,海信電器發佈公告宣佈劉洪新辭去海信電器董事長一職,同時辭去海信電器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職務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將不在海信電器擔任其他職務。同時,董事會選舉程開訓爲公司新任董事長。

劉洪新一度被認爲是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的加班人,其執掌海信三年多,期間海信完成了對日本夏普的北美資產的併購、重組了東芝電視業務,並贊助了歐洲盃、世界盃等,在品牌建設上貢獻不少。但不容忽視的是,海信電器過去三年的業績每況愈下,因此外界猜測劉洪新的“下線”主要和海信業績不好有關。

後續值得關注的是,程開訓能否力挽海信電器下滑頹勢,OLED電視會否成爲海信新增長點。

在財報發佈後的第二天(4月30日),海信電器股價下滑3.67%,報9.44元,總市值約123.5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