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說明陽氣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與日,貫穿始終,主宰命運,有陽則生、無陽則死。因此,固護一身之陽氣,可永葆生命活力。

佟彤老師在《不上火的生活》中指出“火”在正常狀態下就是元氣、陽氣,是人體的生機。

1

夜尿多提示你老了,拉得快說明你年輕

明·張三錫《醫學六要》:“睡則遺尿,責之腎虛。所以嬰兒脬氣未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證。在嬰兒挾熱者居多,在老人挾寒者居多。”

睡覺的時候遺尿是腎虛引起的,嬰兒容易遺尿是因爲他們腎氣還沒發育充足,年歲大了遺尿是因爲腎氣已經虛了。嬰兒的遺尿屬於熱性的多,老年人遺尿寒性的居多。

判斷一個人是否開始衰老,可以看他起夜的次數。次數越多,且每次都有很多尿,就說明人腎虛。即便是年歲未老,那也說明身體有先衰的兆頭,是因爲腎陽不壯、元陽不足、火力弱,沒有足夠的熱量蒸發水液,水只能從尿排出去,這種現象在中醫裏被描述爲"小便清長",病情多屬寒性。

“小便清長”,一是說尿的顏色白,一是說量多,都是陽虛人的特點。如果出現在老年人身上,就已經不算毛病了,因爲人會隨着年歲的增長而火力逐漸減弱,老年人大半生已經消耗掉了大部分能量。而如果纔剛40歲就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治了,否則其他早衰問題會接踵而至,比如怕冷,衣服穿得比其他人早一個季節,稍微運動幾下就呼哧帶喘,性功能也出問題,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人有三個特點:說得快,走得快,拉得快。“說得快”說明人思維敏捷,反應快;“走得快”說明人運動協調;“拉得快”說明人腸道功能好,中氣足。

一般孩子的大便都很快,因爲他們火力壯。一旦中氣不足,清氣不往上升,濁氣也就不往下降了,大便就不暢快了。對這種狀況,要用補中益氣丸,爲的是把火力補足。相反,如果用了去火藥,中氣只會越去越虛,這種通便其實是飲鴆止渴,以後大便會更費勁,往往兩三天才有一次大便,仍拉得不痛快,有時費勁到滿頭大汗,量卻很少。這是氣虛,腸蠕動無力,不能推動。

明代張景嶽有個方子叫“濟川煎”,裏面全是補藥,包括補血的當歸,補腎陽的肉蓯蓉、牛膝。一般人絕想不出這是治便祕的藥,而用它治療因氣血不足引起的便祕便閉,效果非常好。

2

植物的種子能壯陽

種子確實也是植物中能量最高的一部分,因爲種子是爲一個即將萌發的生命貯備能量,所以喫種子確實有增加能量、補助腎陽的作用,用這類藥物治療因爲火力不足帶來的問題確實有道理。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趙進喜是腎病科主任,主要治療西醫的腎炎和中醫的腎虛。他經常向火力不足的病人推薦一個古方叫“五子衍宗丸”,現在在一般藥店就可以買到。

這個藥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由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等五種植物的種子組成,最早是專治男性腎虛、陽痿、早泄的,後來擴展到治尿頻、遺尿、夜尿多、流口水,乃至婦女白帶多也適用。其實這就是從根本上振奮人體的火力,因爲夜尿多、白帶多、流口水,歸根結底是腎陽出了問題,是火力不足引起的。

這個藥由5種植物的種子組成。爲什麼用種子?《莊子·漁父》說“同類相從,固天之理也”,就是說,古人把同聲的東西視爲同一性質,比如把種子和孩子視爲同一性質。中國人結婚時往牀上放棗和栗子,期望早生貴子的道理也是從這來的。中醫脫胎於哲學,“五子衍宗丸”也帶有中國古代哲學的味道。

其實,種子確實也是植物中能量最高的一部分,因爲種子是爲一個即將萌發的生命貯備能量,所以喫種子確實有增加能量、補助腎陽的作用,用這類藥物治療因爲火力不足帶來的問題確實有道理。

北方人在立秋時講究“貼秋膘”,就是多喫肉,爲冬天儲備能量,補足陽氣。現在喫素食的人多,如果不喫肉,可以多喫種子類的各種乾果,比如花生、榛子、核桃,借種子的能量儲備過冬的陽氣。

如果你身體特別瘦弱,又要頻繁用腦,那麼每天早餐中應該加點堅果,借用種子的陽氣增加火力,因爲大腦工作時消耗的能量非常大。可以每天喫一兩個核桃或胡桃、六七個杏仁或者一把榛子。研究發現,核桃是目前效果最肯定的可以改善腦功能乃至延緩老年癡呆發生的食物。

要注意,胡桃性質熱,容易上火的人要謹慎。胡桃是江南的特產,那裏水澤充裕,可以緩解胡桃的燥熱之性。如果是北方,特別是春秋乾燥時,要每天少量,但要堅持,可以放在麥片裏和牛奶一起喫,能改善火力。

3

推腹也能增強人體的火力

推腹療法據說可以治療很多慢性病,包括非實火引起的便祕。推腹對慢性病的治療其實不是針對哪個疾病按揉哪個穴位,而是整體提高人體的火力,驅邪外出。

中醫是重功能、輕結構的,而功能上的異常往往早於結構上的異常,儀器上檢查不出來的,人卻能提前感覺到蛛絲馬跡。遺憾的是,現代人非要儀器證明了才相信真的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會貽誤病情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鍼灸科的湯立新醫生,是鍼灸大師姜偮君的研究生,由於醫術高明,曾被請到阿聯酋迪拜做過“御醫”。根據多年的診斷經驗,她發現穴位會早於儀器檢查表現出疾病的徵象。比如按位於手腕關節尺側的、屬於心經的神門穴,如果病人覺得疼,就需要去查查心臟;按位於腿上、屬於膽經的陽陵泉穴感到不舒服的,做個膽囊的B超就很必要。每次都能被她說中。

不僅是穴位,病人不能解釋清的異常感受也有預報的價值。有個女病人夜裏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但她在白天絕沒有崴腳的記錄。醫生懷疑是痛風,去化驗卻沒發生問題。因爲沒有異常指標,自然不能用藥,結果這種疼痛持續了半年,再去查,血尿酸的異常升高才體現出來。

化驗指標、心電圖變異,都是結構變化後才體現的,而功能的異常早就顯現了。推腹--按摩腹部的穴位,用的也是這個原理。就是通過安撫已經在報警的穴位,對問題經絡作個疏導,不等其發展到結構出問題。

推腹,可以隨意地推,就是推肚子--可以用手指肚直上直下地推,還可以用掌根或拳頭輕輕地敲打。有的人會打嗝、放屁,然後就舒服了,推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很多人推腹幾天不見效就着急了,其實要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積累的東西也許是三五年的“成果”,有時候推一兩個月乃至半年才能解決問題。

人體12條經絡都通過腹部,推腹等於是對這些經絡的集中治療,很適合作爲各種慢性病患者的保養方式。有人推腹時會發現有硬結或水囊似的東西,推不下去。這個時候一定要看看,硬結是壓在腹部的哪條經脈上。順着這條經絡,在腿上也會找到相應的痛點,揉一揉,肚子上的結也就散了。像這樣去醫院查可能查不出什麼問題,但這種氣長期排不出去,就會造成氣滯血淤。

老人很講究肚子不受涼,夏天睡午覺也一定要用薄被蓋肚。不是單純防備胃腸受涼,其實是保證經過腹部的各條經絡以及和它們聯繫的各種功能不要因爲受涼而凝滯。推腹促進了腸蠕動,也給穴位做了一次按摩,有補益效果,提升整體的陽氣。

4

虛人得感冒,補藥照常喫

《素問》:“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人體正氣充足的時候,外邪是不可能侵擾的,邪氣侵犯的地方,必定是正氣虛弱的地方。

上火是中醫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國人的講究。不是西方人不上火,西醫把上火說成是一種身體的應激。身體的應激是種本能,在遇到非常狀況時會發揮作用。

我有個同事去西藏,遇到一頭藏獒,去逗它,結果藏獒追過來……她已經46歲了,向來不好運動,情急之下居然從一個一米多寬的溝上跳了過去!無他,這就是應激能力。

人在什麼時候會失去這種應激能力?自然是有心無力的時候,具體到身體,就是無火了。比如人老了,或是被慢性病消耗得很虛、未老先衰了。

人體遇到病毒,細菌感染,一般都要發燒。體質好的人,或者年輕人,有應激能力,可能一下子體溫就升到39℃了。也有一種人,一輩子也發不了幾次燒,即便遇到病毒感染。這種人肯定是白皮膚,就是胖也是白胖虛胖的,比一般人怕冷,而且動不動就覺得累,走幾步就會喘。那種胖是他屬於陽虛、氣虛的證據。這種體質的人,火力往往不旺,應激反應能力弱。這種人,或者是慢性病人,或者是體質虛弱的老人,一旦感冒,或身上長瘡,皮膚感染,你看醫生給他的藥方,如果在清熱解毒藥之外還開了人蔘、黃芪之類的補藥,就說明他找對醫生了,按照中醫“託毒外出”的辦法,用補藥幫他把外來的病邪推出去。這是中醫治療虛人外感的法則,爲的是調遣這類人的火力,喚起應激能力。

有個經典的方子可以變通使用,叫“人蔘敗毒散”。就是在一堆治療感冒發燒的常規藥物中特意加人蔘,針對的是虛人感冒。針對身體虛弱、火力不壯的人的感冒,不用人蔘、黃芪之類的補氣藥是不可能把風寒抵擋出去的,用補藥是助他的火力,提高他的免疫功能,把所虛之處儘快補上,避免外邪的侵襲。

人蔘敗毒散是個古方,現在藥店可能沒有中成藥,如果是體質虛的人感冒、怕冷、頭疼、身上疼,只要舌苔不是黃膩的,舌頭質地也不太紅,可以用感冒清熱沖劑(注意:感冒清熱沖劑是偏溫的,感冒去熱沖劑是偏涼的;冬天着涼爲主的普通感冒用前者,春秋季的流感用後者)配合人蔘;如果舌頭偏紅,有點內熱,可改用西洋參來配,就是人蔘敗毒散的意思了。

所以,別覺得一得了感冒發燒、氣管炎,所有的補藥都得停,也要分人,如果是體質很虛,還得加用補藥呢!若病人此時的舌頭很淡,舌苔不厚,則說明他的身體雖然虛,但胃腸是乾淨的;如果舌頭很淡而舌苔很厚,那就要先清胃腸,比如喫中成藥“二陳丸”或西藥的“酵母片”,等舌苔乾淨了再進補,否則就是給了補藥,藥性也發揮不出來,因爲他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

5

上火是白細胞的“集結號”

身體虛弱的人,如果皮膚有了瘡,感染了(比如原來有糖尿病,繼發皮膚感染了),一味給他用清熱解毒的消炎藥,效果肯定不好。身體壯的人感染,傷口會紅腫、熱痛,那是發炎,也是上火的標誌。但體質很虛人的傷口是涼的,不紅不腫,反而可能是乾癟、灰白的。因爲發炎的紅腫、熱痛是白細胞聚集在傷口,準備一致對外。特虛的人,身體沒有好的應激能力,白細胞沒有能力聚集了。前面姜良鐸看的那個腦出血手術後的病人,沒有痊癒的希望,就是因爲他的火力已經弱到了連傷口紅腫出膿的能力都沒有的程度。

膿是什麼?膿就是大批爲了抗擊病毒細菌而戰的白細胞的遺體。體虛的人傷口潰爛,膿很少,而且清稀,久不收口,這是因爲沒有足夠的白細胞派到戰場上去,還是火力不足導致的。常人喫了會上火的黃芪這時候就會被用到,用它是爲了託舉內陷的陽氣,提高白細胞的數量和戰鬥力,把邪氣頂出去。黃芪是甘溫的,和殺死白細胞的去火藥的苦寒正好相反,能“託毒外出”,升高白細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