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個屯溪,唐宋個黎陽”,這是老屯溪人代代相傳的俗語。黃山雙街客,就是指黎陽老街和屯溪老街。黎陽老街爲今黃山市屯溪區黎陽鎮的舊時街市,又叫做黎陽in巷,與屯溪老街隔江相望。屯溪老大橋(原名鎮海橋)作爲兩街之間的唯一通道橫跨其間。顯而易見,雙街客是鄰居關係。

黎明老街有1200米長。黎陽街分爲上黎陽和下黎陽。與狹窄擁擠的屯溪老街相比,黎陽老街更加輕鬆舒適。在這裏,生活和小資本情懷無處不在,已建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對黃山學院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參觀的地方,只要穿過文峯橋走到老街就可以了。順便說一下,文峯橋是一座具有徽州建築特色的橋樑。橋上的建築從遠處看有宮殿般的感覺。橋下,江水緩緩走過,形成了儒家學風。

黎陽老街,也被稱爲水街,沿着河岸有一個古老的黎陽碼頭遺址。街中心大學有一個公共舞臺,供當地人進行文化藝術表演或每天播放黎陽宣傳片。街中心分爲左車道和右車道。

在可見範圍內,左邊的車道大多是手推車和賣小飾品的小販,右邊是茶館等。因爲是後期建設,文化氛圍比較濃厚。街上還建了小橋,與流水相配,穿過街道的小溪兩岸,有許多古徽州的老房子,它們與不遠處的西方建築相互作用,與中外文化碰撞,老少皆宜。

屯溪老街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魅力。屯溪老街包括一條直街、三條十字街和18條小巷。整條街由300多棟不同年代建造的徽派建築組成,呈魚骨狀分佈。西窄東寬。由於地處橫江、資水和新安江的交匯處,又被稱爲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它是中國最完整的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街市,也是中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屯溪老街的街道上行走時,你經常可以看到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路上人流絡繹不絕。

一個人,一條路,一個人在路上,心隨風景而動,心隨情感而動。從老街的大門到老街的盡頭,人們可能會感到新奇有趣、枯燥乏味或有時感到孤獨。隨着時間的推移,建築物可能會失去原有的外觀,但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文化產業的保護和文化資源的開發。我相信將來會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