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玉雕大師網

  這件內涵十分豐富的翡翠作品《渡》,是玉雕大師何成苗先生與梁倪菱小姐經過精心構思與巧妙創意,共同設計完成的玉雕精品。

  之所以說這件翡翠作品《渡》是經過精心構思與巧妙創意,就是因爲創作者不僅考慮到材料的合理使用,還很好地將題材與文化內涵展現出來。

  翡翠作品《渡》的創意來源於佛教經典傳說。

  其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在浩瀚的大海里住着一隻烏龜,它壽命已經很長,雙眼卻看不到光亮。在這樣昏暗的海洋裏,這隻烏龜很多年纔會才浮出水面,感受陽光與溫暖。

  應該說,這件翡翠作品《渡》巧妙借鑑宗教故事,雕刻出一件具有獨特寓意與內涵的作品。

  總的來說,創作者何成苗先生與梁倪菱小姐不僅僅是在創作一件精美的翡翠作品,他們似乎在向人們講述一個充滿神奇力量的故事……

  作品原石

  萬物皆需渡,但更多的還是渡人。

  通俗地講,就是把人從煩惱的此岸引領到清淨的彼岸。

  而要想渡人,必須先自渡。

  所謂自渡,就是讓自己藉助智慧之力解脫內心的煩惱。

  《金剛經》裏教導我們要離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世間的煩惱有許多,當我們不執着於任何相時,就可以逐漸地認識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了。用清淨之心去影響他人,就可以在無我中去實現渡人的理想願望。

  何成苗先生與梁倪菱小姐不僅創作了這件寓意深刻的玉雕作品,還爲它撰寫了一種充滿情義的詩歌:

  渡得過萬里狂風,渡得過凡塵瑣事。

  渡得過千條性命,渡得過詩酒年華。

  卻渡不過你顧而不去的目光。

  雲煙過眼,雖說世事無常,但一件翡翠作品《渡》,似乎讓我們感受到了難得的希望與光芒。

  有業內專家表示,何成苗、梁倪菱的翡翠作品《渡》既具有精巧的設計與雕琢,還具有獨特的文化象徵意義,這對於當代蓬勃發展的中國玉雕文化,應該說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與促進作用。

  何成苗,字大成,號醒石山人,河南省南陽市鄧州人氏,成寶齋主,中國當代玉器藝術設計大師,知名雕刻家,專職玉雕設計師。

  何成苗生於華夏中原的書香門第,從小對造型藝術就情有獨鍾,經過十五載玉石雕刻設計、創作歷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與文化內涵。

  何成苗大師將詩、書、畫等門類藝術的精髓與嫺熟、精緻的玉雕技法相融合,數年來創作出多件充滿人文意蘊、極具思想內涵和哲學意味的玉雕精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