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三去耍,不止一两次了。小三长得好看,走哪儿都愿意带着。

刚开始买车的时候,主要就是因为看上了这款车的外形,大红的颜色,配上霸气的外形。配有全景天窗,18寸轮胎,独立悬挂,三菱发动机,比利时发动机,国产车这配置真的挺不错的。

还有就是看上了她的空间。空间没得说,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空间都很大,坐着一点都不会感觉拥挤,五个人坐都可以。很适合一家人外出旅游。

悬挂式独立的,过一些有坑的地方,不会觉得很难受,座椅很舒服,我自己还购买了一个座套,既然选的是红色,座套肯定也要配红色的啦。音响音质也很好,关了窗户基本上是没有噪音的,就是有一点胎噪不太好。

方向盘手感很舒服,而且转弯的角度也很准确,想往哪里就往哪里。悬挂的话,前后轮胎都是独立悬挂,过一些坑的时候波动很小,舒适度不错。

小三还配有一键启动系统,使用着实方便。平时动力还行,7月份开空调的时候,车上坐了五个人上坡就有点慢,动力略显不足。

看,宽阔的后备箱,外出旅游可以带足想要带的东西。

饱满的车屁股,很符合小三的气质。

下面带你们看一组我的小三到过的城市--扬州

扬州人生活很悠闲,用他们的话概括就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很多外地人都听不明白,还以为是要拿自己的皮包和包皮搞点什么花样,其实这两句话是对扬州人生活常态的一种描述。

扬州人有早上喝茶吃早点的习惯,闻鸡起床后,三五知己或一大家子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携手去茶楼,每人一杯酽茶、一屉包子,点几个小菜,吃完后该干嘛再干嘛去。这就是所谓的“皮包水”,意思是一大早肚皮里就灌了很多龙井、铁观音、乌龙之类的茶水,也算是一种炫耀。

扬州东关街,一条虽然岁月已把辉煌带走,但荣耀依然属于这片土地的中国十大历史名街之地。

向东一直走到尽头,一座高耸颓败的城楼高高的矗立在前方,它便是宋代留下的东城门遗址。

城门之外不远便是东关古渡,它是当年扬州京杭运河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想想曾经运河里车水马龙,漕运繁忙,东关街里商贾云集、人气兴旺……

(百度)而在运河之畔的东关街不仅是当年扬州京杭运河最繁华的交通要通要道,而且也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

东关街上汇集了扬商中的精英。因此这里也留下了大量记录他们繁华的杰作。

这里面出了号称为中国四大园林的个园以外,还有冬荣园、壶园、华氏园、逸圃、街南书屋等,亭台楼阁、荷地假山、扶苏花木,曲径通幽。

参观东关街是免费的,但参观逸圃等园林则会收取适当的门票。我因为去的太早,逸圃的大门掩着,我也就逃了一次票

。逸圃有四大看点:一是园,二是山,三是门,四是“雕”。

逸圃的园林有两处:一处园林是正对大门的花园。扬州园林多半为前宅后园,唯独逸圃花园筑于住宅左边。一处是西园,园内假山小楼,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充分利用各种建筑和通道,四通八达,构思十分巧妙。

有些如李长乐故居等古建筑现在被改为商业用房,如长乐客栈。它主要分为南北东西四大区域,全部为明清院落式庭院建筑,内有逸圃、李长乐故居、街南书屋、华氏园、古民居等古典建筑。

这里也曾留下诸如张玉良等著名艺术家在此居住。八十年代著名演员巩俐曾出演过介绍这位居住在巴黎的出身于烟花之巷女画家的电影。

东关街的街道两旁,保留下来的历史名巷很多。小巷弯弯曲曲,一般宽一至两米。大多数小巷的名字,都是有来历的,有些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

当地人把陋巷装扮的有了一种生机。

扬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至今,繁华依旧。扬州人们向来喜欢精致,宁愿浓缩精华也不要无限的膨胀,千百年来,浓郁的底蕴向城市每个角落浸润。于是,房屋越建越多,街道被挤得越来越窄,慢慢的,在很多居民区形成了一条条的狭窄的巷子,扬州由此有了“巷城”之说。

出了小巷,抬头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化妆品“谢馥春”。地方志记载:“天下香粉,莫如扬州,迁地遂不能为良,水土所宜,人力不能强也”,看来此香只应扬州有了!那时候,忙着赚大钱的盐商们,北上京城,有意无意的把扬州谢馥春香粉带进了皇宫,深受娘娘妃子们喜爱,为讨欢心,当地及周边朝贡者都爱把谢馥春作为贡品送至皇宫,一度谢馥春香粉有了“官粉”的称谓。

椐记载,东关街因槽运之便,兼扬商之富,其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莲子

瓮城遗址

城门内的生活用品遗址

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扬州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唯一的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

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

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

六百年前来到此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塑像立于古渡口处。

有很多人讲,东关街夜景更美。

行走时发现此店这花挺好,就随手拍了下来。

这就是我居住的东关街青年旅店,不错的一座老房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