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過四十五名藝術家、策展人、學者簽署公開信,抗議泰特美術館與受性騷擾指控的藝術商安東尼·德奧菲(Anthony d’Offay)往來,據悉泰特美術館與蘇格蘭國家畫廊此前疑似與奧菲接觸,試圖獲取其贊助。藝術中心由文化部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副執行主任Gayane Umerova組織,開館活動將持續到6月1日,包括表演、講座、研討會、電影放映,以及一個展示藝術家及和電影人Saodat Ismailova近期視頻作品的展覽。

ARTFORUM新聞週報

2019.4.22-2019.4.28

一週全球藝術資訊

現代畫廊位於紐約的展示廳.

首爾現代畫廊開設紐約私人展廳2019.04.27

總部位於首爾的現代畫廊(Gallery Hyundai)將於下週在紐約TriBeCa區開設一間私人展廳,首次亮相的是韓國藝術家郭徳俊(Kwak Duck-Jun)的個展作品。該畫廊還將在5月2日至5月5日在紐約Frieze博覽會上展示郭徳俊以及多位其他的作品。

現代畫廊的總監爲Do HyungTeh,其母親Park MyungJa在約五十年前創立畫廊,他告訴Artnews他希望這個只能預約的空間將成爲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和藝術商聚集的空間。該空間將沒有定期展覽計劃,僅在藝術博覽會和其他季節性活動期間展示。除了參加軍械展展、TEFAF Maastricht、藝術釜山和FIAC等國際博覽會外,現代畫廊還與紐約畫廊合作舉辦展覽,包括Blum&Poe、Lévy Gorvy和Greene Naftali。

“我已經準備好,我認爲紐約人也準備好了解韓國當代藝術了,”Do HyungTeh說,“現在是正確的時機。

曾羣凱、莊吳斌、鄧麗雯.

亞洲藝術文獻庫宣佈2018年度何鴻毅家族基金研究資助獎名單2019.04.26

亞洲藝術文獻庫宣佈,2018年度何鴻毅家族基金會大中華區研究資助獎的三位獲獎者爲莊吳斌、鄧麗雯與曾羣凱,他們將收到爲期一年的研究資金支持,在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開展各自領域的相關工作。

獲得研究資助大獎(15000美元)的是新加坡藝術家、策展人以及寫作者莊吳斌,他研究香港攝影與東南亞攝影的互動關係,研究將從1930年出發,結束於1997年的香港,探尋攝影如何貢獻了“中國性”的意涵。中國當代藝術的在讀博士研究學者鄧麗雯和藝術家、批評家、策展人曾羣凱獲得分別獲得二等獎(獎金5000美元)。鄧麗雯將考察以廣州爲據點的南方藝術家沙龍。曾羣凱關注1987至2002年間的新疆藝術,研究該時期藝術與當時中國主流視覺文化與社會政治文化間的關係。

評委會包括美國鮑登學院藝術史與亞洲研究助理教授王必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黃建宏、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譚鴻鈞,以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員翁子健。

安東尼·德奧菲. 攝影:Kate V. Robertson. 圖片:格拉斯哥藝術學校.

藝術從業者抗議泰特與藝術商德奧菲來往2019.04.26

超過四十五名藝術家、策展人、學者簽署公開信,抗議泰特美術館與受性騷擾指控的藝術商安東尼·德奧菲(Anthony d’Offay)往來,據悉泰特美術館與蘇格蘭國家畫廊此前疑似與奧菲接觸,試圖獲取其贊助。2018年,業界影響力斐然的德奧菲受到三位女性指控,舉報其在1997年至2004年期間曾進行多次性騷擾行爲,做出不被接受的舉動,針對系列指控德奧菲予以否認。

“一年前,我們注意到有針對安東尼·奧菲的指控”,兩所機構的共同發言人對《泰晤士報》表示,“泰特與蘇格蘭國家畫廊的董事會以相當的時間對此事進行觀察……然而隨後並無正式指控,因此董事會決定重新聯絡奧菲先生,並且通知了利益相關者。”

這份針對泰特美術館發表的公開信目前正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信中提到了兩個希望美術館予以回應的問題:美術館是否對這些指控及相應的行爲開展了內部調查?美術館倫理委員會如何考量這些指控?公開信呼籲泰特美術館與奧菲斷絕來往。對此,泰特美術館發言人向衛報表示,機構還沒有收到該信件,因此不予評論,但是目前董事會及倫理委員會已在考慮相關事宜。

邁克爾·沃夫“中國肖像”(Portraits made in China, 1997-98)中的作品.

邁克爾·沃夫(1954-2019)2019.04.25

4月25日,德國攝影師邁克爾·沃夫(Michael Wolf)在香港去世,其享年65歲。消息由荷蘭海牙博物館發出,館長寫道:“今天,我們失去了一位天才藝術家攝影師,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和一位親愛的朋友。

邁克爾·沃夫1954年生於慕尼黑,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曾在歐洲及美國擔任自由記者。沃夫曾三度獲得荷賽獎。他於1995年來到香港,自此開始拍攝香港地區和中國內地。他著名的系列攝影作品包括“密度建築”(拍攝香港的建築)、“中國肖像”、“椅子”、“真正的玩具總動員”(拍攝玩具出口加工工廠)、“東京壓縮”(拍攝東京地鐵上的人)等。

《舊金山紀事報》曾評論沃夫“椅子”系列時寫道:“任何看到這些照片的人都會把它們當作是人物肖像,而非審視——民間智慧被官方視作落後的象徵。

塔什干的當代藝術中心.

烏茲別克斯坦成立第一家當代藝術中心2019.04.25

當代藝術中心是位於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和最大城市塔什干的新機構,於4月12日開放。中心位於建築師Wilhelm Heinzelmann 1912年設計的大樓中,這是該國第一個致力於現代和當代藝術的空間。

這座建築2018年被轉移到烏茲別克斯坦文化部,在這之前被一個柴油發電站佔據,該發電站運營着該市的第一條電車線路,1917年的俄國革命之後那裏成爲塔什干市立電力公司的所在地。

藝術中心由文化部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副執行主任Gayane Umerova組織,開館活動將持續到6月1日,包括表演、講座、研討會、電影放映,以及一個展示藝術家及和電影人Saodat Ismailova近期視頻作品的展覽。

“我們最初的重點是跨學科,計劃將當代藝術、電影製作、教育計劃、實驗戲劇和現代編舞與我們所發現的新型機構形式——多媒體實驗室、藝術駐留和兒童工作坊——聯繫起來,”Umerova說,“它將爲我們面向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被告(遮住自己的臉)和他的律師在科隆地方法院.圖片:dpa.

男子從裏希特垃圾中偷手稿被罰款2019.04.24

科隆地方法院近日判處一名男子有罪,他於2016年7月在該市科隆-哈恩瓦爾德區藝術家格哈特·裏希特(Gerhard Richter)家外垃圾箱中盜竊了四張被廢棄的手稿。據Monopol稱,這名49歲的被告試圖嚮慕尼黑一家拍賣行運送這些作品,該拍賣行同意接受這些作品,條件是它們可以被德累斯頓的格哈德·裏希特檔案館驗爲真品。

該男子要求檔案館向他提供手稿的證書,根據法庭文件,這些手稿的價值可能高達67000美元。檔案館負責人Dietmar Elger表示,這些作品“毫無疑問是真實的”,但他並不相信這名男子聲稱的,手稿來自一位直接從裏希特本人那裏獲得的藝術家。“這些圖片沒有簽名也沒有裱框,”埃爾傑說。“在這種情況下,裏希特不會送走他的作品。”他補充說,這些作品對合法的藝術市場將毫無價值。

五名證人被要求在審判時作證,包括裏希特,但由於藝術家最近住院康復而無法出席。藝術家通過他的律師進行溝通,表示他對被告的起訴沒有個人利益。然而,“他非常歡迎這些作品按照原定的意圖被摧毀。”裏希特是當今收入最高的藝術家之一,他以拒絕署名自己的作品而聞名。2015年,德國報紙Der Tagesspiegel報道說,這位藝術家決定廢除其早期西德時期的作品。

法官Katharina Potthoff裁定,這些作品仍然是裏希特的財產,並且通過把它們扔進垃圾桶,畫家“將它們交給廢品公司以當廢品處置。”被告回應判決說:“我不將自己視爲小偷或罪犯。“雖然該男子不會因犯罪而入獄,但他已被勒令支付大約3529美元的罰款。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