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在防御型思维和进取型思维主导下,妈妈和爸爸在教育孩子上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防御型思维是一种保护型思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用这种思维面对孩子时,父母会害怕孩子犯错。

昨天趁着天气好,拉着老婆和女儿去旁别的小公园里玩。

一路上她妈妈是叮嘱不断。

当我拉着孩子去河边抓鱼,她妈妈就喊:“小心点,别掉河里”,“小心点,别把鞋子弄湿了”,“快回来吧,别在河边玩了”。

当我跟孩子追逐打闹时,她妈妈又喊:“慢点,别磕着”,“看着路点”。

而当我带着孩子挖野菜时,她妈妈又说了:“注意,别弄脏衣服”,“你看看你弄的身上,都是土,就不能小心点!”

……

作为妈妈,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你是不是也经常说这种话呢?

观察下孩她妈的语言,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孩她妈的教育特点。事实上结合我的题目,大家应该能猜到,孩她妈采用的是防御型思维。什么是防御型思维

所谓的防御型思维是指行为的目标是避免失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保住即得的果实。通常来说,妈妈普遍擅长防御型思维。

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取型思维,它的思维特点是勇往直前,利益最大化,不是保住胜利的果实,而是获得更大的成功。通常爸爸是进取型思维的倡导者。

正是在防御型思维和进取型思维主导下,妈妈和爸爸在教育孩子上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以教孩子学步为例。

防御型思维主导下的妈妈会总担心孩子跌倒受伤,她会买各种防护用具,比如地面铺上软垫、各个棱角包起来,家里所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东西,妈妈都会收拾起来。总之,妈妈希望100%保证孩子的安全,一点差错也不准出现。

而进取型思维主导下的爸爸就不一样了。爸爸的目标虽然也是让孩子学会走路,也会照顾孩子的安全,但是他考虑更多的不是不让孩子受伤,而是如何让孩子更快更好的学会走路。如果受一些小伤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掌握走路的话,爸爸也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在这个目标指引下,爸爸会鼓励孩子大胆的尝试各种环境,让孩子去积极挑战。

其实我跟女儿和妻子去公园玩的整个过程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两种思维的差别。

我带孩子去河边抓鱼,让孩子认识小鱼小虾,为的是让孩子获得一些新的体验,增长新的知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尽管孩子可能掉到河里,可能弄湿鞋子,可能把身上弄脏,但是我认为这点危险是可控的,也是值得去冒得。

但是在她妈妈看来就不一样了。她妈妈尽管也希望孩子获得这些体验,但是她更多的是考虑孩子安全,为了安全,在她看来危险的行为就不应该去尝试。假如我没跟她和孩子一起,她可能就制止孩子去做那些在她看来危险的行为。

防御型思维的缺点

防御型思维有优点,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可以更好的保护孩子,但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防御型思维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1、防御型思维会过度保护孩子

因为人的成长其实是一个不断接触外界,走入社会的过程,需要去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人要适应环境就必然要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而要战胜困难,就需要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新的技能,只有这样不断地提升自己,人才有可能战胜困难,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而当父母用防御型思维教育孩子时,其实就是在压抑孩子成长的天性,阻碍孩子掌握各种技能的过程。孩子因为种种危险,被父母限制住了,不能去探索,也不能去掌握新的技能。安全倒是很安全了,但是却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就像父母建了一个象牙塔,然后把孩子好好的保护在里面。但是孩子只能在象牙塔里生活,却不能去外面生活,因为外面太危险了,孩子缺乏应对的技能。这样的孩子只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无法独立生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妈宝男、妈宝女特别多,因为他们就是被父母用防御型思维养大的孩子。

2、防御型思维会害怕孩子犯错

防御型思维是一种保护型思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用这种思维面对孩子时,父母会害怕孩子犯错。只要不犯错,就是好孩子。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就会批评,但是孩子表现优异时,父母却会忽视,很少给予鼓励表扬。

在这种思维教育下,孩子为了避免犯错,就不会去想着如何努力的提升自己,去尝试新的方式,因为尝试陌生的事物就会容易犯错,而犯错就会被批评教育。所以孩子会变得保守,缺乏冒险精神。

总结

作为妈妈,防御型思维更适合年龄幼小的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妈妈就需要转变思维,采用更加积极的进取型思维。没有百分百安全的环境,也没有百分百正确的道路,不要怕孩子犯错,也不要怕孩子受伤,鼓励孩子探索发现,去勇敢的尝试,这才是孩子正确的成长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