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情報蒐集,瞭解敵人的信息情況,是所有軍事行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海軍也不例外。而在海軍中,承擔情報偵察蒐集的主要艦船,便是電子偵察船。電子偵察船主要使命任務是查明對方艦載、機載、天基和陸基雷達、通信、光學、聲納等電子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技術參數、位置配系和指揮關係;獲取對方的無線電文字、語音、數據、圖形、圖像和視頻;對海上艦艇編隊進行監視、跟蹤。

815A型電子偵察船,爲什麼被叫做中國海軍的情報蒐集“專家”?

圖注:815A型電子偵察船"天王星"號

此前在海上大閱兵中亮相的電子偵察船"天王星"號,其性能究竟怎麼樣呢?其對於增強我國海軍的作戰實力,又有哪些重要意義?

815A型電子偵察船815A型電子偵察船長130米左右,寬16.4米左右,喫水小於7.5米,噸位6000~7000噸。其採用長艏樓船型,艏樓一直延伸到直升機甲板處,這樣既增加了幹舷高度,又加大了船內空間。首部略有舷弧,前邊一段還設有護舷牆,這些措施都是爲了減少甲板上浪,使船適合於遠洋航行。上層建築較長,位於全艦甲板約2/5處,這樣佈局有利於穩定全艦重心,提高穩性,由一層甲板室作爲基礎,其上由前至後分別佈置有艦橋、煙囪和機庫。艦橋較高,在甲板室上共設3層,一座高大的塔桅位於其上。

主桅杆一改我國上一代電子偵察船的傳統方格子網狀主桅杆樣式,而改用了梯形四棱臺柱型封閉式主桅杆,並在上部架設了網狀桅杆。整個桅杆的高度達到46米,有足夠的位置和空間來安裝各種頻段的無線電接收天線、雷達接收天線、終端解調和記錄設備、信號分析儀器及接收天線。主桅杆後部,煙囪前後各安裝一個球形設備保護罩,內部安裝大型拋物面天線,球形設備的後部設置了左右排列的排煙裝置,煙囪的兩側設置了一條救生艇和一條工作艇。煙囪後段船尾建築安裝了一大兩小三部球狀電子設備。船尾設置有直升機飛行甲板,可供直-9或卡-28艦載直升機起降,以進行海上偵察和數據採集任務。

船體兩舷配有若干舷窗,內部艙室空間明亮寬敞,設置有左右內部通道,在主甲板上還設置有左右外部通道。船內設置有技偵人員住艙和中、高級技偵人員住艙,而技偵工作艙室屬於嚴格保密的艙室,無關閒雜人員不得進入。動力系統採用2臺柴油機和雙軸雙舵推進裝置,艦體下部兩側安裝了2組減搖鰭,減輕搖擺度,提高在高海況下艦艇航行的穩定性。該艦最大航速約21節,與國產新型大型登陸艦基本相當,自持力50天左右。

自衛火力方面,815A型電子偵察船配備有4門H/PJ14型單管30毫米艦炮,兩門安裝在艦橋前面的上甲板上,兩門安裝在機庫頂端左右舷側。

815A型電子偵察船,爲什麼被叫做中國海軍的情報蒐集“專家”?

圖注:我國"海王星"號電子偵察船,電子偵察船,對於提升海軍的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815A型電子偵察船,可大大提高海軍的情報蒐集能力,由於該船活動範圍大,持續時間長,可以抵近到對方近海進行偵察,所以具備較高的情報蒐集能力,通過其相關偵察系統,可以獲得潛在威脅和敏感地區的戰略、戰術電磁情報,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分析建立相關地區和對象的目標電磁數據庫,可以搞清相關地區的電磁態勢和雷達系統的佈置,通過這些信息分析其作戰能力的變化及意圖,爲指揮機關的決策提供依據,同時這些數據也是戰時實施電子干擾、反輻射打擊和通信對抗的物質基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